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怡
对现阶段国企发展现状分析
文/朱怡
湘潭大学商学院
对于国企做强与垄断之间的关系,本文区分了垄断地位与垄断行为,分析了不同性质的国有企业实施垄断行为的原因和必要性,同时提出了当前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最后阐述了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与世界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应当共荣公进发展。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垄断;发展
纵观世界五百强上榜的企业,排名在前的中国企业几乎全部是国有企业,例如在2016年《财富》杂志发表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中,110家上榜的中国企业中有82家是国有企业,国家电网、中石油位列二、三位,国有企业的规模和成就令国人和世界瞩目。但面对国企一派繁荣的发展状况,又想到私企不容乐观的发展现状,不免让人心生质疑,是否是因为垄断才使得国有企业如此强大?民企和国企具有可比性吗?它们能否友好共存呢?
首先,对于国企做强与垄断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我们要认清几个问题。首先,垄断地位与垄断行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垄断地位是主体的自身实力而使其所处的一种状态,就国企而言,由于它拥有大量的资金、政府的政策扶持,因此它拥有了垄断地位;但垄断行为是由主观意志做出的行为,比如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限制和干预其他企业的发展等。其次,我们要对不国企的性质加以区分,比如,商业类国企与公益类国企相比,对于商业类国企存在的垄断应加大治理力度,而对于公益类国企存在的所谓垄断情况,我们要结合国情与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大部分公益类国企的看起来似乎可以说是“垄断”的行为,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合理的管制是必不可少的。
针对国企所拥有的垄断地位和一些垄断性行为,我们应当辩证理性地来看这个问题。首先,应当结合中国的国情来分析,一些带有自然垄断或国家行政垄断性质的行业在经营领域没有完全放开,如基础电信运营、石油开采、食盐专营、军工生产等等,它们是行政垄断,须经行政审批才能实现市场准入。以基础电信行业来看,目前市场上存在移动、电信、联通三家运营商,虽然说许多用户认为该行业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资费、流量等方面,但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布局,无法对该行业完全放开让其自由竞争是有其必要性的;再从饱受争议的石油行业来看,其行政垄断型主要集中在上游的勘探开采环节,但我们试想,如果国家不对勘探开采环节加以严格控制,那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势必会通过滥采滥用谋取利益,如此一来,不仅是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对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都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另一方面,对于像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输电、配电业务这类自然垄断性质的行业,国家对其控制的必要性就显而易见了,电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必须保障其价格与供应量的稳定,倘若草率地、笼统的引入民间资本特别是私人资本,将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因此,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国企由于一些得天独厚的条件拥有垄断地位,但它们的一些垄断性行为并不是为了刻意打击同行业的其他民营企业,而是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生活角度出发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但不可否认,国有企业存在着一些通病,比如:效率低下、人员冗杂、薪资不合理等等,这些问题引发了人民群众对国有企业的不满,认为国有企业分配不公、滥用职权、不干实事等,从而也就造成了本文所研究的问题,许多人认为国有企业之所以强大、地位不可动摇,就是垄断带来的。但如果将这些问题的原因全都归咎于垄断,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也不能解决问题。相反,应该从引发这些弊端的根本原因入手,建立一套合理的监管制度,加强对具有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防止其依靠自身优势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其次,就垄断而言,它并不能成为国企做强的原因,它可以为企业获取市场份额,但企业要想做“强”、具有市场竞争力,靠的是创新与实力。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一样,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本企业优秀的产品与服务。对于国企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大多数国有企业与其他民营企业一同处于市场竞争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依靠改革创新,走在竞争的前列,逐步成长为行业的主力军和排头兵,用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的话来说,如果这也能成为一种“垄断”,那么这种复合市场规律的“垄断”行为将为提升行业活力、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与话语权越来越重要,我们要向世界展示大国风范与实力,国有企业就是一扇窗口,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大规模、强实力的国有企业发挥着重要力量,如“一带一路”的建设推进,国有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国际产能合作等领域承担了一大批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和标志性工程,不能否认,国有企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
对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是否只能互斗而不能共存的问题,结果是否定的。两者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和企业国际化的发展浪潮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绝不能内斗,而应当携起手来,劲往一处使,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存、共进、共荣,同时,国企与民企应当融合发展,这样既能从整体上提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由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而且国企与民企在携手发展中能够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最终共同在国际竞争舞台上绽放光彩,彰显中国实力。
总之,国企做强并不是垄断带来的,国企发展创造的成果造福了整个社会与人民群众。国有企业不仅是中国企业的佼佼者与引领者,在应对经济危机、国家灾难时更是一马当先;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舞台,国企也是走在前列。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有企业始终承担着排头兵的职责,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当然,国有企业还存在一些缺点、陋习,对于备受争议的垄断问题,国家必须必须通过不断地改革加以完善,为国家、人民创造更多的福利。
[1]孙晋.竞争性国企市场支配地位取得与滥用以及规制的特殊性[J].法学评论,2016(1).
[2]肖兴志.自然垄断型国企改革的战略思考[J].改革,2001(3).
[3]马程程.理直气壮做强国有企业[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