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发成
关于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讨
文/宋发成
恩施自治州翔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大数据和数字时代的到来,要求建筑企业走出一条合理管理模式的发展道路,不断升级行业。本文通过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简要介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BIM 技术的应用程序。
BIM技术;建筑施工;具体案例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BIM 模型可以模拟施工过程,及时协调施工进度与建筑材料和施工人员的安排,提高施工管理效率;通过对比方案计划与现场施工情况,能够有效控制进场异型构件的质量,及时发现施工错误、交叉施工等问题,节约施工成本,增加建筑施工企业的盈利空间。
所谓的 BIM 技术就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简称,相关人员通过对各项施工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可形成一个三维立体建筑模型。在这种模式下,可对建筑工程的全寿命周期进行管理,包括图纸设计、施工管理、竣工结算等。在建筑施工中利用BIM 技术,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质量,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等问题,从而提高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成本。这一技术理念最早由西方国家提出并实施的,获得了显著的成就。
第一,模拟性。建筑信息模型 BIM 技术拥有强大的模拟功能,技术人员可通过数据收集来模拟出建筑模型,以便于进行控制和管理。尤其是对于建筑设计工作来说,具备很强的优势性,可对当地的日照情况、灾害情况等进行模拟分析,能有效保障图纸设计的科学性,以保障施工质量。第二,可视性。传统的施工设计图纸多为二维平面图纸,施工单位在拿到图纸时,只能看到一些线条和参数,并不能了解具体信息,在进行施工时容易出现误差,对施工质量和进度会造成影响。而 BIM 技术是一种三维立体技术,可将各项数据进行立体化呈现,有利于施工单位直观了解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能有效避免施工误差,保障施工质量。
BIM 技术构建三维立体模型,需要大量数据信息作为支撑。设计人员需要亲自进入施工现场进行考察,采集有用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建筑供能、楼层间距等基础信息,施工人数、施工时间、建材运输和存放等施工信息,以及施工开始后不断更新的工程信息等。设计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实际考察,要不断对数据进行对比、核实,确保设计的精准度。同时借助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将所有施工信息录入、储存到数据平台中,为 BIM 建模形成完整的数据库。
建立BIM 数据模型后,要不断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及时更新模型数据,完善数据平台,形成建筑项目的动态模型。BIM 数据模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功能:监督、管理施工管理系统;建立施工组织明细表;构建建筑项目的3D模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想实现这三方面的功能还需要借助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储存、统合和查询功能。施工企业不断将施工信息上传到数据系统中,再利用 BIM 技术对施工进度进行管理,确保BIM模型与实际施工进度保持一致。
BIM 数据模型的建立和更新都需要整合大量施工数据,但在应用BIM 技术指导施工过程时,则需要将各项数据分离。通过详细分析每组数据,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对施工过程的精细控制。首先将建材储存、施工工序和进度、人力资源配置等信息整合到 BIM 数据模型中,然后协调BIM 系统通过对比分析施工状况,对每个单项施工过程进行科学安排,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BIM 数据模型通过设置管理权限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管理。要想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挥 BIM 模型的技术优势,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次工程的建筑施工面积为 43.7万m2,建筑高度为528m,楼层数为115层,基埋深度为37.3m。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设计与巨型框架形结合的结构体系,钢材总用量为12万 t。工程工期为36个月,施工设计变化较大,图纸量大,施工空间相对较小,需要考虑各类施工构建的进场安排。
本次工程施工量大、工期较紧、标准较高,如果采用传统的二维图纸进行施工设计,难以形成有效管理,无法完全避免交叉施工影响,因此采用BIM技术对建筑项目进行三维建模。BIM 模型能够将钢结构中各构件的尺寸、位置展现出来,并结合机电、土建等专业知识,对施工方式进行模拟分析。本次工程施工场地的空间狭小,会限制各类建筑材料的堆放。BIM 模型提前对行车路线、施工区域、仓储区域等进行规划,并根据实际施工需求确定钢平台设计标准。初步规划完成后,再利用BIM技术将各区域模型进行合并,并模拟碰撞试验,寻找设计缺陷和漏洞。经过几次修改完善后,最大程度地优化了设计方案和施工管理方案,避免了交叉施工问题,最大程度地缩短了工期。
BIM 组织架构是为发挥BIM技术优势而形成的以相关技术人员为核心的工程管理体系。本次工程的 BIM 的负责人同时担任项目管理总负责人,负责指导和协调团队工作。基于实际施工需要,下设一名协调负责人,负责协调各构架系统工作。BIM 模型主要分为信息维护、模型整合与协调、施工进度与节点管理、BIM 模型的深度设计等系统。在施工过程中,各系统相互协调、平衡发展,才能避免出现各类施工问题,保持 BIM系统与实际施工过程的一致性。本次工程的BIM模型的深度设计系统在利用三维参数化模型进行可视性分析时,发现钢结构存在问题,并及时纠正,避免了施工错误造成材料和人力的损失。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要求建筑企业转变管理模式,创新施工技术,以实现市场竞争力。虽然 BIM 技术在我国发展较快,但主要应用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在施工方面应用较少。对此,建筑企业应正确认识BIM 技术的优缺点,不断提高技术利用率,以保障施工质量和效率,推动我国建筑施工水平快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