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晓东,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变化,煤炭企业的发展也逐步的进入了低谷期,煤炭价格和市场需求也是持续低迷。目前,我国的煤炭市场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不但供需关系不匹配,其结构也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在供给侧背景下,煤炭企业的改革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融资就成为了其改革过程中的关键活动。由于煤炭企业的行业特殊性,使其存在着一定的融资风险。所以就要对煤炭企业的融资风险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此来促进其融资活动的顺利进行。
供给侧改革是一套完整的经济学理论,其主要的目标就是对经济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使其能够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从而实现经济的整体发展。通过供给侧改革,不但可以提高供给产品的质量,还可以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使有效供给能够不断的扩大,从而满足消费者对市场的需求,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目前,我国的煤炭市场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不但供需关系不匹配,其结构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煤炭企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退出低效产能,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促进煤炭企业的转型升级,使煤炭产业能够朝着高效和环保的方向发展。首先,通过供给侧改革,可以有效的解决煤炭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供给侧改革能够使低效的煤炭产品逐步的推出市场,使煤炭产品的有效供给不断的扩大。第二,通过供给侧改革,能够推进煤炭产业的结构调整。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政府鼓励大型的煤炭企并购小型的煤炭企业,这样做,不但能够促进我国煤炭资源的整合,还可以提升我国煤炭产品的质量,降低煤炭生产的成本。另外,通过供给侧改革,还可以推动煤炭企业的开采方式朝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第三,通过供给侧改革,还可以推动煤炭企业的技术创新。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政府鼓励煤炭企业不断的进行生产技术的创新,以科技创新的方式来促进自身的转型升级。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煤炭企业的各项改革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提供支持,因此,融资就成为了煤炭企业的一项关键活动。通过融资,煤炭企业不但可以实现自身经营的发展,也可以促进供给侧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由于煤炭企业的行业特殊性,使其存在着一定的融资风险。
在当前的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不但需要对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做出有效的调整,对煤炭企业的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以及绿色生产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相关的政策在规范我国煤炭市场的同时,也对煤炭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构成了一定的约束。在当前的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煤炭企业需要在开采和洗选的环节中投入更多的资金成本。这样的话,一方面给煤炭企业的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对煤炭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进而增大了煤炭企业的融资风险。
所谓的金融风险主要是指利率与汇率的风险。目前,我国大部分煤炭企业的融资方式都是采用的债权融资,对银行信贷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银行贷款利率的上涨是引起煤炭企业金融风险的主要原因。在现实中,银行贷款利率的上涨,不但会增加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融资成本,还会影响煤炭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目前,我国的煤炭市场处于持续低迷的状态,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在不断的下降,银行贷款利率的上升很可能导致煤炭企业难以偿还银行的债务,进而导致其信用的下降,使其融资活动的开展变得更加的困难。
在现实中,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于市场的竞争、市场的需求以及产品的价格。就市场的竞争来说,煤炭行业的产能过剩会加剧市场的竞争,进而增大煤炭企业的融资风险;就市场的需求来说,近年来,我国一直很关注绿色能源的发展,对煤炭的消耗产量实施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我国市场对煤炭的需求一直在持续的下降,增大了其融资的风险。就市场的价格而言,由于煤炭市场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所以导致了煤炭价格的持续下降,进而降低了企业的利润,增大了其融资的风险。
首先,要不断的完善煤炭企业融资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来对煤炭企业的融资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价。第二,对煤炭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进行合理的调整。与时俱进的创新生产技术,提升煤炭产品的品质,为市场提供环保高效的煤炭产品,以此来提升自身在市场的竞争力度,从而间接的减低企业的融资风险。第三,加强煤炭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一方面要重视资金预算工作,定期的考核预算资金;另一方面要确保资产负债比率始终处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以此来降低企业的融资风险。第四,不断的创新融资的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不断的拓宽融资的渠道,以此来有效的分散融资的风险。
综上所述,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如果想要促进煤炭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就要对煤炭企业的融资风险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此来制定出有效的防范策略,促进其融资活动的顺利进行,为煤炭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