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林芳,南京大学
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我国一直坚定的走在习近平主席领导的道路上,2012年之后,文化产业对于国民经济增量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6%,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同时也带动了诸多其它产业的发展。然而,就目前而言,国内外对于文化企业的并购评估的相关研究文献还是很少,或者关于这个研究的切入角度没有切中要点,都是在进行其它问题的研究当中略微涉及到而已。本文同投资分析的基础理论出发,将研究的侧重点放在了文化企业的价值来源等方面。
首先,文化企业的本质还是一个企业。大部分企业的企业目标都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是企业利润最大化为,文化企业也不例外。文化企业的企业目的在于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文化企业主要是一种投入加产出的模式。投入的主要是一些创意、知识信息、知识产权等一些无形资产要素,然后将这些要素创造出相应的产品,以满足人们基本的精神上的需求。国家统计局对于文化产业的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
文化产业有很多的分类,例如动漫游戏、影视传媒等等。这些行业在近几年发展迅猛,形成了以某个热门的动漫或者小说为中心,形成的一系列的相匹配的电影、游戏、周边等等产业链,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文化产业都拥有一定的特点和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对文化产业进行价值评估的时候,往往需要多考虑一些其它因素,尤其是文化产业本身的企业特征。文化产业非常看重一点,那就是创意。因为对于文化产业来说,如果想在市场的竞争下能够存活下去,就一定要能够不停的产生创意,然而创意又很难被价值所衡量。另外,文化产业还有一点很特别的地方,那就是收益的不确性。因为文化产业是一种用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产物,但是人们的精神需求并不是一件必需品!
有学者将文化企业的盈利模式分成了五种:产品盈利模式、资源盈利模式、产业链盈利模式、项目制盈利模式、价值网盈利模式。这五种盈利模式都分别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能够将文化企业的特点最大的发挥出来。在文化企业的盈利模式当中,我们往往把一些具有能够不断的提出具有创意性内容能力的人才看作是利润源,因为源于他们源源不断的创意性内容,文化企业才能够不停的有新的产出,以占领市场。而文化企业的利润点则在于,创意性的内容转化成的产品,能够满足顾客的某种精神需求,能够给客户带来价值。
在财务管理的领域里面,我们往往把投资价值默认为股票的投资价值,通过股票的价值变动,以获得相应的投资收益。从财务管理的视角出发,我们更多的会把目光放在企业的相关财务信息报表上,通过一些计算出来的财务指标,去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与运营能力等等,最终从投资者的立场,去衡量文化企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然而,从资产评估的角度出发的话,主要是对于文化企业的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进行一个衡量,这也是目前国内外比较认可,能够通用的一个评估方式。市场价值指的是资产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时,双方在自愿的情况下,都能够接受并且愿意以此价值进行交易的价值。而非市场价值则指的是一切不符合市场价值定义的剩余价值,都会被归类于非市场价值,例如在用价值、投资价值等等。
投资价值与市场价值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最主要在于他们的衡量价值的出发角度是不一样的。市场价值更多的是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将资产放在市场中进行衡量,匹配出其相对应的价值。而投资价值的则是从投资人自己的角度出发,它的重点在于投资人通过投资该项资产能够获得收益和回报是多少!因此,对于文化企业的并购方来说,选择哪种价值进行衡量此次并购的收益还是要取决于并购方对于此次并购行为的态度,是将这次并购行为看成是以此战略性并购还是财务性并购,如果是战略性并购,则用投资价值会更合适;如果是财务性并购,则是市场价值会较为合适。另外,文化企业的并购投资价值是建立在以文化企业的价值来源为基础上,同时与其它相关的投资因素相结合,然后再评估此次投资能够带来的价值有多少。
总而言之,对于评估师来说,文化产业的资产评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评估方法的选择上,往往需要权衡多方才能选择出最合适的评估方法。与市场价值评估相比,投资价值评估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更多,但究竟选择哪一种方式进行价值评估,还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只有选择真正合适的投资评估方式,企业才能对于文化类企业的并购评估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评估,对于此次并购的收益有一个准确的认知,为自身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