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绍波 张秋凤
内容摘要:产业创新能力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近十年来,产业创新能力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从产业创新能力的概念界定、影响因素、评价以及提升路径等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提炼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产业创新能力 影响因素 能力评价 提升路径
产业创新能力的概念界定
创新能力是基于内外资源整合的基础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或新方法取得预期创新绩效的能力,通常可分为企业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能力和国家创新能力。目前,关于创新能力的研究,大多数文献是基于企业层面开展研究(王鹏、曹兴、龙凤珍,2011),也有文献深入研究了区域创新能力(岳鹄、康继军,2009;王锐淇、张宗益,2010;王建民、王艳涛,2015)和国家创新能力(刘凤朝、孙涛,2008;刘凤朝、冯婷婷,2011;张治河、冯陈澄、李斌、华瑛,2014)。
在产业层面上,学者们根据研究需要,对产业创新能力进行了界定。吴秀娟、吴诗禾和黄和亮(2009)认为产业创新能力是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或新工艺并获得经济社会效益、推动产业发展的能力,由创新投入能力、成果产出能力、制造能力和支撑能力等构成。杨楠(2012)认为产业创新能力是产业基于自身的经济技术实力以及专利技术的获取,通过强化核心技术并获得竞争力的综合能力,由实施能力、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和核心能力等构成。包英群(2016)认为产业创新能力是产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能力,由创新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和支撑能力等构成。
此外,有学者以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对其创新能力进行界定。廖湘岳和刘敏(2014)基于知识和技術角度,认为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是产业利用自身的知识和技术优势,将其转化为新工艺或新产品的能力,由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能力等构成。李丹和王欣(2016)认为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是高技术企业通过与其他创新主体的合作,进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能力,由投入能力、获取能力、产出能力和支撑能力等构成。董慧梅和李月等(2016)认为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是基于企业创新主体,产业通过投入创新资源,最终产出所能达到的最大边界。范德成和杜明月(2017)认为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是将知识和技术转化为新产品或新工艺,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由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环境等能力要素构成。
上述文献多以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过程视角对产业创新能力进行界定,但并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在产业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研究方面,包英群(2016)将其可归纳为三种观点:一是认为产业创新能力包括自主创新能力、模仿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二是认为产业创新能力包括管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三是认为产业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投入能力、产出能力、转化能力和环境支撑能力。
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内部影响因素
王凯和马庆国(2007)以中国制造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科研经费投入强度和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强度对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起着主要作用。杨东奇和杜军(2009)以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对产业创新能力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孙晓华和周玲玲(2010)基于我国36 个工业行业的实证检验,发现企业异质性对产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研发投入和市场结构对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也比较显著。陈旭升和岳文俊(2013)基于产业组织视角,实证研究了企业资源、技术提升行为和创新成果产出对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发现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对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大。俞立平、李守伟和刘骏(2016)以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和更新改造的经费投入对高技术产业的创新产出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还存在明显的地区效应。周喜君、郭淑芬和张变玲等(2017)以中国煤炭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创新投入数量和质量是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外部影响因素
沙文兵和孙君(201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FDI 知识溢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孙晓华和李传杰(2010)以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有效需求规模与产业创新能力存在严格的双向因果关系。潘菁和张家榕(2012)认为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竞争效应和人才流动效应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影响的溢出效应较为显著。刘继兵、王琪和马环宇(2015)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不同地区制度环境对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肖远飞、李瑨和侯璐萍(2017)以中国西部制造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全球生产网络嵌入对提升西部制造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力偏弱。
此外,也有学者结合产业创新能力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赵志耘和杨朝峰(2013)以我国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国外技术引进对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明显,企业规模对产业创新能力具有负面影响。易瑾超、吴瑾和曹雯(2015)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视角,实证研究了开发国际化、国际直接投资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等创新国际化行为对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发现研发资金的投入是影响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李煜华、荣爽和胡兴宾(2017)以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所构建的产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发现:企业家因素、产学研合作强度及外商投资力度对产业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
通过对上述文献分析发现: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创新投入因素受到了学者们的共同关注;大多数学者采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是,现有研究较为零散,多数文献只关注某个或某几个影响因素,缺乏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影响产业创新能力的各种因素,未形成产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框架。
产业创新能力的评价
现有文献主要基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支撑等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产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张倩男和赵玉林(2007)基于创新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和支撑能力构建了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陈萍、贾志永和龚小欢(2009)基于创新投入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构建了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高达宏(2010)基于创新基础、投入和产出构建了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徐廷廷、徐长乐、司桂霞和刘洋(2013)基于创新投入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构建了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层次分析法及变异系数对上海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吴忠涛、张丹和龚艳(2014)基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西安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范德成和杜明月(2017)基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 灰色关联投影法对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动态综合评价。王洪庆和侯毅(2017)基于创新投入能力和产出能力构建了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对高技术产业中的不同行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此外,也有学者在遵循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支撑等基本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拓展了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许晓燕(2008)基于创新技术基础、创新转化能力和创新经济支撑能力等构建了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对产业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彭向(2009)基于创新投入、生产能力、技术支持、创新环境、创新产出构建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产业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董爱军(2011)基于自主创新能力、投入能力、产出能力、产业链创新能力、集聚创新能力和政策创新能力构建了信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评价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信息产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张治河、潘晶晶和李鹏(2015)基于研发能力、产品创新能力、营销创新能力、创新产出和创新环境等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运用灰色模糊评判法和内核密度分析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李丹和王欣(2016)基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获取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构建了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辽宁产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曹兴、张伟和张云(2017)基于投入能力、执行能力、产出能力和支撑能力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运用物元可拓集合理论建立了多级优度评价模型,并对湖南省医药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上述文献主要针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也有学者针对其他产业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王章豹和孙陈(2007)基于资源投入能力、成果转化能力、产出能力、支撑能力、环保能力等构建了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对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李美娟、陈国宏和陈国龙(2008)基于创新投入能力、制造能力、创新环境、创新产出能力、创新扩散能力等构建了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刘春香和章丽萍(2010)基于创新资源、创新开发能力和创新环境构建了传统优势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杨屹和薛惠娟(2010)基于投入能力、产出能力、配置能力和支撑能力构建了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28个省区市的产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乔虹(2016)基于创新投入能力和产出能力构建了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20个产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康灿华和阮飞(2008)基于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二次创新能力构建了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李金兰和郑淑蓉(2010)基于产业共性视角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对泉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温晓慧、黄海洋、王晓珍和高伟(2016)基于国家层创新能力、区域层创新能力、产业层创新能力和企业层创新能力构建了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吴海江(2016)基于产业科研基础、经济基础、创新成果转化率、相关产业之间的协同度以及政府制度完善度构建了信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运用三参数区间灰数对产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梁晓捷和王兵(2017)基于创新方向、创新效率和创新质量构建了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运用密切值法对钢铁行业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综上所述,关于产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学者们重点关注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并取得了大量丰富的研究成果,如表1和表2所示。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主要基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环境三个维度来进行设计,但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各级指标体系的系统性不强、科学性不足、难以应用,甚至部分文献未对指标体系进行实证检验,因而如何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评价方法的选择方面,主要集中在主成份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也有学者采用了模糊评价法、熵值法、变异系数和灰色关联分析法,但方法选择和应用比较单一,每种评价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此如何综合运用相关评价方法对产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
(一)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许晓燕(2008)认为应该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激发创新主动性、加大财政投入、营造创新环境、制定扶持政策等方面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张倩男和赵玉林(2008)认为可通过创新投入产出和支撑能力的协同发展、自主与模仿创新的并举实施、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以及产学研合作等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李金兰和郑淑蓉(2010)认为应该通过创新意识的提高、创新资源的加大投入、创新环境的营造、成果转化及扩散能力的提升和经济支撑力的提升等方面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高达宏(2010)认为应该通过加大人力财力投入、加强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策支持和重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而提高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张政治、谢毅梅和张文强(2011)针对航空航天产业,认为可通过加大创新经费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资源战略重组、加快成果转化等方面促进航空航天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徐岩和徐传谌(2013)认为可通过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产业创新模式以及坚持渐进性创新逐步发展为根本性创新的创新思路等促进产业创新能力提高。吴忠涛、张丹和龚艳(2014)以西安高新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研究对象,认为可通过基于市场需求提高创新转化能力、基于政策导向提高创新保障能力、基于产品导向提高创新实现能力,最终促进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王洪庆和侯毅(2017)认为可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研发投入的增加、研发强度的提高、转化能力和研发效率的提高、跨国高技术企业的引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等方面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
(二)其他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陈旭升和岳文俊(2013)以装备制造业产业为例,认为可通过优化研发投入结构、扩大企业规模、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改善市场环境和多元化的融资体系等促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纪国涛和吕富彪(2017)以辽宁装备制造产业为例,认为可通过链式整合创新、组合能力演进、服务化创新以及制度创新等四个方面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此外,张一思(2016)以我国流通产业为研究对象,认为可对流通产业的发展规模、发展环境以及知识转换能力进行创新改进,从而提升其创新能力。
上述文献主要从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和政府政策三个方面探讨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且主要以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但对传统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尚不多见。
研究展望
(一)构建操作性强的产业创新能力概念模型
已有文献大多基于创新过程视角对产业创新能力进行界定,但并未构建起学术界公认的产业创新能力概念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产业创新能力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因此,可尝试基于多种视角对产业创新能力概念进行界定并比较分析,最终建立操作性强的产业创新能力概念模型。
(二)构建产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框架
产业创新能力是个复杂能力系统,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尽管学者们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但未考虑其他更多的影响因素,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因此,可考虑基于复杂系统理论视角建立产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并进行实证研究。
(三)设计一套更加完善的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目前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主要基于产业创新过程视角。但是,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存在主观性和随意性,缺乏系统研究,指标体系难以应用。因此,有必要在厘清产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为产业创新能力实际评价提供有效支撑。
(四)构建产业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
现有文献采用了不同的评价方法对产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但尚无权威的评价方法,且方法选择比较单一,很难保证评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因此,如何集成不同的评价方法、构建产业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五)拓宽产业创新能力的研究范畴
现有文献主要关注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对传统产业创新能力关注不够。在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如何提升传统产业创新能力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乔虹.产业创新能力的测度与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6(23)
2.王鹏,曹兴,龙凤珍.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综述[J].学术研究,2011(1)
3.岳鹄,康继军.区域创新能力及其制约因素解析—基于1997-2007省际面板数据检验[J].管理学报,2009(9)
4.王锐淇,张宗益.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空间面板数据分析[J].科研管理,2010(3)
5.王建民,王艳涛.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研究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15(12)
6.刘凤朝,孙涛.国家创新能力测度研究述评[J].科学学研究,2008(4)
7.刘凤朝,冯婷婷.国家创新能力形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发明专利为能力表征要素[J].管理评论,2011(5)
8.张治河,冯陈澄,李斌,华瑛.科技投入对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4(4)
9.吴秀娟,吴诗禾,黄和亮.浆造纸产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9(6)
10.杨楠.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J].科学管理研究,2012(1)
11.包英群.中国平板显示产业创新能力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
12.廖湘岳,刘敏.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J]. 科技风,2014(2)
13.李丹,王欣.辽宁省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6,36(7)
14.董慧梅,李月,汪建,苇侯,卫真.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前沿型分析法[J].管理现代化,2016(5)
15.范德成,杜明月.基于TOPSIS灰色關联投影法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动态综合评价[J].运筹与管理,2017(7)
16.吴海江.三参数区间灰数信息下产业创新能力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6(15)
17.王凯,马庆国.基于因子分析权重法的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18.杨东奇,杜军.基于因子分析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
19.孙晓华,周玲玲.企业异质性与产业创新能力—基于我国36个工业行业的实证检验[J].产业经济研究,2010(4)
20.陈旭升,岳文俊.产业组织对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J].技术经济,2013(3)
21.俞立平,李守伟,刘骏.技术来源对高技术产业创新影响的比较研究[J]. 科研管理,2016(4)
22.周喜君,郭淑芬,张变玲,郭丕斌.中国煤炭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率关系研究[J].经济问题,2017(12)
23.沙文兵,孙君. FDI知识溢出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检验[J].经济学家,2010(11)
24.孙晓华,李传杰.有效需求规模、双重需求结构与产业创新能力—来自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证据[J].科研管理,2010(1)
25.潘菁,张家榕.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2(1)
26.刘继兵,王琪,马环宇.制度环境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2)
27.肖远飞,李,侯璐萍.全球生产网络嵌入对我国西部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22)
28.赵志耘,杨朝峰.转型时期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1)
29.易瑾超,吴瑾,曹雯.创新国际化对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30.李煜华,荣爽,胡兴宾.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7(2)
31.张倩男,赵玉林.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2007,26(4)
32.陈萍,贾志永,龚小欢.基于投入产出指数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s2)
33.高达宏.基于灰色关联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6)
34.徐廷廷,徐长乐,司桂霞,刘洋.时空维度下上海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3(7)
35.吴忠涛,张丹,龚艳. 西安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11)
36.范德成,杜明月.基于TOPSIS灰色关联投影法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动态综合评价[J].运筹与管理,2017(7)
37.王洪庆,侯毅.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7(3)
38.许晓燕.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J].经济论坛,2008(3)
39.彭向.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地区差异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0)
40.董爱军.信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的模型与方法[J].统计与决策,2011(18)
41.张治河,潘晶晶,李鹏.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演化及规律探索[J].科研管理,2015(3)
42.李丹,王欣.辽宁省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7)
43.曹兴,张伟,张云.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44.王章豹,孙陈.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装备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12)
45.李美娟,陈国宏,陈国龙.基于灰色关联度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6)
46.刘春香,章丽萍.宁波市传统优势产业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4)
47.杨屹,薛惠娟.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11)
48.乔虹.产业創新能力的测度与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6(23)
49.康灿华,阮飞.基于AHP原理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1)
50.李金兰,郑淑蓉.基于PCA的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以泉州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6)
51.温晓慧,黄海洋,王晓珍,高 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6(13)
52.梁晓捷,王兵.基于专利信息的国内外钢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J]. 管理学报,2017(3)
53.张倩男,赵玉林.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北省为例[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1)
54.张政治,谢毅梅, 张文强. 我国航空航天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路径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1,31(5)
55.徐岩,徐传谌.吉林省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