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苗琳惠,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物资采购中心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凝聚企业干部职工思想的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在倡导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下,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好坏无疑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提升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进而为企业科学稳定发展提供内在的精神动力。而在企业改制、干部职工主体有所变化、管理机制改革等多种因素下,在企业不断取得发展的目标要求下,必须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统领好人力资源管理、宣传、生产、销售等全系列工作,才能为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服务。
思想政治工作是解决企业干部职工思想范围内各类矛盾的工作,对待具体的人和事要做具体的分析和研究,把握针对性的原则,突出实效。通过推心置腹地与人交谈、劝谏、商榷、辩论和批评,彻底解决干部职工思想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属于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必须同物质文明建设协同起来,单一地注重思想领先和道德万能,是注定要失败的。没有强大的物质文明做基础,精神文明难以建没好。反之,没有精神文明的提高,物质文明也难以进步。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党群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气氛要和谐,不要粗暴,要与人为善,不要与人为敌。思想政治工作是长期、细致的工作,不能急于求成,不要搞形式主义,要给予工作对象保留意见和反映意见的权利。
客观来讲,在计划经济年代里,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许多经验,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和借鉴。但是脱离了那个时代和那个环境,如果不经选择地再生搬硬套,只能是适得其反。今天,我们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对传统的做法进行筛选,继承和发扬好的、正确的做法,摒弃那些错误的做法,立足于现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真正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政工人员都十分清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任务繁重而艰巨。实事求是地讲,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思想政治作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笔者认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大思想观念解放和思维方式转变的力度。从过去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地位才能有作为”的习惯性思维向思想政治工作“有作为才能有地位”的新的思维方式转变,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积极引领与主导的姿态。与此同时,政工干部要克服因循守旧、求稳怕乱和不愿做、不想做、不敢做等思想和心理,主动出击,大胆深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方面,要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的基础上,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原则,从企业实际出发,针对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式,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深入、渗透于企业生产建设、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之中,变“自我循环”为“大循环”。要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对象的不同,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选择符合其实际需要的方式方法,从传统的封闭式、灌输式等方式方法转变到开放式、启发式、疏导式和自我教育上来,使思想政治工作贴近生产、贴近群众、贴近改革,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从习惯于一般号召转变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狠抓落实上来。要注重研究和解决职工群众反映出来的带倾向性的问题。对问题和矛盾,要做到不回避,不搞花架子,不做粉饰性文章,通过多通气、多对话、多研究、多解决实际问题来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从而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各级干部特别是政工干部要克服高高在上、办事拖拉、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作风,树立廉洁、高效、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人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注重发挥言传身教的表率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物质基础,换句话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把保证经济效益的提高作为作为自身的一项具有长期性的重要任务,放在首要的、第一的位置。否则,思想政治工作离开了保证经济效益提高这一首要任务,舍本逐末,就会失去物质基础,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林,其价值就难以体现出来。笔者认为,政工人员要积极探索与找准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使之向生产经营、建设的各环节、各领域延伸、渗透,才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找准了“切人点”、“结合点”,再通过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才能使干部职工进一步端正工作态度,明确工作目标,增强对企业发展的信心,从而解决好企业内部存在的影响企业经营的各种不利因素。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保持干部职工队伍稳定仍然是当代企业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企业实现大发展的关键时刻,影响企业和员工队伍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日益增多。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仅靠行政、法律手段是行不通的,大量的问题和矛盾必须依靠思想政治工作来化解。这就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把维护稳定作为重要的职责,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更加积极的方式。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健康向上的稳定环境,才能保证企业快速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