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益鸣,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浙江台州,作为国内股份制经济的发祥地,到目前为止民营企业产值已占台州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台州民营企业作为富有独特魅力的社会群体已经成为拉动台州经济不断攀升的主要力量。同时我国改革开放即将迈入它的第四十个年头,自改革开放新时期“走出去”的战略提出,到2013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20 15年我国国家顶层战略“一带一路”的提出,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 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已势在必行。然而,台州民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主要以中小型为主, “低、小、散”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企业品牌的影响范围较小、影响力较弱、效率低下, 大多数民营企业还没有从价格、数量的低水平竞争转向品牌、质量的高层次竞争。吉利,作为台州众多民营企业的佼佼者,同时又是首批“浙江出口名牌”的汽车品牌,可以说是台州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领头羊,究其背后的发展方向战略都是值得思考与学习的,同样曾面对的问题,吉利又是如何办到解决的,在这国际化道路上都将会是台州民营企业转型与“走出去”发展的一竖标杆。
国际化战略是企业产品与服务在本土之外的发展战略。现代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真正内涵不仅在于其产品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而且更重要的在于企业的经营视野、经营范围乃至管理水平真正摆脱国市场的束缚而跨越国界。
国际化战略实施需要一定的国内基础,巨额的对外投资收回需要国内的资本基础与技术成熟。1997年, 李书福以一句“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的口号进入汽车行业, 吉利汽车由此诞生。一句“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就可见吉利起家定位就是走“低价实惠”的路线,这在当时竞争激烈的国内汽车市场定位路线是十分准确,且当时已有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广州本田等一些强有力的中外合资企业竞争者存在。而且这条路线也是大多数台州民营企业起步阶段所选择的。吉利在保持以低价、生产规模优势时,也不断的创新,将产品研发、设计、制造置于优先地位,形成了自己的专利技术,在车型和关键部件开发上不断获得新的成绩,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产品市场认可程度不断提升,成功跻身中国轿车行业十强。这为集团走向国际市场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和国内市场基础。
国际战略的采用会在一开始为国内市场生产品,然后将产品根据国外市场当地的情况稍作改变再拿到国际上去销售。吉利在国内市场有一定基础后,也就开始定位海外市场,采用出口贸易模式,初步积累国际化经验。2003年,首批吉利汽车在上海港装船外运,实现了中国轿车批量出口零的突破。海外市场定位就在这俄罗斯、乌克兰、伊拉克和沙特四大重点市场之上,其地区特点就是未被其他国家汽车产业渗透,国内汽车产业不足。到2013年,吉利汽车将这原有四大重点市场升级为七大市场,积极对埃及、伊朗、阿尔及利亚等市场进行一系列的开发深度,占据一定市场份额。2012年,吉利汽车出口数量则首次突破10万台。2013年7月吉利首次成为中国最大的机动车出口商,尽管当时中国的汽车出口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并且已经持续三个月下滑,但吉利的出口仍保持强势上升态势。这场海外市场闯荡,吉利做得相当漂亮成功,其自身汽车产品的质量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国际化战略已初见雏形。
“出口”与“许可”对于一个企业国际化发展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这时候就会转向于对外直接投资。吉利在海外设厂与出口生产销售之后,2009年吉利收购了澳大利亚国际动力系统 (DSI)公司, 弥补了吉利汽车全系列自动变速器的研发与生产能力的不足。此次收购之后,吉利又掌握了DSI的客户资源和营销网络,扩大了自己的营销范围。2006年, 吉利控股英国锰铜公司,再到2013年对英国锰铜公司的并购, 获得了锰铜的百年经验和优秀的品牌,使吉利在国际化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对外直接投资带动国际品牌战略,著名的“公主嫁平民”收购事件就是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吉利集团在有一定的国际化经营经验后,决定收购国际知名汽车品牌沃尔沃,打造自主品牌,全面走向世界,这对于吉利的战略来说意义重大。如今吉利汽车借着收购沃尔沃带来的品牌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快速提升了品牌影响力。这些都为吉利在国际市场上叩开了更大一扇门,吉利的国际化之路进入了正轨。
2016年第一季度,沃尔沃业绩欣欣向荣,坐拥沃尔沃的吉利集团乐开了花。沃尔沃汽车集团实现盈利31亿瑞典克朗(折合人民币约24.7亿元),利润率达7.5%,一名曾在福特任职多年的高管表示,“沃尔沃已经回到了比较好的状态。”这就是吉利国际化战略成功的一个缩影。
吉利发端于浙江台州,现总部已迁入杭州。浙江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且这两地都各有优势,对吉利集团的发展形成互补。台州是浙江省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为吉利汽车制造提供有力的工业保障。杭州科教产业发达,人才资源更丰富,产业辐射面广,为吉利提供更强大的发展平台。还有吉利在杭州以及台州临海建有吉利汽车技术中心和吉利汽车研究院,形成较强的整车、发动机、变速器和汽车电子电器的开发能力。吉利汽车在安全、节能、环保上都有一定技术转变,其规模生产优势达到用较低的价格去满足较大市场的消费需求,在这性价比上有着一定的优势。
吉利有多品牌战略的实施,但其产品的研发和投产无法很好做到品牌导入齐头并进,由于产品线的缺失,新产品的出现也就存在一个“难产”的情况。再到一个自主国内汽车企业都有面对的一个难题,面对中外合资的汽车产业打压,虽说他们在国内一些二三线城市有一定的销量,但到一线大城市受众就显得有些小。再到国际大市场也就面对一些西欧、北美这些市场时候也会显得力不从心,无法真正与国际大品牌抗衡。
首先“走出去”作为我们国家一个长期的国家战略,还有今年,也就是2017年《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的发布,我国对于自主产业的对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借着我国一直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与政策对外牵线搭桥,这都将会为吉利汽车带来更为广阔的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
国际汽车市场发展迅猛,意味着竞争也十分的强烈,吉利无论如何都将会面对其他汽车企业的价格战、品牌战、质量战。以及吉利的低价汽车产品进入,必定会导致进口国同类型产品遭遇打压,海外贸易壁垒与关税的歧视也会是吉利要面对的威胁问题。
以成本优势为竞争基础,在国内市场与出口上增长,扩大生产,形成规模经济,使得价格依旧保持优势。在国际化局面中布局生产,有着七大海外工厂,提升了生产水平,进而扩了形成了规模效益。将品牌战略目标发展实践,借助沃尔沃的品牌影响力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注重提升其品牌价值及安全价值。这不但提升了吉利在高端汽车领域的进程,让吉利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有了显著提升。推动转型,提升技术,加强创新。
吉利集团为台州民营企业的转型与国际化发展提供了个很好的路子。在国际市场,台州民营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现有典型企业经验基础之上,企业该如何创建品牌、培育自主品牌,笔者有如下几点启示:第一,从自身出发,放眼国际。如今的台州民营企业在国内都有着一定销路,但与此同时不可忽略的是自身产品如何,是否质量过硬,是否生产形成规模?再到世界,切不可只守着国内这一亩三分地,要有一种国际的眼光去寻找从国内到世界的一个起点,把握国际行情方向,建立合理的战略选择,瞄准品牌,瞄准营销,瞄准创新。第二,改变台州民营企业过去重销售轻服务的做法,重视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产品价值链的微笑曲线告诉我们产品的研发、核心配件与产品售后服务占有着极高的收益,台州民营企业可以做到规模效益生产,大批量的销售,但却忽略前后带来的高收益,所以在今后的国际化销售中,要做到研发与售后服务并进,不要一味与国外产品作价格战,而是质量与服务换取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第三,全球化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台州民营企业在抓住出口机遇同时一定要应对好国际贸易摩擦。2015年上半年,台州企业共出口报损167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0%,报损金额高达上亿元。这种情况是在吉利对外销售还有其他台州企民营业都要面对的,这种比较严峻的形势下一定掌控好国际市场,也要培养相关国际贸易人才应对国际化变换挑战。
【参考文献】
[1]许世亮.台州民营企业品牌国际化的战略选择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12):79-80.
[2]黄旭.战略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