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夏政权败亡的原因辨析

2018-12-08 09:28
新商务周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拓跋匈奴政权

赫连夏政权,是匈奴民族在分裂为南匈奴、北匈奴之后,投靠中原政权的南匈奴,在北方鄂尔多斯高原上打拼多年后建立的地方割据政权。从其首领赫连勃勃407年称天王大单于算起,到431年北魏拓跋集团的属国吐谷浑俘赫连定止,赫连夏政权仅仅存在了二十几年。本文就赫连夏政权的发展轨迹、政权的地域性及其民族构成,败亡的表象事由来分析赫连夏政权败亡的根本原因:

1 赫连夏政权的发展轨迹

匈奴是中华民族的一支,在漫长的历史进化中最终融入了中华民族,有着悠久曲折的发展史。由于匈奴民族地处北方荒漠地带,生存环境恶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遇天灾则难以应对,就只有向中原寻求出路,要么投诚以求援助,要么掠夺以解燃眉。向南伸展,拓土扩疆,建国立邦是他们的理想。西晋末年,八王之乱,给北方各民族实现自己梦想留出了极好的空间。北方的鲜卑族、匈奴族、羌族、氐族、羯族纷纷揭竿而起,建邦称王。率先而起的是匈奴族左部帅刘渊建国,称前赵(304一329),接着有西部匈奴沮渠蒙逊建北凉(397一439),后有匈奴铁弗部首领赫连勃勃建大夏(407一4 31)于鄂尔多斯。这期间,北胡共建有五凉、四燕、三秦、二赵、成汉,大夏等十几个国家,后来北匈奴不断西迁,经中亚细亚,于公元四世纪到达东欧。四世纪后期,匈奴人战胜阿兰人、东哥德人,又击败东罗马帝国,侵入中欧,以班诺尼亚为中心,进行活动。阿提拉统治时,其疆域东起里海,西至波罗的海和莱茵河。史称匈奴帝国。但好景不长,阿提拉逝世,帝国迅速瓦解,匈奴民族也被融入欧洲各民族间。

赫连勃勃的发展是颇具传奇色彩的。勃勃先祖是居于山西五台县的山区,本姓栾辊(1uan di)氏,后因与汉室联姻,汉廷赐予刘姓为氏,所以与汉室刘氏通婚后繁衍的后代中,就都从母姓而名。

公元306年,勃勃的曾祖父刘虎因进攻晋并州刺史刘琨所辖的雁门、新兴二郡,被刘琨打败而走,渡河窜居朔方,从此刘虎及所部离开了晋北老家,逃到了鄂尔多斯。鄂尔多斯,也并非安稳之地,经常受到河东的拓跋集团的欺负,同时还要受南面前赵政权的威胁。317年刘虎率军东侵拓跋集团西部领地,被打得大败,单骑逃回。刘虎从弟路孤率所部归依拓跋集团。

341年,刘虎又挑起与拓跋集团的战争,结果还是被打的大败而狼狈逃回,不久死去。刘虎之子刘务桓挑起了统领的重担,自知力量难抵拓跋集团,便归附之,同时又暗通后赵石虎。总之是东也惹不起,南也惹不起,只能纵横捭阖两面应付,以维持生存。

刘务桓于356年死,其弟阏陋头继位。358年,阏陋头因其属下叛逃,惧而东走,过黄河时冰陷而亡。余众尽归其侄悉勿祈所有。359年刘卫辰尽杀悉勿祈而自立。刘卫辰就是勃勃的父亲。经刘卫辰的惨淡经营,总算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修筑了城池,叫代来城,亦叫悦跋城。但由于政治军事的形势所逼,没有称王建国。刘卫辰一面朝贡北魏拓跋集团,一面又暗通前秦苻坚,心实两端。从其纯游牧式的状况,进步到驻牧式,这已经是一种不小的进步,当然大部分族员其游牧的生活方式不可能都进化到驻牧。刘卫辰定居代来城,以其自然地理条件看,生存的条件仍以牧为主,农耕的条件几乎不具备。因此上,匈奴民族的掠夺性仍表现的非常突出。他要抢夺别人的羊、牛以吃喝,抢占别人的地盘以畜牧,掳掠别人的人口以壮大,于是乎,自己不能安生,周围也不能太平。

公元391年,魏军直捣代来城,掳卫辰家眷,卫辰单骑出走,被部下所杀。魏军将刘卫辰父子家眷宗党五千多人投之于河。所幸,在刘卫辰宗族子弟逃亡中,唯独刘卫辰第三子刘勃勃幸免于难,逃出虎口,投奔于姚秦高平守将莫奕于麾下,莫奕于收留了勃勃,并妻之以女。

刘勃勃长得魁伟高大,又多才善辩,得到了姚兴的赏识,得封安远将军、五原公。姚兴交给他三交五部的鲜卑人及其它少数民族,让其镇守朔方。这样勃勃又有了自己活动的范围地盘和基本军事力量,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父亲刘卫辰的惨败,对于勃勃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挥之难去的,也正是这种杀父亡国的仇恨,推动了刘勃勃奋发自强,立志再创天下的决心。

鄂尔多斯,是铁弗匈奴的发祥地,铁弗刘氏几代人在这里打拼出来的根据地,时隔不到二十年,刘勃勃又重振旗鼓在这块故土上生息发展,所部逐渐形成了极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勃勃的发展如日中天。

406年,河西鲜卑族首领社仑献马八千匹于后秦,途经勃勃领地,勃勃截留之,力量大增。随后又以到高平打猎为名,袭杀其岳父莫奕于而并其之众数万人。

407年,勃勃即自称天王大单于,建元龙升,国号夏,设置百官。这时的勃勃已是一国之君,所以他认为从母姓不合理,以铁弗为名也不光彩,王者乃为天子,是为徽赫实与天连,改姓赫连,庶协皇天之意。有人说,匈奴人中原有一部分就姓赫连,勃勃只是恢复其本姓而已。

勃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步,他明号亮旗,谁也不靠,靠的就是自己的智谋与勇敢,靠的是马背民族的精诚团结与骁勇善战。他总要以各种理由与借口对四邻发动战争以掠夺。他借求婚河西鲜卑西凉秃发傅檀而不允的理由,发动进攻,杀伤万余人,驱掠二万七千口,牛羊数十万而还。至于与后秦的战争,则不需任何理由,因为勃勃是叛后秦而独立,后秦自然要予以军事压力,所以勃勃还击或是主动出击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勃勃发动战争,目的很清楚,一是掠夺财物。夏政权的主要经济支柱,就是掠夺经济,夏政权虽然据有广袤的土地来畜养牲口,但还是支撑不了连年的战争消耗。二是抢夺人口,壮大自己的力量。至于地盘,他并不在意,勃勃多年所采用的就是马背民族的习惯战略战术一一游击战,他坚信,只要有人,有物,地盘是随时都可以夺回来的。与后秦的战争,从勃勃称王起,就没有一年间断过,而每次都基本上是勃勃占上风,因此他不断向南扩展。

417年,东晋刘裕率大军西进,灭了后秦,这使勃勃“徐取长安”的计划得以实现。晋军攻破长安后是“大掠而东”,只留刘裕幼子刘义真驻守,勃勃乘机夺取长安,于是版图大增,发展到“南阻秦岭、东戍蒲津、西收秦陇、北薄于河”。

2 赫连夏政权败亡的表象事由

赫连勃勃在夺取了长安之后,回到统万城,过了几年相安无事的日子。这也许就是勃勃选择正确的一个方面。这几年应该是勃勃巩固政治、加强军事、远交近攻、扩疆拓土、广泛外交、培养梯队,图谋更大的发展的大好机会:然而。眼前的太平盛世、广袤的疆域、成天的海味山珍,如云的美女香风,如醉如痴的歌舞酒馔,把个赫连勃勃蒸熏的恬恬然忘乎所以。酒足饭饱之后,仗剑巡城,见有所忿,手自杀之,谏者谓诽谤,先截舌后斩首,忤视者毁其目,笑者决其唇。好端端的一个赫连政权,却让自己给搞得夷夏器然,人人自危,忠良卷舌,人心尽丧,儒士寒胸,军将失信,文武皆感无所凭系,不思离则想变。更有甚者,勃勃无端生出个改立太子的馊主意,欲废太子璜而改立酒泉公赫连伦。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史料中并未作任何解释,我们只能胡乱猜想。赫连璜在413年封太子后,一直还算不错的。勃勃攻下长安后,勃勃委以镇守长安之重任,说明璜并不是靠不上的人,能够独当一面。那是不是璜在长安的几年里,有什么不敬之过,还是赫连伦有什么杰出表现,还是后宫唆使?或许这三种情况同时存在。历来改立太子是件非常严肃的事,非常危险的事,弄得好,政权可以平稳过度,弄得不好,连老头子也可能不知所终。

赫连璜听到这个消息后,自然不甘坐以待黜。他认为既要立赫连伦,问题一定出在伦的身上,除掉伦,岂不无人争太子位了吗?于是不分青红皂白,率骑一万,径直杀向伦,伦根本不明事由,毫无防备,没等伦反应过来,即被身首分离。事情究竟与伦有无关系,我们说不清,历史说不清,勃勃也没有给我们说清楚。总之赫连政权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折损了一根顶梁柱。璜杀了伦之后,率众返长安,长安安排好即率军回统万。这个消息被太原公赫连昌闻知,赫连昌未加思索,即发兵八万杀向长安。在璜率骑北上途中,于昌相遇,一场恶战,璜不敌昌,被砍下了头颅。赫连夏政权的另一根顶梁柱也被折损了。这是勃勃万万没有想到的。如果这是北魏拓跋集团所施的离间计的话,这是非常成功的一着棋,一计除二雄。赫连氏家族的两根顶梁柱被自我折损,赫连夏政权大厦也就岌岌可危。接着发生赫连昌逼宫,勃勃谢世,北魏破统万城并穷追不舍的一系列事件,表明赫连政权由强盛走向败亡,已经日薄西山。而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即是由改立太子而引发。

3 赫连夏政权败亡的根本原因

赫连夏政权败亡的根本原因,是其政权文化的单一性,一个政权,没有多种文化因素的参与与融合,是不会长久的。尤其是没有汉文化的支持与引导,那就更是短暂的。纵观中国历史,分分合合,合合分分,而其统领社会发展进步的脉络却是汉文化。积淀深厚,具有无可抗拒的汉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主要动力,尽管历史舞台上出现这样那样的少数民族主政的文化现象,你上来我下去,那只不过是汉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其它文化的碰撞与缓冲。民族政权的更替,是文化发展中的曲折,各民族间的争斗,是文化的排斥,各政治集团间的兼并,是文化的吸纳。文化的兼容并蓄,其外在表现即是不断的争与战、分与合,文化包容一切,而一切都可用文化来解释、来理解。

历史的发展是有其规律的。文化的多元性是保证社会进步稳定的先决条件。我们今天研究这个问题,是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认识文化多元性的重要性,从而正确认识今天改革开放吸收外来文化,认识文化交流相互借鉴、融合对于社会的和谐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

[1]崔鸿.十六国春秋[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05-01

[2]司马光. 资治通鉴[M].岳麓书社,2009-01-01

猜你喜欢
拓跋匈奴政权
两汉王朝对匈奴的战争诉求
陕甘宁边区政权治理经验探究
“屎壳郎”大王
拓跋珪的“天赐”时代
党的七大擘画建立新型国家政权的蓝图
昭君出塞
古滇国政权的演进与消亡:一个必然的历史结局
匈奴王的珍宝
关于拓跋鲜卑迁徙过程中的文化转变
义退匈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