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杠精改变的世界

2018-12-07 05:10:49袁越
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47期
关键词:杠精宜人政治家

袁越

凡是在个人社交网站比较活跃的人恐怕都有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喜欢抬杠的网民越来越多了。这类人在民间通常被称为“杠精”,心理学家则喜欢用“对抗型人格”(Antagonism)来形容他们。

心理学界有“五大人格”的说法,大意是说有五种特质可以涵盖绝大部分性格特征,即开放性(Openness)、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外向性(Extraversion)、宜人性(Agreeableness)和神经质(Neuroticism)。每一种特质都是一个谱系,在人群当中呈钟形正态分布,大部分人处于中间位置,走极端的人属于少数。

举例来说,宜人性这一特质的两极分别是“随和”与“对抗”,前者通常表现为待人接物有礼貌,公开场合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以及富有同情心等性格特征。后者则正相反,喜欢和别人作对,侵略性强,共情能力差,经常把人得罪了却不自知,杠精就属于这一类。

神经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证明,这两种性格是有生理基础的。随和型大脑的“默认网络”(Default Network)比较活跃,具有这样神经结构的人更善于在大脑中模拟别人的心理活动,共情能力强。与此同时,这样的人控制神经冲动的能力也更强一些,在社交情景当中善于控制负面情绪,显得更有礼貌。另外,随和的人体内的催产素含量相对较高,而具有对抗性格的人则是睾酮占优,这就是为什么后者男性偏多的原因。

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说随和就一定好,对抗就一定坏,因为随和的性格虽然有助于社群团结,但这样的人往往更容易被骗,其生存优势不一定就比对抗性格的人强,所以对抗性格并没有被进化所淘汰,对抗基因仍然存在于人类基因组当中。

必须指出,这两种性格和政治上的保守派与自由派不是一回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考特·考夫曼(Scott Kaufman)博士在《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网站上撰文指出,保守派非常注重礼貌(Politeness),自由派更看重同情心(Compassion),两者在“宜人性”谱系当中都位于随和那一端,双方在性格上其实是很相似的,只是政治理念不同而已。

这个谱系中的对抗那一端所对应的则是民粹主义(Populism),这一政治派别的核心诉求就是“人民对抗权力”。民粹主义者普遍相信政治精英都是腐败的魔鬼,他们要把权力从这些坏人手里夺过来,还给人民。但是“人民”这个概念却又是模糊的,谁也无法给出准确的定义,所以民粹主义既可以很左(如查韦斯),又可以很右(如特朗普)。换句话说,民粹主义不是一种具体的政治主张,而是一种特定的性格,可以简单地归结为杠精。

早已有研究显示,在西方民主政体当中,杠精型政治家更容易获得媒体的报道,也更容易在民选中获胜。杠精型选民则普遍不相信政治,更容易相信阴谋论,更倾向于投票支持分裂主义。这两类人结合在一起的力量非常强大,因为同种性格的人往往会相互吸引,杠精型选民的情绪很容易被杠精型政治家煽动起来,而情绪往往比理智更能决定选票的归属。

社交媒体的流行让越来越多的具有对抗型人格的网民有了发声的机会,他们的存在感越来越强。考夫曼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平权运动让更多的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这些人对平等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对政治家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相信自己比那些“政治精英”們更懂政治。

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一转变是件好事,民粹主义也未尝不是一种政治进步。但问题在于,如今的民粹主义者们只喜欢批评别人,自己却提不出建设性的政治主张,或者不愿意亲身参与其中做点什么。换句话说,他们的选择更多的是基于对抗性格,而不是对具体政策的不满,其结果很可能事与愿违,最终选出的只是一些和他们性格相投的杠精型政治家而已。而这些杠精型政治家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肯定会不断地煽动选民们的对立情绪,最终导致了一个被撕裂的社会。

?

猜你喜欢
杠精宜人政治家
“政治家办报”概念的百年演化与话语创新
深入探索“杠精”的内心世界
检察风云(2022年1期)2022-02-19 05:26:57
“杠精”
环球时报(2019-01-08)2019-01-08 06:17:49
都这么熟了
杠精
高中时代(2018年7期)2018-09-28 05:23:18
社区睦邻点的“宜人温度”
人大建设(2018年5期)2018-08-16 07:09:02
秋食养生 炖补宜人
美食(2016年10期)2016-08-22 03:30:02
周公作礼
挽衣留谏
此处宜人(精卒)
剑南文学(2015年5期)2015-02-28 01: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