姜玉峰
摘 要: 传统家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传承传统家训中的阅读观,有利于明晰阅读目的、端正阅读态度、优化阅读方法、确定阅读取向,对于推广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有着较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家训 全民阅读 学习型社会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阅读是学习的重要方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发育、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全民阅读是建设学习型大国的基础与前提。全民阅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社会共同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家庭、家风的重要性,强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1]。传统家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充分挖掘传统家训中的阅读思想,对于推进全民阅读、推动建设学习大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一、明晰阅读的目的
为何要阅读?阅读有什么价值?是读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推动全民阅读迫切需要从认识论上纠正上述观念,使人们进一步明晰读书的目的。不可否认,传统家训有一些篇目将做官视为读书的一大目标,如韩愈写给儿子韩符的家训诗《符读书城南》便是其中的代表,诗中通过两个幼年各方面禀赋相当的玩伴长大后不同命运的鲜明对比,引导儿子立志读书做官。但这并非传统家训的主流思想,家训更多的是强调后辈通过阅读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成为品德高尚、明理识礼的君子。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清中兴四大名臣的彭玉麟,在得知侄子因科举名落孙山而消极厌世的消息后,当即修家书一封。在家书中,彭玉麟强调读书重在“进德修业”,读书人真正应该忧虑的是“不能继内圣外王之业”、“不能尽修齐治平之心”,因科举失利而忧,实在不值得。康熙在《庭训格言》中告诫诸子弟,读书以明理为要,目的是求得修身、处世的实效。一代名儒甘树椿在《甘氏家训》中告诫子孙后辈,读书的目的并非是要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而是要明理识礼,成为乡里的好人、父母的好儿女。
二、端正阅读的态度
学习读目的明确之后,以什么样的态度读书就成了关键。“态度决定一切”,阅读的态度是决定读书成效的关键。传统家训非常注重教育后辈端正阅读的态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读书心态上要敬,怀着敬意去读书。家训普遍认为态度端正与否,是决定阅读是否有成效的关键,认为“欲观子弟读书之成否,不必观其气质,亦不必观其才华,先要观其敬与不敬,则一生之事,概可见矣”。读书时能敬心则“虽愚必明,纵不能尽忠于朝廷,亦可以尽孝于父母;纵不能建宫野于天下,亦可以自善乎一身”。读书若不敬心,则“白首无成,虽成必败,居官则坏国家事,处己则无保身之谋”[2]。
其次,在读书状态上要勤。“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是读书应有的态度。如《颜氏家训》提出:“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为了劝诫子弟勤讀,颜之推可谓是煞费苦心,列举了古人“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之例,今人梁元帝“率意读史书,一日二十卷”;梁世彭城刘绮“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义阳朱詹“累日不爨,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仍“犹不废学”[3]等例子劝诫子孙励志勤读。
最后,在时态上要终身学习。任何时候、任何年龄都不要放弃学习,都要以学如不及的态度投入学习。曾国藩终生信奉孟子读书“深造自得”的理念,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一介书生还是位极人臣,无论是精力充沛的壮年还是暮齿衰迈的老年仍然读书不倦,都以自身的经验告诫子孙“念老年读书,如旱苗叶已枯槁而汲井以灌溉,虽勤无益,古人所以戒时过而后学也;然果能灌溉不休,则禾稼虽枯而菜蔬或不无小补耳”[4]。
“圣人是肯做工夫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圣人”,一个人的做事态度决定着一个人的高度。生活如此,阅读亦如此。一个人能否从书本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成,与其对待阅读态度认真与否有很大的关系。有这样一些人,表面上非常重视阅读,家中有厚厚的藏书、有非常详尽的读书计划,但是在阅读时或是心不敬,一边读书一边想着其他事情;或是体不勤,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都是态度不端正的表现。在推进全民阅读的过程中,应以家训中训诫为勉励,以恭敬之心、勤奋之行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阅读。
三、优化阅读的方法
最新科学研究成果显示,常人间的智力差别并不大,但同样是读书,有的人学得好,有的人却学得差。根本原因在于读书者的学习方法好不好,阅读效率高不高。良好的读书方法对于提高阅读质量非常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读书,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讲求读书方法和技巧”。统家训非常注重读书方法、心得的总结,从自身的经验和阅读客观规律出发,提炼出一系列共性的、普遍适用的、可资借鉴的阅读方法。
首先,要读得早。传统家训认为人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求知欲望强,受外界干扰少,精力容易集中,是读书的黄金期。若不珍惜这段岁月,等到年纪大了再想到读书学习,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颜之推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之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清代名儒甘树椿告诫子弟:“子弟读书,自八岁至二十岁最不可忽。盖幼小之时,精神专一,所读之书,可以至老不忘。若二十岁后,知识渐开,嗜好渐多,随读随忘矣。盖精力渐衰,记性也随之而减也。”[5]
其次,要读得博。传统家训普遍认为读书是没有止境的,知识也是没有止境的。一个人知识面要广,就要博览群书,不断完善充实自己。如梁启超提出“学习内容之充实扩大,与生命内容之充实扩大成正比例”,并以“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的切身体验,劝诫其子梁思成“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之某部门”[6]。
再次,要读得长。强调读书要长期坚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曾国藩以自己“朝朝暮写,久不间断”钻研书法,“遂觉月异而岁不同”的亲身体会告诫兒子曾纪泽“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7]。
四、确定阅读的取向
《尚书》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意为知易行难。正因如此,传统家训强调“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认为读书的根本是实践,提倡的是“知行合一,以知导行”的阅读取向。朱柏庐认为读书的关键是“身体而力行”,是要将书本的义理付诸实践,是要学会如何做人。他引用先儒“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只是此等人,便是不会读”的观点,教导子孙:“所读一句书,便要反之于身:我能如是否?做一件事便要合之于书:古人是如何?”[8]孙奇逢将知而不行者称之为“不识字”,强调读书务必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务必要在自己身上体会,切切实实地指导实践“尔等读书,须求识字。或曰:焉有读书不识字者?余曰:读一‘孝字,便要尽事亲之道;读一‘弟字,便要尽从兄之道”。笔者认为,在传统家训中“知行合一,以知导行”的阅读取向是值得借鉴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读书的关键在于指导实践、提升自我,不能将读书与做人、与做事相区分“读书自读书,做人自做人”。我们在推进全面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尤其应该引导广大民众树立正确的阅读取向,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书本与生活相结合,从书本上真正学到如何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担当的人。引导民众向生活中的典型学习,向书中的榜样学习,自觉将所学的知识运付诸实践、付诸生活,并且要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完善、提高。
综上所述,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人们对于阅读的渴求都是相同的。深刻体会传统家训中的阅读观,以古为鉴、鉴古知今,对于今人端正阅读态度、深化阅读认知、优化阅读方法、树立阅读榜样及推广全民阅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有着较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2-18.
[2]卢正言.中国历代家训观止[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233.
[3]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4:163.
[4]曾国藩日记[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1220.
[5]成晓军.名儒家训[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202.
[6]梁启超.梁启超家书[M].郑州:郑州古籍出版社,2016:234.
[7]张艳国.家训辑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54.
[8]包东波.中国历代家训精粹[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