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社会风险防控研究

2018-12-08 05:25洪富艳
北方经贸 2018年11期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化机制

洪富艳,高 远

(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150028)

一、概念

(一)资源型城市

资源型城市是指资源开发形成的城市,城市的发展取决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当地资源储量的分布影响很大。这里的资源是指矿产资源、森林资源以及其他自然资源。

(二)社会风险

社会风险有多重含义。导致社会风险的因素可能来自社会的生态、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等方方面面。现研究的社会风险是由人们的社会活动引起的,发生在社会领域,并具有一定的社会风险发展前景,对经济增长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的现实性和潜在性的危害。

(三)防控机制

预防和控制是预防、切断或削弱社会风险与相关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行动。这些相关因素可能既是客观因素又可能是主观冲动因素。防控机制即将防控因素系统化、整合化、体系化,能够将防控更加准确便利的应用于社会风险的预防与治理当中。

二、资源型城市社会风险类型分析

(一)政企关系风险

在资源型城市城市化进程中,除了融资平台公司,还有一类主体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即政府可以支配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控制权。实际上,地方政府要求这些公司提供政府债务担保,甚至直接资助各类平台公司。虽然这些经济行为也会采用会议审议和集体决策等程序形式,但这些程序是表面形式,其根源是“行政干预”和“领导意志”。向企业投放经济风险实质上是扩大了跨境行政权力。这种做法加重了公司的债务负担和承担的风险,并侵害了企业经营的自主权。

(二)经济风险

在经济增长理论中,丰富的自然资源往往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驱动力之一。一些经济学家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发现从长远来看,自然资源实际上可能会阻碍经济增长,这就是所谓的“资源诅咒”。简而言之,资源诅咒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过度依赖资源和发展经济,忽视其他工业部门发展所引起的经济危机。以资源为基础的城市蕴藏着大量的自然资源,但这些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往往是闪光点。在发展的初期和中期还是比较乐观的,在后期就会出现经济疲软、资源枯竭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导致城市化进程缓慢,阻碍了经济发展。

(三)社会治安风险

“社会治安风险”与城市化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社会治安风险不仅发生在城市,而且这些风险在资源型城市城市化进程中大部分集中发生,影响广泛,后果严重。在聚集大量人员、金钱和货物的城市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的不良后果高于农村地区。城市越大,后果越严重。城市社会保障问题的复杂性不仅表现在数量大,而且包括几乎所有类型的犯罪在内的多种类型,新型犯罪往往在城市中首先出现。城市化加速了城市犯罪的恶化。资源型城市城镇化的起步较快,经济增长较快,城市扩张较为明显。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意味着更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新兴的资源型产业会为大量的无业人群提供就业,所以资源型城市极易积聚大量的人口,大量人口流入的后果就是犯罪率的升高。同样在资源型城市衰败时期,大量的企业破产、倒闭,大量人口外流,衰落的资源型城市宛如一座空城,对于城市的相关监管便会疏忽,从而为犯罪分子的犯罪提供了一个契机,犯罪率也会升高,社会治安风险便相继而生。

(四)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是指某一地区或环境单位内的人类活动对自然和社会环境造成的危害以及带来的风险因素。环境风险可分为突发环境风险和累积环境风险。突发环境风险是指突发事故排放或物质泄漏,造成污染物瞬时大量排放影响环境质量的行为。累积环境风险是指人类发展活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潜在有害的长期影响。大部分突发环境风险都发生在资源型城市。而这些工业原料以及污染物的泄漏,都是围绕着资源型城市为中心来扩散的。突发型环境风险极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心里恐慌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累积环境风险也大多数发生于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具有大量优质的自然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自然资源的开采量以及开采的步伐也会越来越快,时间长了就会资源枯竭,从而引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以及一些自然灾害。这些因素均可以导致更为严重的社会危机。

三、资源型城市社会风险防控机制

(一)依法规制资源型城市的行政权力

在政府主导的城市化发展的现实中,许多行政部门违反了执法规定。因此,在确保政府对本部门行政领导力的前提下,法治的运用将消除行政干预。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违规行为承担领导责任,具体实施部门承担行政责任。实行规划行政许可制度、听证制度、利害关系人意见反馈制度。与此同时,政府应该简化行政管理和权力下放,逐步将上级政府的具体项目审批转换为适合当地自主决策的整体评估,并以法定形式授权地方自治。这样就可以考虑到地方建设的实际情况,降低因不合理分工造成违法行为的风险。

(二)着力推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资源型城市中,资源型产业比重过大,产业链太短,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因此,容易受到外部经济环境波动的强烈影响。从治疗的角度来看,要加快发展非资源性产业,形成平衡资源性产业和非资源性产业发展的工业经济结构,解决和防控对技术改造、招商引资、产业链延伸等具有较好发展基础和条件的产业,要给予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短期关注企业承担社会保障负担。企业不符合环保标准,经营管理粗放,产能过剩行业必须坚决合并重组、关闭破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改善市场环境。对有一定技术储备和市场条件的地区,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建设用地、减免税、贴息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培育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新的增长点,有必要为资源型地区建立衰退行业援助的国家政策体系,落实差别化土地政策、社会保障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资源环境政策等政策工具。

(三)构建法治架构和预防机制

所谓“法治”框架,从社会的角度出发,首先建立了一个能兼顾各方利益,防止利益分配不均衡,有效提高社会公共福利水平的制度体系。二是建立全面防控群体性事件等社会问题的机制。机制体系包括,以利益表达和利益满意为核心的利益平衡机制,以全民福利为核心的社会安全网机制,以信息公开为核心的社会沟通机制,以平等协商为核心的社会对话机制,以心理咨询为核心的心理调节机制,以自主决策为核心的社会自治组织机制。建立社会体系只是第一步,在整个社会体系建设和实施的过程中,全民族道德素养的发展与提高将是同步的。

(四)完善环境风险评估机制

源头治理模式的中心任务是控制萌芽阶段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主要是预防和控制突发环境风险。环境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中的潜在危害和有害因素,了解环境风险的成因,为如何避免或减少后果提供最关键和最恰当的方法。有关政府部门要严格执行“评估法”,最大限度发挥环境风险防控环境影响评估机制的有效性。在环境项目决策中,有必要确保决策民主化,提高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公众参与环境决策是当前中国环境保护领域的立法趋势之一。对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已完成生产的相关项目,主管部门要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依法加强和落实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有关部门要加强安全检查整改,接受群众监督,切实做好预防环境风险工作。

四、结语

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进程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点和缩影。面对现实进程中诸多不确定的社会风险隐患,法律层面的制度监管以及政府的积极引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资源型城市社会风险的分析,需要从政治、经济、治安、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主要的探究,从而进一步细化资源型城市社会风险的分类并深化了解其内涵。在解决上更是具体细化到每一方面。资源型城市社会风险防控机制对推动资源型城市城市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资源型城市化机制
綦江:资源型城市创新升级
强依赖资源型城市识别及转型升级对策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两大目标“”六大任务”
——图解《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
皮革机制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