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英 王浩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药剂科 四川 成都 610500)
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胃溃疡的临床发生率较高,给患者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中医学中认为,胃溃疡属于“胃脘痛”的一种,是由于胃粘膜受损和胃粘膜抵抗力下降而造成的。其中引发胃溃疡的最主要原因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胃粘膜和胃酸防御能力下降[1]。有研究表明胃溃疡相关性疾病和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消化道疾病和患者的精神状态、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临床存在因心理疾病引发的胃溃疡[2]。临床一般通过使用保护胃黏膜和抗菌消炎类以及中和胃酸类药物进行治疗,如抗生素等,效果较为理想。本研究对胃溃疡患者采用抗生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探讨,特选取80例患者进行研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下面是本研究的基本步骤∶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的例数是40。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18~79岁,均值为(40.2±10.3)岁;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7~81岁,均值为(41.3±9.5)岁,在性别、年龄等有关临床信息上,两组间情况相似,可以进行比较。
两组患者均口服阿莫西林胶囊1.0g,一天2次,同时口服呋喃唑酮片0.1g,一日2次。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雷尼替丁胶囊0.15g,一日2次。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一日2次。两组均治疗一个月。
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症状全部消失,溃疡面积缩小超过1/2;有效:症状有明显改善,溃疡面积缩小低于1/2;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或更加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之)/总例数×100%。
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和处理,分别使用均数标准差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并采用t和χ2检验,但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对照组3例患者出现腹胀,5例出现胃部灼烧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观察组中1例出现腹胀,2例出现胃部灼烧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大大增加。胃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症状包括反酸、腹痛、腹胀、嗳气等,症状严重患者还会出现消化道出血,若治疗不及时会使得疾病进一步发展,最终引发胃出血和胃穿孔。关于胃溃疡发生的原因被认为和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存在关联,但最主要的还是饮食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两种。
奥美拉唑是临床用于治疗胃部疾病的常用药,是具有脂溶性的质子泵抑制剂,能特异性地与质子泵不可逆结合,从而抑制酶活性,使壁细胞内的H+不能转运到胃腔中,阻断了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使胃酸大量减少,提高胃液PH值。与阿莫西林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提高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疗效。本药起效快,作用时间长,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该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胀气、腹痛、便秘、恶心等,但均较轻微,不需要治疗即可自动恢复[4]。本研究选用抗菌药物是阿莫西林与呋喃唑酮,具有较好抗菌消炎功效,常用于治疗胃溃疡。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观察组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胃溃疡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适合临床上推广使用具有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