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卫星,东海县人民政府
国内行政单位所涉及的领域较多,其重要职责为帮助政府机构管理、达到人们的合理要求和履行社会责任,对我国的行政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所以国内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打造一支综合素养较高、细心负责的管理队伍,强化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不论是行政事业单位或是其它商业性质的公司,所有的机构中皆存在多个岗位。根据研究发现,国内当前的事业单位领域,大部分对具体岗位的人才需求问题不够清晰,此问题让行政事业单位在展开人才配置上手足无措,难以根据工作属性、岗位责任以及人员优势等信息实现人才与岗位的有效搭配,进而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以及办事效率较低的问题。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上过于简单。比如物价局在进行岗位设置时重点包含:局长、副局长、科长、科员等。由此顺序就能够得知,行政事业单位的多数岗位仍旧是根据领导与非领导的规律进行设置的,并未考虑根据专业技术来对岗位配备合适的人才。
行政事业单位的薪酬通常是根据我国对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设定的标准下发的,薪酬的确定的层级并不显著,并未表现出按劳分配的原则。行政机构也没有构建绩效考核机制,仅仅对事业单位展开绩效考核,年终才会进行绩效工资的发放。针对事业单位来讲,当前绩效工资在薪酬总额中占据了40%的比重,因此每个月仅仅可以获得剩余的60%。虽然在事业单位制定了绩效考核机制,但是此机制并不完善,缺少合理性,并未从客观方面表现出事业单位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服务质量以及工作效率等因素。
行政事业单位在培训领域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显著,重点表现为下面几个方面:首先,在预先设定培训内容的阶段内,并未依据工作人员在素质层面和工作层面的实际需求展开培训。大多数内容皆与理论政策、规章体制有关,对于专业能力的提升并未涉及。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大部分皆为选择讲授的形式展开培训,此类形式过于乏味,难以获得成效。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在培训结束以后,并未对培训的内容进行考核,造成培训过于表面化,难以对提升职工素养与专业技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要重视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明确个机构对人才专业和数量的需求,有效调控管理者与非管理者在数量上的比重,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在职人员展开培训。在结束对有关政策理论知识的培训之后,应当对他们进行管理方式的培训,对于科员和办事员来说,要加大对他们责任与有关技能的培训力度。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吸引专业能力较强的人才,确保人员在管理上和培训上建立良好的关系,不可以仅仅重视对人才管理,同时应当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工作。最后,重视专业能力,给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还应当严禁传统的“官本位”思想的萌生,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给行政事业单位构建良性的人员管理环境。
从根本上改变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薪资结构十分重要,将这些人员的薪资情况和个人实际工作能力、工作效率、素质、工作作风以及工作经验等条件进行关联,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执行绩效工资的制度,利用新的薪资制度对职员起到激励作用。此外,执行绩效工资制度难以避免会涉及绩效考核机制,所以,行政事业单位要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以企业单位为基础,由工作内容完成度、服务态度以及投诉情况等方面展开科学的评价,把绩效分成多个层次,同时把绩效工资进行有效划分,创建更加合理的考核系统。通过以上方法鼓励职工,使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善工作效果,进而为人民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其职能的特殊性更需要注重开展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作出定期培训的规划并落实,而且在培训完成后要对培训的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合格人员给予奖励,不合格人员接受惩罚并继续学习直至考核通过。此外,鼓励管理人员加强自主学习,清楚明白专业技能以及理论基础对于顺利开展工作的重要意义,建立正确的学习理念,强化自主学习的执行力。通过多种方式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相关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由于需要肩负着艰巨的社会责任,因此更需要关注其人力资源的管理,通过学习国内成熟的管理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对自身人力资源管理的完善。增加部门职责精细化程度,善于运用人才,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引进科学合理的竞争绩效考核机制,切实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张艳芳.试论我国乡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7,(19):87-88.
[2]徐涛.试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经济,2016,(32):89-90.
[3]段溢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我国政府人事管理的影响[J].求是,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