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中祥 王泽明
(1响水县六套中心卫生院 江苏 盐城 224622)
(2响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苏 盐城 224600)
一般情况下,戊型肝炎主要经水源进行传播,同时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及食物传播,甚至可经血液传播。根据相关的研究资料表明,戊型肝炎传染性最强的阶段为疾病的潜伏期末期及急性期早期,该病在我国的传播呈现为散发性[1]。近年来响水县在肝炎的防治措施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发病率较低,且无暴发疫情。基于此,本文对响水县2013—2017年间戊型肝炎的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戊型肝炎提供有效的防控措施。现对研究内容进行如下报告。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位于江淮平原东部,盐城、淮安、连云港三市交汇处,东临黄海,北至灌河,南到中山河,西接灌南、涟水两县,面积1378平方公里。县域地势四面环水,县境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4℃左右,年均降水1000毫米左右。响水县共辖12个乡镇、3个园区、2个省属农(盐)场,总人口62.39万人。
经SPSS2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计算。计数资料以%形式展开,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形式展开,进行t值检验。P<0.05,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3—2017年间,响水县累积戊型肝炎共83例,其中2013年20例(24.09%),2014年24例(28.92%),2015年15例(18.07%),2016年10例(12.05%),2017年14例(16.87%)。2014年发病占比最高,随后呈现逐渐降低趋势。见表1。
表1 疫情概况[n,(%)]
83例戊型肝炎患者中,男性64例,女性19例,男女比为3.3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中,年龄在32~84岁之间,以40~69岁之间的发病人数最多,其中<40岁6例(7.23%),40~84岁77例(92.77%),随着患者年龄增加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两组组间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职业上,不详1例(1.20%),家务及待业1例(1.20%),民工1例(1.20%),干部职员2例(2.41%),离退人员5例(6.02%),农民73例(87.95%),职业分布主要为农民。
戊型肝炎全年均有发病,2~4月27例(32.53%),5~7月12例(14.46%),8~10月21例(25.30%),11月~来年1月23例(27.71%),其中以2~4月发病率最高。
戊型肝炎主要以粪-口为途径进行传播的肠道传染性疾病,该疾病的流行特征与甲肝肝炎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极其容易导致疾病的暴发流行[2]。为了能够提高戊型肝炎的防治工作,需要不断地加大卫生宣传工作,从而让人民群众掌握戊型肝炎的防治知识,掌握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本次研究中,2013—2017年间,响水县累积戊型肝炎共83例,2014年发病占比为28.92%最高,随后呈现逐渐降低趋势。男女比为3.3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在32~84岁之间,以40~84岁之间(92.77%)发病人数最多,随着患者年龄增加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两组组间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无儿童人群的发病病例,均是以青壮年及老年人群为主,与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吻合。职业分布主要为农民(87.95%),这说明需要保护好水源,并做好食品卫生工作,以改善卫生设施。戊型肝炎全年均有发病,其中以2~4月发病率(32.53%)最高,可能原因在于春节期间人口流动量大,且属于频繁聚餐的时期,因而成为饮食饮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的薄弱时期[3]。
为了提高戊型肝炎防控措施,需要进一步开展戊型肝炎防控的健康教育,重点加强粪便与水源管理工作,提高个人及环境卫生。对疫点处理工作予以规范,特别是加强戊型肝炎疫苗的推广使用,旨在降低疾病的有效措施[4]。
综上所述,不断提高戊型肝炎监测防治工作,进一步推广戊肝疫苗接种,保护易感人群,从而有效地控制戊型肝炎的发病率,避免疫情的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