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教育方面的应用与利弊

2018-12-08 23:34:06付叶蔷刘文妍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因特网利弊影响

文/付叶蔷 刘文妍



互联网在教育方面的应用与利弊

文/付叶蔷 刘文妍

河南大学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个新的文化经济的时代开始了,网络逐渐进入千家万户,互联网的巨大冲击力,体现在影响着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教育也不可避免的收到了冲击。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在教育方面的大量应用体现,一方面来说,互联网增加了课堂教育的丰富和多样性,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互联网在教育方面的影响体现在各个地方,方方面面,不得不说互联网对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另一方面,互联网对教育的不利方面也逐渐体现。文章将浅谈互联网在教育方面的应用,并同时将对互联网对教育产生的利弊进行分析。

互联网;教育;利弊

引言

互联网,也可称因特网。关于因特网产生的时间,各种说法并不一致,有人称是1972年,也有人认为是1993年。目前,较有代表性的是因特网始于1969年这个说法,是美军在ARPA制定的协议下,这个协议在12月开始运用。刚开始是用于军事方面,负责对军事的连接,后实现了对四个学校和研究院等四台计算机的连接。

教育,顾名思义,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它有计划性和组织性。主要是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进行培养。教育以它独特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教化育人,带领受教育者的思想逐渐走向成熟。教育也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通过间接或直接的经验影响着受教育者。是一种全面的、综合的、提高人的实践活动。

1 应用与利

互联网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一个新的时代的标志。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社会的影响巨大,对教育的影响即在教育方面的应用也极为显著。

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传道授业”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之前的教学模式。互联网对教育带来的这些改变,极大地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的个性化。互联网有着共享这一显著特性,其中信息的共享在教育方面得到了极大应用。信息的共享为现代师生的交往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提供了多种渠道途径。互联网在教育方面的应用体现了人机交互的思想,也以此更好的促进了学生自主发展、多元化发展,实现了教育的目标。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的大量应用,促进了传统教育向新型教育的转变发展,教育的重心开始逐渐向学生转移,而不是以教师的意识为主体,也不是以教师的客观存在为主体。当然,教师仍在这种新型教育中充当着重要角色,而不是变得无足轻重。互联网的到来使得教师改变了传统的角色,教师将以一种更客观、更公正的指导者和组织者的身份形象出现在教书育人的这个活动中。

互联网的到来,促进了教育多元化的发展。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传道、授业、师也”,网络资源和基于网络的教学软件的应用,帮助学生可以多渠道的了解知识,解答疑惑,不再死板于教师的思想答案。课堂上,互联网和多谋体设备的应用,活跃课堂氛围,在新型教育的浓厚学习气氛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们进行在线学习,打破空间隔阂,并通过现有网络技术对学习过程记录备份。这样,对于一些没有及时跟上学习进度的学生,可重新回放录制温故知识。一方面打破了时间的界限,一方面也从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互联网不仅帮助受教育的学生学习,还能帮助老师提升自身,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快速地、源源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新的信息,从而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提升个人素养。教师也可通过网络对教育部门的各层领导工作反馈教学意见,及时实行沟通。学生也可视频面对面与教师交流,沟通反思心得。学生也可通过网上评分系统,对老师进行打分评价,这个举措,可让各位教师及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2 弊

互联网的到来,对教育模式的冲击和改变。对教育多元化的发展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学生学习思想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网络获得知识。但同时,网络世界虚虚假假,这些学生在接收知识的同时,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身心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生,本身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无法判断从网络上获得信息正确与否,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是否触犯法律,甚至产生违法行为。

网络时代的到来,大量正处于学习阶段的青少年开始沉迷于网络。在网络的虚拟世界,可随心所欲达到满足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目标和愿望,网络的盛行极大的满足了广大正处于叛逆期阶段的青少年的猎奇心理。长期以往,借着“学习”的幌子应付老师和家长,实际上却沉迷娱乐无法自拔,这样长期以往,学生们不再对学习怀有热情,他们只想沉溺于带给他们放松、满足的虚拟网络世界。于是,日复一日,年轻一代的人长期处于计算机和网络中,内心枯燥空虚。与虚拟世界的大量接触,导致了与现实世界逐渐脱离,对道德情感的认知也会逐渐下降,再在互联网虚拟世界中各种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影响下,极大地增加了青少年们的犯罪可能性。

3 总结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是大势所趋,是历史必然。网络将对社会生活的渗透更加深入,对教育的模式的冲击也不可避免。自古,万事利弊共存,网络也不例外。我们处于这个网络的时代,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放开自己的眼光。让网络对教育产生更多深远有利的影响。

[1]郑海燕.因特网的历史发展和现状[J].国外社会科学,1999(04) .

[2]陈俊珂.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之利弊探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 (06) .

[3]李西莉,毛浓华.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J].陕西教育(教学版),2004 (09) .

[4]王峥,刘济良.论互联网对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其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1 (01) .

付叶蔷(1996.5-),女,汉族,河南洛阳人,河南大学软件学院,2015级本科生,研究方向:软件工程。

刘文妍

猜你喜欢
因特网利弊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摭谈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利弊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6
上网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中国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利弊怎么看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30
微型学习之利弊谈
我爱因特网
小主人报(2015年5期)2015-02-28 20:43:23
电子产品利弊说
小主人报(2015年4期)2015-02-28 20:42:46
知识漫画
百科知识(2012年15期)2012-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