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伊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尤其是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密云区职业学校被评为“国家改革示范校项目建设校”,培养了汽修、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等方面大量专业技术人员,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电信发展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49家企业输送了人才,职业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面发展实现了新的突破,它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奠定了良好基础。
截至目前,密云区有职业教育学校1所,创建于1983年,现隶属于区教委,为教委主管的二级预算单位。是一所全日制综合性职业技术学校,是集职业技能开发、培训、鉴定和推荐就业于一体的多专业、多层次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现有三个校区,主校区、东校区、西校区。学校现设有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等11个专业,专门设立钳工、焊工、汽修等大型实习车间,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8%以上。
近年来,区财政积极投入资金,支持职业学校东西校区建设,改善了实训基地的教育教学环境,使硬件建设达到全市一流标准,使密云职业学校成为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校。
一是改善了三个校区的校园实训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教育教学环境。进行了西校区蔬菜大棚及集雨池建设工程、东校区汽修车间信息化项目及餐厅修缮改造、数控维修车间、电焊车间信息化改造,以及主校区呼叫楼、图书楼等改造项目,较好的满足了汽修、烹饪、数控等实训基地的教育教学需求,为使学生学习与实习有效结合,提升学生学习水平,创造了良好的实训环境。
二是改善计算机房设备、烹饪实训设备、汽修车间设备等实训设备的配置与更新,提升职业学校实训基地的教育教学设备的配备水平。为增强办学活力,打造培育符合区情、对接市场的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形成办学特色,优化校企合作模式,提升工学结合水平、提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职业技术能力,更快进入实习工作岗位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备。
三是积极筹措资金保障各项职业教育减免补助资助政策的落实。保障了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政府奖学金、免学费等减免政策的及时落实,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把资助政策用好用足,使低保、低收入、优抚对象及子女、孤儿、残疾学生及农村学生享受公共财政的普惠政策,保障不让一个中职生因贫困而失学,促进了教育公平,减轻了农民负担。
近年来,随着我区投入职业教育资金的不断加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财政投入职业教育资金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是职业学校安排的项目预算不严谨、刚性不强,缺乏前瞻性,项目经费效益有待提高。
随着财政投入职业教育经费逐年增多,专项资金项目也越来越多,职业学校在安排项目预算时,往往注重眼前利益,无长远规划,注重项目数量,对项目安排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审核把关重视不够,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是职业教育经费支出进度有待提高。
由于受项目立项手续、施工时间限制等因素的影响,造成项目资金支出进度缓慢,资金结余结转数额大。
三是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有待加强。
专业设置单一、缺乏重点化和特色化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衔接不够,专业设置缺乏深入的社会调查、企业调查和市场调查。教师培训力度有待加强,缺少特能性教师和特色专业带头人。
项目安排要有前瞻性,具有长远规划,避免重复建设,统筹用好财政资金,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完善工程招投标和项目预决算评审制度,严格支出管理,同时,加大市级专项资金支付力度,对体育馆建设、生态餐厅建设等项目工程资金,按工程进度及时拨付,严格项目管理,能走政府采购手续的一律实行政府采购。二是对项目实施过程和完成项目实施绩效跟踪和绩效考评,逐步增加跟踪项目数量,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评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摸清项目结余结转资金底数,对于体育馆建设、生态餐厅建设等项目工程资金,按工程进度及时拨付资金,减少应付未付资金结转结余;二是加快推进职业学校数控等设备资金的政府采购进度、生态餐厅等项目的评审进度,提高资金支付进度;三是摸清存量结余资金底数,分析支出较慢原因,详细了解资金性质、工程进度,需要协调其他部门的及时沟通协调,找出加大支出突破口。
在摸清结余结转资金底数,加快支出进度的同时,对于其他原因造成的资金结转结余,视情况上缴区教委,统筹用于安排区教委其他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减少区财政支出压力。
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应分析当地经济结构的特点,了解劳动市场的主要需求。要根据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增设新专业,拓宽、改造老专业,形成职业学校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创新教学模式,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的协议,加强实践教学。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培养技能型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学习和进修,大力提高师资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