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少君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红十字医院 四川 达州 635000)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导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出现障碍导致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病死坏死现象[1],进而产生临床中相应的神经功能缺失等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预后[2]。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促进患者预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了分析路径化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我院针对收治的脑梗死患者进行了观察。
针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5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后,对照组37例脑梗死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2∶15例,年龄集中在51至79岁之间,均值为(62.35±5.12)岁;实验组38例脑梗死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1∶17例,年龄集中在52至81岁之间,均值为(62.38±5.26)岁。
分组结果满足组间基础数据差异不大的要求(P>0.05),分组结果具备对比价值。
给予对照组按照常规实施护理措施。给予实验组标准路径化护理,针对患者整个住院期间不同阶段、不同需求制订并实施路径化护理措施,主要结合患者实际病情、脑梗死程度、自理能力等制订针对性及动态变化的路径化护理计划实施表,组建实验护理小组,护士长为小组组长,责任护士为小组成员,责任护士按照路径化护理计划表实施护理措施,护士长每日督查护理措施的落实执行情况,在护理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优化及改进护理措施,制定有效激励机制,调动责任护士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做好记录,了解患者对落实的护理措施反馈情况,根据患者病情及其反馈对路径化护理表进行改善,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疾病发展期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入院当天:为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及病区环境、经治医生、责任护士、医院规章制度等基本情况,签署入院告知书,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做好入院护理评估,实施呼吸道的强化护理,协助患者进行各项辅助检查,叮嘱患者卧床休息(最好采用平卧位,增加脑部血液供应),为患者提供针对性饮食指导及安全宣教,为患者实施防跌倒、防坠床等护理安全措施。入院2~3天: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根据心理状态评估结果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指导,关心、支持、鼓励及陪伴患者,建立诚信的护患关系,缓解其不良情绪;给予患者各种管道护理、压疮预防护理、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等,减少并发症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入院第4~6天:在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肢体痉挛、口腔感染、肺部感染、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措施,遵医嘱实施药物护理及早期的康复护理训练,保障患者的预后效果。入院后第二周至第三周:指导患者家属在病床上帮助患者开展被动肢体运动,提高患者主动运动能力;入院后第三周患者病情基本好转及进入稳定期,由康复训练师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等方面的康复训练,出院前给予针对性的出院指导,为患者发放出院后的肢体功能训练、生活功能训练计划,定期给予电话随访询问患者情况。
对比两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最高分45分,最低分0分。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2)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4]:分别采用Fugl-Meyer量表及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评分,分数越高患者运动能力及生活能力越强。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处理,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62%(8/37),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2/38),两组相比:χ2值=4.34;P值=0.04;两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的数据见表所示。
表 两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
脑梗死患者极易出现肢体功能、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缺失及障碍现象,因此针对脑梗死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尤为重要。
针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标准路径化护理措施主要是指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的不同阶段给予动态变化的、循序渐进的护理计划[5],给予患者安全方面、并发症方面、心理方面、饮食方面、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肢体能力等方面的训练护理等措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康复进程,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6]。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路径化护理的实验组脑梗死患者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脑梗死患者,说明路径化护理对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的各项功能具有积极意义。路径化护理措施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建议临床推广实施。当然,在推广实施路径化护理措施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思维,进一步优化,使路径化护理措施能够在各种疾病的护理中体现出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