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卫生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及相关问题

2018-12-07 05:36武家磊华娟冯娇桂花
文教资料 2018年29期

武家磊 华娟 冯娇 桂花

摘 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的共识。卫生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在理念、体制机制、师资队伍、课程设置、资金政策、硬件保障等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为了让创业教育更有实效,卫生高职院校应更新创业教育理念、完善创业教育体制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和硬件保障力度。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业教育 现状

一、创业教育概述

创业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两层含义:狭义的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从事商业活动的综合能力,使学生从单纯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的教育;广义的创业教育则是培养有开创性个性的人[1]。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组织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柯林·博尔在会上首次提出“创业教育”这个新概念,他认为创业教育是未来劳动者应该掌握的第三张教育通行证[2]。创业教育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展开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进入21世纪,2002年4月教育部正式启动创业教育的试点工作,鼓励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从2010年《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的颁布,到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颁布,高等学校开始掀起关于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热潮[3]。

二、卫生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经济结构亟待调整。近年来,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全国上下掀起创新创业的热潮,创业教育在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但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高校,开展效果呈现差异。卫生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创业教育理念陈旧,对创业认识不清。

创业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并不是为了培养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或创客,而是通过创业课程、讲座等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学生毕业后,即使不创业,也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建功立业。在部分卫生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理念陈旧,对于创业教育认识不清楚,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单纯的“教学生去创业”,加强创业教育对于加强学生的专业认识、巩固专业思想是不利的,并且认为卫生类专业大多不适合创业。加上卫生类专业就业形势很好,学生毕业后就业质量很高,客观上导致对创业认识不清。

(二)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不健全。

创业教育是劳动者应掌握的第三张教育通行证,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应该与培养目标相结合,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战略目标,将创业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4]。目前高职院校大都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也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创业大赛。但从整体看,在学校层面没有成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来统筹,也没有一个明确的部门来牵头,或者纯粹靠学生工作或就业部门推进创业教育工作,创业教育没有形成一个长效的体制机制,没有形成创业教育体系、模式、师资、课程、实践平台、评价机制等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三)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不足,课程单一。

创业教育对于师资要求很高,既要求他们具备系统的创业相关理论知识,又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创业经验,符合这两种要求的人本来就不多。卫生高职院校现有创业教育师资来源单一,主要集中在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专职辅导员专业背景不一,不一定具有创业教育相关知识背景,没有创业经历,少有在企业任职经历。卫生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大多是医药卫生类,对创业、经济等知之甚少,难以参与创业教育。

卫生高职院校的创业课程主要是创业基础的通识性课程,没有财务、市场营销、经营管理之类的课程,不能给予有创业需求的学生更全面、专业的指导。

(四)创业教育缺乏资金和政策支持,硬件设施保障不到位。

因为学校关于创业教育的认识不清,对创业教育的重视不够,所以在创业教育工作上投入较少,缺乏一些鼓励学生创业的政策。另外,学校没有一个固定或集中的场地提供给学生进行创业,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创业需求。对师生进行创业实践尝试无激励政策,导致教师重教科研轻创业指导、学生重学习轻创业的现象。

三、卫生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对策

(一)更新创业教育理念,统一思想认识。

当前正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创新创业成为社会的潮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经成为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举措。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制定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早已提上议事日程。卫生高职院校要提高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更新创业教育观念,把创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贯穿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全过程,从而使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二)完善创业教育体制机制,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创业教育应该与培养目标相结合,应与人才培养体系相融合,应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战略目标。基于此,卫生高职院校应该建立适应卫生类专业的创业教育体制机制。首先,健全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建立创业教育委员会或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挂帅,成员为教务处、学工处、科技处、团委等部门负责人,指导全校创业教育工作开展。其次,设置创业教育教研室,具体负责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制订、师资、竞赛等工作,推动创业教育工作开展。

创业教育机制的建立和运行,一方面要依靠校级层面顶层设计并自上而下地推动,另一方面需要教务处、学工处、科技处、团委及二级院系的贯彻落实、分工协作、协调配合。当然,这些举措的目的在于能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自上而下的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形成卫生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文化。

(三)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课程建设。

开展创业教育工作,要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培养并逐步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既需要创业基础理论扎实的师资,又需要具备创业实践或指导经历的师资,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创业教育、指导和服务。一方面,深入挖掘现有师资队伍的潜力,通过外出培训或参与创业实践,提高其创业教育和指导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引进具有创业经历和创业企业管理经验的创业型专门人才纳入师资队伍,补充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实践经验不足的短板,用真实的创业故事和案例更好地指导学生。

(四)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硬件设施保障到位。

重视创业教育工作,要落实在具体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上。卫生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调动师生参与创业教育和实践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是存在客观困难的。这就需要卫生高职院校通过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激励机制的完善,为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创业教育和实践提供动力。逐步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在全校范围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使创新创业逐渐成為学校的校园文化和优良传统。

卫生高职院校要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实施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场所和硬件设施,并在使用成本上给予优惠乃至免费,这样更容易吸引、激发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

参考文献:

[1]王静.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创业教育实践模式构建[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1.

[2]武家磊.国内外创业教育研究述评[J].文教资料,2017(13):109.

[3]何应林.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的“豆腐块”(30篇)[J/OL].科学网,2010.08.26.

[4]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ec.js.edu.cn/art/2015/12/31/art_4267_186128.html,2015.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