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600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创伤骨折与常规骨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自身具有较强的创伤性特点,严重性创伤骨折患者会引发胸部严重的外伤,生理功能出现严重紊乱,增加了疼痛感。由于创伤骨折治疗的时间较长,且手术难度较大,患者会出现诸多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而影响疾病治疗效果。因此,给予患者早期修复性治疗具有必要性。损伤控制是一种分期治疗方法,治疗工作在患者生理及心理可控的范围内进行,将止血及快速恢复生命体征作为主要治疗目标,避免生理功能出现严重的紊乱,有助于提高患者存活率。本研究将创伤骨科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采用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性治疗在创伤骨科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创伤骨科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对照组男7例,女8例;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45.2±2.6)岁。观察组男8例,女7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5.5±2.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患者入院后,观察其病情变化情况,评估患者损伤情况,使用初步处理方法做好各项处理工作。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下行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外固定支架治疗及切开复位治疗,使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患者,完成止血,对患者伤口进行消毒,避免伤口出现严重的感染发炎[1],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确保身体内部环境的酸碱平衡,确保水电解质平衡,提升凝血功能,防止内部生理功能出现严重的紊乱。确保患者病情稳定后,给予切开复位治疗[2]。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乳酸持续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观察两组浆膜腔积液、呼吸窘迫、感染并发症发生率。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存活率及死亡率。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乳酸持续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相关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相关指标对比(±s)
组别 切口长度 手术时间 乳酸持续时间 凝血功能恢复时间 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 8.75±2.42 63.24±5.26 10.75±3.75 14.32±2.68 9.76±3.75对照组 12.76±3.32 122.35±5.47 22.63±4.25 33.75±3.48 13.72±2.75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表3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观察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损伤控制性治疗主要是针对存在严重创伤的患者,对维持患者的生命特征、实现止血发挥了重要作用。术前需对患者进行损伤控制,对伤口进行消炎和止血,防止伤口出现严重的感染,纠正酸碱平衡,避免体温过度下降[3]。手术阶段,实现了对患者出血的控制,防止出现严重的感染。复苏阶段,有助于调整患者的凝血功能,给予复温措施。患者病情稳定后才可开展手术治疗。损伤控制性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凝血功能,纠正酸碱失衡,促进电解质的平衡性。外固定支架自身具有可塑能力强、性能高、旋转灵活、不易脱落及支架稳固性好等特点,有助于减少对患者造成新的创伤,降低出血量,促进肢体血液的循环[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乳酸持续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浆膜腔积液、呼吸窘迫、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观察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说明在创伤骨科修复治疗中应用外固定损伤控制性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优化临床指标,提升生活质量,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生活质量显著提升,避免对患者日后的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有助于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临床治疗效果显著[6]。
综上所述,在创伤骨科修复治疗中应用外固定损伤控制性治疗方法,有助于优化患者的各项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存活率,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