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标准化分析

2018-12-08 23:34:06张芸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标准化质量

文/张芸

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标准化分析

文/张芸

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张家口工务段

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个现代企业的管理必须讲求标准化,标准化管理作为衡量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内部的标准范式标准,是助力于企业发展的内在支力。以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竞争很大,如果加大内部的管理标准统一,是企业未来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并且与企业相比,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内容更可谓是千头万绪,施工现场所涉及的内容繁多,如果管理不够标准,势必会降低管理效率,影响建筑企业发展。由此可见,探究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标准化有着重要意义。

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标准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伴随这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和国际建筑市场己经实现了无缝对接,市场竞争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深入,竞争呈现全球化格局。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步入“新常态”时期,与以往快速增长的产值不同,建筑业的增幅己经呈现出下降趋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国建筑业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即平台期;我国建筑施工行业一直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包括生产效率低、材料浪费严重、施工人员素质不高、工业化水平低等多种情况,而随着现代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在这种粗放式管理方式下的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面对新一轮的挑战,我国的建筑业必须在竞争中寻求突破,在发展中超越自我。

1 建筑施工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含义

施工企业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公司标准,在保证获得最佳生产经营秩序和最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贯彻落实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内的重复性工作和程序化流程进行模版化的过程,称为标准化。

建筑业本质属于承揽业。传统的建筑施工行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投入,可是,通过一系列学术研究和国家政策可以发现,工业化才是未来建筑业这艘航母的前进方向,早在1950年,我国就己经开始了对建筑工业化的研究,截止今天,大量的建筑构建都己经可以在工厂里制作、装配,建筑的工业化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的就是建筑的生产标准化,是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

就全球范围来说,建筑业发展比较迅速的国家是英国,其发展成果对全球许多国家都有重要的影响,但是随着雷瑟姆发表《施工团队建设》和伊根发表的《重新思考建筑业》,这两篇文章在英国学术界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尤其在质量和效率方面的探讨得出共识:建筑业要想提高生产效率,必须推广工业化、标准化的模式;而建筑生产的工业化必然与管理的变革同时发生,这其中同样包含项目管理的标准化。所以,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建筑业发展的必然特征就是标准化,实施标准化也是项目管理的必由之路。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实施标准化的过程中,构建标准化体系作为实施标准化的制度依据,便成为了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如果不能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那么在工程作业过程中实现标准化施工就几乎是不可能的。

2 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标准化

2.1 建筑企业施工进度标准化管理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提高施工效率是保证施工利润的重要一环,同时也能够保证投资方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加强施工进度管理的标准化。

(1)制订精细化施工进度计划

针对项目设计图纸,加强与设计单位之间的联系,明确各个工程设计意图,从而确定工程量。将整个工程项目环节进行划分,从“一刀切”管理模式转向精细化管理模式。派出多个进度管理小组对每个施工环节施工量进行预算,结合工程量和实际施工条件,预估出各个环节的施工时间,并制定相应的进度控制标准,要求施工人员按照进度标准开展施工工作,加强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进度控制,从而保证项目工程整体效率。

(2)做好施工进度管理调整,减少外界因素影响

由于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因素影响最终施工进程,这就需要提高进度管理的灵活性,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如果项目工程设计需要调整,施工单位需要与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共同协商方法,并第一时间调整进度管理内容和标准。同时,建筑施工设备损坏、施工材料供应不足等同样是影响施工进度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充分分析各个施工环节所需要的施工材料,提前预定或采购材料,避免出现供应不足等情况。

2.2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

(1)安全策划和培训教育

工作实施过程的安全控制决定性因素即是企业安全管理前期的策划和安排,前期项目负责人通过述职和现场专业人士相辅相成,将安全意识灌输工作人员并与实践相结合。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弱势部分、危险系数高的环节和容易被大家所忽视的地方,制定安全讲座培训计划,多形式、大范围地进行专题安全知识教育培训;结合活生生的、身边的生产事故案例对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增强培训的效果,评选安全典型人物,树立模范先锋带头作用,真正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职工安全生产防范意识,从根源杜绝职工思想上的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

(2)安全管理新媒体建设

建筑施工企业是多点式,广泛式,项目纷繁复杂,想要对所有施工项目的安全生产进行有效管理控制有极大的难度,用传统的传递信息方式,如纸张,将大大降低信息产业的效率,远远满足不了施工生产的需求,这样会固化施工生产状态从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及早引入较为成熟的新媒体信息化元素。

2.3 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标准化

归根结底,影响建筑企业竞争力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施工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这就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制定质量管理标准,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控制方法和检验方法,不定期地对工程进行检查,消除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

(1)工程质量验收管理

在验收中,要遵守国家所拟定的有关质量验收标准,对于每个环节均要做好验收工作。先开展自检、再由专业质量工作人员检验,最后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验收,待到工程质量检测完毕后要对检验信息记录归档。

(2)加强工程质量监管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主要包括质量策划、培训、检查、交底等现场监管工作。需要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标准,并针对不同环节采用专门的控制与检验方法,保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中,需要定期、不定期对施工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加强质量标识管理工作,彻底消除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保证建筑工程在各个施工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

(3)质量综合管理

结合质量管理各项信息,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动态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意见。施工单位可拟定对数据开展整理、统计的工作,之后将数据信息上报,结合工程质量报告标准进行深度分析,采用更加积极有效的质量整改信息,全程跟踪质量整改内容落实情况,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如果在实际施工中出现了质量事故问题,需要组织好各部门人员,对质量事故开展分析,落实有关责任,提出解决的问题并加大整体质量改革工作,这样才能够妥善处理质量事故中的各项内容。

2.4 合约管理标准化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工作来说,合约管理是整个管理流程的基础内容,对提高企业效益、推动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开展合约管理过程中,需要保持严谨的态度、较强的专业水平,要求合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如果出现问题要灵活应对,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展开施工企业合约管理工作。合约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投标报价、成本管理、结算管理等,避免出现遗漏问题,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更好地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投标报价

投标报价作为经济活动开展的首要环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管理阶段。前期管理主要是一些投标的准备工作,包括项目考察、评审、计划、预测等;中期管理主要是投标文件管理、保证金办理、经济技术评审等;后期管理包括封标、送标、开标、资料归档等内容。

(2)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三个环节。其中,成本核算主要是成本编制、计算、分配;成本分析主要是预算成本、编制计划书、实际成本、执行等;成本控制主要包括成本核算目标管理、洽谈变更、明确利润等。

(3)结算管理

结算管理就是针对项目工程所涉及的资金进行结算,包括工程结算、分包付款、项目结算等。其中,总包工程结算所涉及的内容有编制结算计划、提交结算书、工程结算报告、施工资金台账等;分包工程结算包括工程结算资料编制、项目评审等。

3 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未来的发展,这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能够不断完善内部管理结构,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在进度、安全、质量、合同管理上,加强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要求工作人员能够按照标准开展工作,加强管理行为的约束力,让整个工程从立项到验收都处于可控状态,从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1]韩杰.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标准化探讨[J].居业,2015(6):109-110.

[2]曾雪刚.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分析[J].江西建材,2016(17):269,272.

[3]廖春燕,陈慧.建筑工程管理与创新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25):97,100.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标准化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标准化简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质量投诉超六成
汽车观察(2016年3期)2016-02-28 13: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