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 杨研 赵艳 翟莹 张伟伟 李波 周瑶
摘要:文章主要研究基于网络课程平台生物化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通过课程的建设、课程的具体实施及效果、实施后的经验总结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混合式教学模式以知识点形成的主题为中心,线上线下有机结合,以多种方式加强知识点学习。通过几轮课改实践,这种教学模式已逐渐被学生接受和采纳,并成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字:混合式教学;生物化学;网络课程平台;实践与应用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冲击着传统课堂,越来越多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不断应用到现代教学中,无论是怎样的方法和理念,最关键的是要有效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等,并有效提高各种能力。对于翻转课堂、MOOC、微课程等依学生层次、学科特点而异。不言而喻,这些基于网络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学习者可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只要学习者有学习的愿望,就能最大地提供学习者学习的机会和平台,这对于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化有推动作用。但依学校自身定位、学生层次、学科特点等,还不能完全依赖网络教学,于是基于网络教学平台与传统课堂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应运而生。这是由传统课堂向翻转课堂过渡的一种形式,更符合教学型大学及教学兼科研型大学的教学环境,经过几轮的混合式教学实践和应用,不断总结经验,发现这种混合式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学习兴趣,综合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1基于网络课程平台生物化学课程建设
基于网络课程平台生物化学的课程建设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上为问题驱动式,以一个知识点为一个主题设计课程;线下以话题讨论式及重难点疏导讲解为主。线上和线下有机互补,实现学习者的有效学习。
线上课程学习主要是老师的课程设计要全面,工作量相对较大。要将生物化学课程有机分解。生物化学课程是生物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由于知识量繁杂使学生学习较为困难,把全书内容按照一个个知识点设定主题,围绕主题进行课程的设计。有关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设计问题笔者已经发表过论文。课程设计可设置不同路径,学生按照自身学习要求进行学习。线上学习主要包括课程导读、课程PPT、课程视频、课程讲稿、课程教学设计、课程作业、课程测试、课程讨论等,几个方面环环相扣,使学生深入学习。
线下即传统课堂,在课堂中主要是重难点知识的梳理及主题扩展。重难点知识的梳理主要是学生代表讲解重难点知识,学生点评,相互讨论,有效理解知识。主题扩展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式,将生物化学知识点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找资料、查文献的同时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这样以知识点形成的主题为中心,线上线下有机结合,以多种方式加强知识点学习,形成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不单单是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的 混合,还包含着多种教学理论、多种学习环境、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资源、多种教学风格、多种学习评价的混合。
2 基于生物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该根据学校特点、学科特点和学生情况等灵活调整,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更新,使之更适合本专业学生学习。此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齐齐哈尔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开展,以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学平台为线上,传统课堂为线下,基于生物化学学科特点制定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经过几轮的实践后,学生逐渐适应这种模式,将以前学生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解决问题,大大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看法,由刚开始的23.4%的学生可以接受,到学习后达到89.3%的接受,学生学习满意度逐渐加强。
课改班的学生在线下课堂中思维活跃、表达问题较为准确,对知识的理解力更为透彻和清晰。通过课改班和正常班的对比发现,期末考卷的成绩明显提高,提高了5.2%。通过试卷分析发现,课改班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较强,平均成绩较高。
混合式教学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主要通过线上线下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更注重学习过程的监测,成绩评定线上和线下各占50%,线上成绩评定包括在线总时长、进入课程次数、阅读教学材料情况、观看视频时长及次数、提交课程作业及成绩、在线测试次数及成绩、讨论次数及回答问题情况等,按照不同的权重确定线上成绩;线下成绩评定主要包括主题讨论课表现情况、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情况、期中及期末笔试成绩,按照各自不同权重最终确定线下成绩。这样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以多种方式确定成绩,成绩评定更全面,更能真实反应学生学习情况。
3基于生物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经验总结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混合式教学方式越来越多地被学习者和教师所接受,这种方式不同于传统课堂,也不同于完全的网络课堂,而是各自取其优点,将两者有机融合。混合式教学中线上的学习学习者时间更为灵活,并且可以反复观看和学习,不懂的地方也可以留言及讨论,学习资料也更为全面,学生完全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动动脑,解决问题,这是一种主动式的学习方式,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而线下的学习是对线上学习的有效补充,是查缺补漏的过程。线下的学生可以和老师面对面,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专题课是课内知识的延伸,是理论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学以致用使学生能够获得学到知识的满足感。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大大提高。但在几轮的模式应用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这种教学方式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3.1如何解决学生不愿意学的问题
传统课堂,教师尽量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但由于时间有限,整个班级只能按照大多数人的学习情况来确定学习进度,这里面不少滥竽充数之人,他们通过期末考前突击,可能也会有不错的成绩,但考试结束知识也就忘了,对于这些学生,达不到真正理解和学习的目的。而对于混合式学习方式,学生在初次接触时,有部分学生有抵触情绪,因为与传统课堂相比,无形中增加了很多课外工作量,过去只须要课上好、作业写好、期末考好就可以了,而混合课程则需要更多的课下时间学习,课上还需要讨论及专题讲解等。面对这样的学生可以用下列方式进行调整。一种方案为在开课前,让学生自行进行选择传统课堂还是混合式教学,但期末的成绩评定最开始的分数是不一样的,例如传统课程成绩最高分为80分,没有最低分;混合式教学成绩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60分。也就是给予参与混合式教学的同学一定的奖励,鼓励大家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学习。另一种方案为课改学生全部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小组的平均成绩为每个人的成绩,这样可以鼓励每一个学生进行学习。
3.2如何解决学生线上作假问题
在课改时,有些学生为了应付了事,回到寝室就登陆课程平台,在线时长、观看视频等次数都很多,但实际并没有真正去学习,面对这样的学习,线下的讨论课尤为重要。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因材施教,討论课也要多照顾这样的学生,多提问,这样这几次过后,学生就不得不端正态度,认真对待线上的学习了。
以生物化学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经过几轮教学实践和应用,不断进行完善,已逐渐被学生接受和认可。诚然,这种教学方式尤其是前期,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工作量较大,整门课的知识点整理及相关视频录制等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随着几轮的不断应用过后,混合式教学的优点逐渐显现出来,学生学习的满意度和学习效果也不断提高。混合式教学是信息化教育时代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传统课堂向真正的翻转课堂的有效过渡。对于将来实现教育的全面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祝智庭,曾钰琪,邱慧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5(6).
[2]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
[3]沈莉,张松,周雄俊.高校翻转课堂对学生影响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4]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
[5]戴海金,陈平.我国高等教育慕课的现状、定位与未来[J].煤炭高等教育,2016(5).
[6]王海波.国外当前慕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