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城镇适宜性人居环境的构建元素

2018-12-07 05:36迟丹
文教资料 2018年29期
关键词:环境设计

迟丹

摘 要: 本文从分析当前东北城镇建设情况入手,阐述了优化人居环境在城镇规划建设中的科学必要性,并探讨了从景观设计角度、人文情感角度和生态建设角度如何构建并满足适宜性的要求,以及通过适居性提高城镇经济水平的可行性,开辟新的城镇发展路线。

关键词: 东北城镇建设 宜居性 环境设计

引言

在东北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使得适用于中国中东部的城镇化经济体系建设在这个区域难以得到很好的借鉴和实施,因此需要以新的眼光重新定位和理解东北城镇建设的途径和方法,用开放和建设性的理念以优化人居环境为突破点,打造中国避暑后花园;以四季景观、民俗人文、农耕田园为特点,鼓励疗养、择居人口迁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这种新的发展思路,更适合周边国度相对闭塞情况下的东北城镇化建设,其发展模式和可行性均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1.东北城镇化建设人居环境概况

1.1人居环境的概念

1993年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指出:“人居环境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其中人居环境包含人类系统、居住系统、支持系统、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1]。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适宜性的人居环境必然是一个优化的系统组合,自然的环境和人文历史的积累是一个地区城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居住系统、社会系统均是人类系统的支撑,而支持系统的稳定则有赖于自然系统的和谐发展。针对适宜人居环境的构建必定要遵循这一规律,而非通过强化个别系统得到短暂利益的满足,这正是本文主要强调的“适宜性”标准。

1.2东北城镇化建设现状

在以经济增长论长短的当今,数据的统计只是单纯体现了物质文明的发展。长期以来,在东北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直存在重形式轻感受、重数字轻文化、重效益轻影响等错误观念,造成产业的单一集中,建筑的模式呆板,环境的透支消耗,以致弱化地域文化的特色和城市空间利用的合理性。首先是资本的进入加快了对传统的“建设性破坏”。为了不断满足增长人口和现居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城镇建设变得无序而杂乱,不断扩张远远抛开了城镇的规划和原有的城市视觉整体性的脚步。对传统建筑和景观的彻底否定,造成了文化的断裂、资金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外来文化的强势进入,经济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冲突,文化特征与空间形态的趋同,最终导致了东北城镇面貌的千篇一律。其次是大量预留的经济特区将整体地貌分割,各区域以经济类型划分而不是遵循传统居住群落和文化群落划分。城镇建设过程中对自然地貌的“修理”影响了原始地貌的特征呈现,人们的生活记忆无可查询,造成了对故里的陌生和疏离感增强,失去了生活氛围的凝聚力。再次是单一外来资本的重复渗透造成了地域文化背景的模糊。在强大的信息攻势下,人们渐渐淡忘了东北传统节日、活动、礼节。在对传统的宣传方面,各平台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忘记了本身的义务。这些因素导致文化的没落,坚守成为难以實现的美德。正如《台劳斯宣言》所说:“城市化既是发展的结果,也常常是发展的负担。”

我们忽略了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我们无可效仿,失去了特征和失去自我是等同的悲哀。我们需要寻找的是出路,不是走别人的老路。经济的发展不只是单单只有消耗和贸易这两条途径,我们需要的是做好“自己”,呈现给别人一个“印象”,“回归人居环境建设的原点”。

2.适宜性人居环境构建方法

“一个城市最让人难忘的不仅是它的空间形态,更在于市民的生活功能与理想愿望被考虑、被采纳和被表达”[2]。我们要重视人居环境的情感表达,居住舒适不仅仅停留在居住系统和支持系统层面,还可以通过优化人居环境、净化城镇建设视觉整体性、保留传承脉络、提高地域吸引力增强城市竞争能力。在吸纳人口的同时,发挥人口红利,以高质量的生活体验促进生活消费,拉动内需,自我完善,形成良性城镇发展建设循环体系。具体研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2.1传统地貌景观构建元素

东北地区属于寒地地貌,适宜户外培植的植被种类较少,但由于气候四季分明,不同植被的生长周期不尽相同,造就了季节性丰富的植物色彩层次。目前绿地、公园大量引进的南方植被花期短,维护周期长,无法做到普遍适应性,并不是景观绿化的最优选择。因此,人居环境的适宜性包括周边自然环境的适宜性,选择当地经过自然筛选的植被作为景观设计内容,最能体现出地域的自然风光。在城镇景观设计中多考虑保留丰富多变的地形地貌特点,将山林野趣引入其中,让空间以“可滞留”、“可欣赏”、“可体验”为利用主导思想,营造具有地域风貌的景观设施,是“宜居”在环境生态美方面的体现。

以考察昆山锦溪区的路边绿化景观为例,多处依托高低地形设计的洼地形式景观,很好地体现了苏州周边野塘的情趣。低处多雨时即可存水、蓄流,制造水景,旱时又可保证低洼处水生植物的繁茂,是兼得了意境、景观、利用、风貌的优秀案例。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就提出生态城市理念,在东北城镇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一点,虽建设时间起始较晚,但指导思想明确,要充分发挥后者优势,构建北部生态城市,打造“宜居”名片,提倡生态发展路线。

2.2文化情感构建元素

在普遍的城镇建设过程中,详细多元的空间分割和独立空间的封闭性虽然能够满足生活对私密性的需求,但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交流和沟通的阻碍。作为社会性的人类群体,这种交际缺失会长期影响对居住的感性体验。因此,具有聚集功能的广场、绿荫和休闲场所就应该成为一个城市连接节点,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展现地域文化特色,设立拥有共同话题的艺术创作元素,营造文化艺术氛围,以便提高对一个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文化情感包括城镇的历史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共同体验及在文化传承、过渡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地域文化认同等,它们正是维系一个地域的文化情感路线主流,是针对适宜性人居环境建设中不能忽视的非物质文化载体。

我们在强调如何不以经济开发为建设手段的前提,就是要主抓和共建“人文精神财富”,用良好的生活体验代替无止境的生活消耗,用文化底蕴厚度代替经济增长高度,用强烈的定居意愿代替频繁的迁徙步伐。我们可以选择性地保留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空间,利用创意的理念和先进的设计手段完善修改,将记忆和时间统一在生活圈内,创造一个可供比较和回忆的城市面貌,尽量保留原始居住的时空环境。同时,也可以借助行政手段有效地干预进驻的商业品牌和业态,大力扶持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和经济实体,避免再次进入雷同的复制商业怪圈而失去原有的本土面貌。这是一个提升凝聚力的尝试,是“宜居”的一张情感牌,而蕴藏的经济潜力则是地方软实力的有力证明。

2.3农耕田园生态构建元素

较之南方地区的园林景观,东北城镇建设并无优势可言。除去原始地貌特征,农耕文明才是这一方水土的特点。因此,可以依托对农耕田园生态的构建打造宜居城镇的“宏观福利”。南有园北有田,不同的物质文化体验可以让我们展示长处,充分发挥自然系统的特点,填补生态城市建设的形式和内容。

“美丽乡村计划”可以带动一个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也是完善乡村建设的蓝图。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元素,我们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人们的生活体验对原始生产材料的依附感。目前,就已经开展的田地“认领”活动,就从多方面提升了居民的参与体验感,科学开放的农耕田园形式建设,也在生产生活质量上有了质的飞越。参与耕作的目的不再被衣食需求束缚,享受田园就是提高生活质量、亲和自然的一个途径,科学的规划和建设可以保证生态系统的自我完善、发展。

一味地强调园林的打造是一种盲目的效仿,认清自身优势,营造田园生活氛围,优化人居生活环境,创建特色生态模式是东北城镇化建设的一条新出路。

3.结语

综合以上条件,我们可以重新定位东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形式和目标,另辟蹊径,明确适宜性人居环境建设对经济的带动性,强调软实力对城镇长远发展的影响性,肯定优化居住条件的惠民性,注重对原有地区文化保护的前瞻性。打造东北新城镇,建立东北新形象,理性开发,严谨规划,保留文化,可以为激进的东北城镇经济开发建设献上一计“凉”策。

参考文献:

[1]吳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0.

[2]龙宏.山地城市—建筑—雕塑—人居环境的空间美学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3]王纪武.人居环境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

猜你喜欢
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课程中线型要素的形式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浅析生态设计在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的环境设计专业项目制教学研究
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研究
乡村传统民居环境设计改造与保护略谈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