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彦秋,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速以及我国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对于市政给水排水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市政给水排水工程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它与城市建设、工业发展以及环保、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内容涉及到水资源运输、水资源净化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市政给水排水工程建设主要针对的是节水,主要是因为水危机是目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市政给水排水工程在节水方面做的很不到位节水意识差。节水水平低加上在实际的市政给水排水工程建设中技术设备跟不上导致市政给水排水工程建设节水目的很难达到。另外市政给水排水工程建设企业为了进一步节约资金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往往在给水排水工程中偷工减料导致实际的给水排水工程施工问题百出,节水目的很难达到。
推行节水系统推行节水系统主要是是指在居民生活用水中鼓励居民使用更加节水的系统,包括给水排水管道、卫生器具等方面。居民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汇集起来都可能造成大的水资源浪费,便如水龙头的滴漏现象,普通水龙头使用时间较长后可能就会出现滴漏问题,并且也易于损坏。因而可以推行高质量的节水型水龙头,在推广方面可以出台一些相关的优惠措施。在给水排水本身系统方面,也应当积极引进一些先进的节水系统、节水设备,如智能水压控制设备等,在技术方面控制水资源的浪费问题。在给水输送方面,可以在管道中加设减压阀,根据不同区域的用水需求制定更加具有弹性化的供水方案,防止出现水压过剩现象。事实证明,在给水管道中装设减压设施,能够在节水方面取到较好的效果,并且实施起来较为方便、简单。通过在多方面推行节水系统,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相关技术技术的选择应当针对具体情况加以选择和改变,制定出更加合理的给水系统应用方案。
充分进行废水回收利用充分进行废水的回收利用也是市政给水排水系统中节水的重要途径,从国外的中水回收利用应用情况来看,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相关中水处理技术也较为成熟。中水也就是指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后回收利用的水,中水虽然并不能直接利用,但是依然可以作为工业用水中的冷却、农田灌溉以及生活中的冲厕等。近年来,在城市公园中的人造景观中也大量使用了中水。可见,对于污水处理后形成的中水有着广泛的用途,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上水,这也节约了部分淡水资源。因而在市政给水排水系统中,应当充分进行废水的回收利用,目前我国市政给水排水系统中大多数都对废水进行处理后再利用,但是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情况来看,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部分城市所产生的污水量较大,污水处理厂的处理速度有待提高。同时,应当在利用中水的规程中加强基础性设施的建设,拓宽中水的使用途径,提高污水处理能力,以在更大程度上使得中水替代上水。建立起较好的水资源循环系统,这对于保护水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控制渗漏在市政给水排水系统中,由于渗漏造成的水资源浪费问题是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如管道材料问题、阀门质量问题、施工问题、设计问题、维修养护问题等等都可能造成渗漏现象。因而应当严格控制渗漏问题,在管道设计方面进行优化,防止出现由于设计缺陷造成的渗漏问题。严格控制管道材料和阀门等构件的质量,在施工中采取更加先进的工艺,提高施工水平,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渗漏问题的焊接等应当提高重视。在管道材料选择方面,可以针对具体需求选择更加适宜的管道,如PEX管道、CPVC管道、PB管道等等,目前管道材料众多,在选择管道材料中应当严格控制渗漏。其次,应当加强对管道的维护保养,定期进行管道检测,特别是对于易出现渗漏问题的区域,应当加强检查。制定完善的管道渗漏应对措施,一旦发现出现管道渗漏问题,应当第一时间进行维修,防止出现大量的水资源浪费现象。
为了更好的做好节水工作,积极依靠在市政给水排水系统中进行技术优化和设备优化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在管理和宣传方面进行加强,例如制定更加完善的水资源使用制度,加强节水知识的宣传等等。这对于提高居民节水意识有着重要作用。提高居民节水意识,是保证市政给水排水系统中节水效果的重要途径,应当指出,居民的节水意识强弱往往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节水措施效果。在生活中,居民普通的节水习惯长此以往都会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并且还能影响他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对供水和排水系统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给水排水工程是一门应用很广泛的学科,它是以城市水的输送、净化及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有关的理论与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与城市、城镇建设事业、工业生产、环保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强调使用功能完善等要求,还应当从节水节能的角度出发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我国在给排水工程节水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给水排水工程节水过程中,很多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给水排水工程的顺利开展。相关市政工作人员应该深入研究给水排水工程节水现状,创新给水排水工程节水策略,为我国在给水排水工程节水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