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内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趋势

2018-12-07 22:23:59王曙光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电商

文/王曙光,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

1 引言

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围绕核心企业,在对整条供应链进行信用评估及商业交易监管的基础上,面向供应链核心企业和其上下游相关企业提供的综合金融服务。

1.1 供应链金融产生的背景

一个商品从原材料采购,到制成中间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构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条。其中,竞争力较强、规模较大的核心企业因其强势地位,往往在交货、价格、账期、预付款等贸易条件方面对上下游配套企业要求苛刻。这些处于弱势地位的企业,因参与供应链而产生大额资金缺口,却常常因为企业规模小、抵押物不足、生产经营不稳定以及抵御经济波动能力差等诸多因素,难以获得金融机构融资支持,进而导致整个供应链出现资金流通不畅,直接影响供应链的流通效率。供应链金融就是通过将核心企业的资信能力传递至其上下游企业,通过为其增信有效解决供应链弱势企业融资难题,将供应链资金流盘活。

1.2 供应链金融主要形式

供应链企业流动资金占用主要有应收账款、库存、预付账款三种。按照增信措施的不同,供应链金融可分为应收类融资、预付类融资和存货类融资三大类。

1.3 供应链金融的作用意义

为解决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应收账款的拖欠问题,加速资金周转而生的供应链金融,其目的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流动性不足两大突出难题。

在“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下,处在供应链上的企业一旦获得银行的支持,即将流动性注入了供应链,加速了整条供应链的物流和资金流的高速运转,提升了整体价值。银行借助核心企业的优质信誉,为它的上下游提供金融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坏账风险。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结合将更好的支持和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货物、服务往来,降低摩擦成本。

2 当前供应链金融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浅析

2.1 供应链金融特点

供应链金融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找出信用优质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弱势企业提供增信支持。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金融机构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供应链金融与传统信贷业务最大的区别在于,利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信或增信支持,来缓解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信息的不对称,解决中小型企业的抵押、担保资源匮乏问题。

2.2 供应链金融参与各方的核心诉求

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主要有金融机构、上下游中小企业、支持型企业以及在供应链中占优势地位的核心企业。

(1)核心企业的核心诉求,在于通过应付账款账期优化,增强现金流管理水平,降低营运资金占用和财务费用。而通过核心企业为对供方的应付账款做确权或承兑,可为供方融资增信,提高供方合作粘性。

(2)上下游中小企业的核心诉求,在于借助核心企业增信降低融资成本,加速现金流周转,并降低现金流的不确定性风险,进而降低因不确定性导致的额外的资金成本。上游供方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包括坏账风险,以及买方付款日期不确定性、资方放款时效和放款额度的不确定性等。这些不确定性风险,加重了企业资金备付、周转资金借款等隐性资金成本。

(3)金融机构的核心诉求,在于拓展金融业务,并借助供应链金融的多种增信措施,保障信贷资产安全,取得稳定的金融业务收益。

(4)支持型企业,是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协调者。对供应链金融的支持型企业而言,供应链金融开辟了新的增值业务,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2.3 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痛点

供应链金融风控的核心在于对质权、应收账款债权或提货权的确权和对资金流、信息流及货物流的监控。

对于金融机构来讲,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显著特点是小额、高频、期限短、业务主体跨地域、应收账款确权及权利转让流程复杂。金融机构靠传统的线下人工操作的模式办理供应链金融业务,势必面临流程长、效率低,操作风险高,业务和人工成本高等弊端,这严重阻碍了供应链金融的规模化发展。

对于资金需求方来讲,效率低下和规模化难题,以及传统金融机构的冗长审批流程和差强人意的审批时效,加剧了融资方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给融资方造成大量的隐性成本,使得供应链金融在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方面的效果大打折扣。

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供应链金融在解决广大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作用的有效发挥。

2.4 在线供应链金融的优势

在线供应链金融有三种优势:第一是网络化,第二是精准化,第三是数据化。在线供应链金融将在供应链各个环节、各个流程上的信息和交易全部线上化和数据化,进而利用大数据分析和监控,准确的评估和监控风险,大幅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风控成本,改善了放款时效。

2.5 供应链金融发展历程

供应链金融本质上不仅是金融业务,而是为产业供应链服务的手段,其宗旨是通过产业供应链运营,带动资金流反过来又运用金融手段优化产业。供应链金融的运作的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从起初由银行业推动,到由供应链核心企业主导,再演变为当前的平台化趋势。正是对供应链金融本质的探索,促使供应链金融主角不断更迭。

(1)由银行业为主导的供应链金融1.0时代

在金融机构的主导下,通过绑定核心企业授信,凭借其信用去开发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融资业务,其中最典型的是基于核心企业授信的反向保理业务。这一模式下,银行借贷风险得以控制,但其弊端是银行并不了解产业特点,更无法全程把握供应链运营的具体状况,业务风控完全依赖于核心企业的配合协作。实际操作中,往往核心企业没有动力配合,或者成为核心企业拉长付款账期的工具。这与供应链金融的初衷相背离,也难以避免的导致业务结构出现失衡。

(2)由核心企业主导推动的2.0时代

由产业链核心企业搭建平台整合自己的上下游企业,为供应链上下游提供融资服务。这一模式下,核心企业有优化供应链的动力,同时清晰知晓产品、业务和物流状态,因此成为风险控制的核心。

但是,单纯由核心企业推动的供应链金融有明显的局限性。和一般借贷不同,供应链金融风控特点要求业务闭合,收入自偿,管理垂直和交易信息化等,这样才能让金融安全介入产业链。这对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和金融整合能力有很高要求,成本投入也非常大。

另外,由于单一企业只能惠及其相关上下游企业,该模式下形成了围绕核心企业的相互独立的供应链金融孤岛,一方面,不同核心企业的产业链企业间信用无法传递和流通;另一方面,因产业链弱势企业融资所依赖的增信措施依存于对应的核心企业,其融资渠道也同样受制于该核心企业合作的资方。而当同一弱势企业面对不同的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平台时,势必面临融资渠道的割裂和分散化,这同样与供应链金融的初衷相背离。

(3)垂直平台或类平台化的整合模式下的供应链金融3.0时代

不同于传统供应链,供应链金融3.0时代一改以往仅强调单个企业点对点之间的协同性管理与合作,转而将供应链结构扩展到了产业集群,尤其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虚拟产业集群。这种合作结构既包括了上下游不同环节的垂直合作,也包括了同类节点之间的横向协作,以及跨地区、跨行业的交叉协同。因此,供应链结构趋向于松耦合但是又高度组织化的网状结构。

2.6 供应链金融3.0时代的典型模式

互联网平台化是供应链金融3.0时代的显著特征。当前的典型模式有两种:

(1)央企背景的中企云链基于央企信用推出的云信模式

云信着眼于解决供应链金融面临的应收账款确权和转让流转难题。云信实质就是经核心企业签发的应收应付电子凭证,结合了银票的高可靠性(基于优质核心企业信誉和金融机构保贴),商票的低成本签发,现金的随意拆分的优点,同时又具有易追踪的特点,解决了电子商业票据金额错配问题,从而将优质企业信用量化、碎片化、流通化。让供应链条各弱势参与方,均能借助核心企业的优质信用,降低自身融资成本。

(2)基于电商平台衍生出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平台模式

该模式典型平台如综合电商平台的阿里供应链金融、京东快银,以及垂直行业电商供应链金融平台如钢铁行业里的找钢网和欧冶云商等。此类平台均依托其电商平台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整合,逐步涉足供应链金融,形成‘电商+金融’模式。其优势在于拥有平台生态圈,基于该圈内信息的对称和增信,特别是基于大数据融资具有一定优势。

a.钢铁行业这一供应链环节冗长、参与方众多、资金需求旺盛的典型行业,为供应链金融创新提供了巨大的发挥空间。欧冶云商和找钢网等钢铁行业垂直电商平台,将钢材买卖方、物流商、承运商、轧钢厂、加工厂和建材使用方等产业链各类利益主体纳入到平台上,使其供应链金融覆盖了供应链的全交易环节和完整生态,并通过将钢贸交易链条相关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整合,为供应链金融风控提供了强力支撑。

b.阿里供应链金融是由菜鸟网络和网商银行联合建立的数据和技术驱动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协同平台,进一步通过数据化,打通了企业线上线下各环节,将商流、物流、资金流、数据流、信用流“五流合一”,让原本面向大宗商品、数码家电为主的供应链金融,实现了对快消品、生鲜品品类的全面支持。

显然,当前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已经朝着服务化、协同生态化的方向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但深入金融平台的微观层面,平台方对于供应链金融的生态系统构建能力如何,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平台的活力和生命力。

2.7 供应链金融当前主流模式的发展瓶颈

(1)云链金融的云信模式下,云信的融资能力和流通度,取决于签发云信的核心企业的信用度以及金融机构为云信授信的情况。但因其平台的封闭性,如何将更多的核心企业和金融机构引入平台,成为其最大的发展瓶颈。云信模式需要基于复杂的非标准化的法律协议,也成为其引入合作机构的障碍。另外,云信模式下,金融机构对核心企业的授信仍未摆脱传统的授信模式,授信效率并无实质提升。

笔者认为,云信与电子商业汇票应用场景接近,特点类似,是互为竞争的。但相对于电子商业汇票,云信平台因其封闭性和非官方背景,受众范围方面的先天不足严重限制其平台发展空间。但作为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云信方案将核心企业信用转换为可融资、可拆分、可流转、易追溯的标准电子化凭证,有其可取之处。

(2)主流电商平台和垂直行业电商的电商+物流+金融的平台生态圈模式,因实现了商流、物流、资金流、数据流、信用流的“五流合一”,在授信效率和风控技术上有了实质的提升,在生态内无疑是更为理想的解决方案。但其适用的行业和场景范围有限,且受限于平台方对生态系统的构建能力,难以成为标准化的通用解决方案。

2.8 关于电子商业汇票未来应用趋势的思考

在供应链金融的通用解决方案方面,围绕电子商业汇票,国家现已建立起健全的法规和成熟的生态体系,在电子合约、支付安全、贸易背景审查等方面也具备更为成熟的体系,在信息保密和交易对手方的知情权之间的平衡也拿捏的恰到好处。电票已成为广为认可的的供应链通用支付凭证,假如能够借鉴云信的可拆分等优点,并基于电票的法规体系,将目前流行的区块链和智能合约技术融入其应用,相信未来电票的应用场景和融资体验会大幅提升。

未来供应链金融更为可能的情况是改良后的电票与电商生态圈模式共存且互补的局面,电票作为通用的标准化解决方案,电商生态圈模式作为特定场景或特定垂直行业的深度专项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供应链融资电商
融资统计(5月24日~5月30日)
融资统计(5月17日~5月23日)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英语文摘(2020年9期)2020-11-26 08:10:14
融资
房地产导刊(2020年8期)2020-09-11 07:47:40
融资
房地产导刊(2020年6期)2020-07-25 01:31:00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