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逐渐增长,根据国家标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和相关的安全技术规范《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的有关规定:“当相邻的两层门地坎之间的距离超过11m时,中间应该设置井道安全门。”主要目的在于当有人员被困于电梯时,救援人员可以通过安全门进入井道进行营救。但是,在日常的电梯检验实际当中,常常发现很多井道安全门存在多种缺陷,不仅会对电梯造成威胁,更对使用者造成一定的生命威胁。
不同建筑物都受制于一定的设计问题,很多建筑物结构在设计上导致很多井道安全门的外侧是悬空的,使得无法设置相应的安全通道,因此就算是设置了井道安全门,救援人员也无法借助井道进入安全门,而被困人员更不可能安全从井道撤离。
有的建筑物在设置井道安全门时,由于设计问题直接将安全门通向休息室或者是商场等,而这时候的使用者往往处于财产安全的考虑直接将井道安全门锁死,或者是再设置一道门将其隔离。如此一来,这样的井道安全门往往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救援作用。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规定:“井道安全门应该与层门有一道相同的机械强度,且应该符合相关建筑物的防火要求。”其中层门的机械强度在《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有具体要求:
1.3.1 将300N的静力垂直作用于门扇或者是门框的任何一个位置上,且均匀分布在5cm2圆形或者是方形面积上,应该保证永久变形不大于1mm、弹性变形不大于15mm,试验结束后,方能保证安全门的功能不受任何影响。
1.3.2 将1000N的静力垂直作用于门扇或者是门框的任何一个位置上,且均匀分布在100cm2圆形或者是方形面积上,应没有明显的永久变形和影响功能。”
而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绝大多数的井道安全门均是采用的木质材料,由于长期受潮湿环境的影响,木质结构的强度远远达不到出厂时的水平,更无法满足《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的机械强度,有的门扇甚至会造成腐烂变形,无法保证安全门的正常开启和运行。
有些井道安全门的外侧只需要用门把手直接打开,无需用钥匙,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一些不熟悉运用环境的人员从外部意外打开安全门,跌落井道。另一种情况就是在井道安全门的内侧安装了插销,使得救援人员遇到内侧插上插销的情况将无法正常将门开启。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有规定,需要井道安全门设置电气安全装置,以此来验证门的关闭状态,保证安全门正常关闭后,方可正常启动运行。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发现井道安全门在电梯使用过程中往往很少开启使用,一般只有在电梯维修、保养、救援等情况时才会用到。由于电气快关长时间未用,再加上井道内的潮湿环境,就有可能出现电气快关失灵的现象,导致安全门没有关闭时,电梯就开始运行了。此时如果有人员从门外无意接触井道,就极有可能发生坠落、剪切的事故。此外,根据安全门的特点,要求电气安全装置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应该选用分体式的常闭触点,并将静触点设置在相应的门框上,而动触点设置在门扇上,这样即使触点发生粘连,在开启安全门时门扇上的动触点也会强制断开安全回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电梯井道安全门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缺陷,主要是因为设计人员严重缺乏对电梯制造、安装以及使用单位对设置电梯井道安全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明确井道安全门设置的具体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正:
电梯设计单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积极审核建筑物的土建结构图纸,在设计时严格按照要求,如果在实际操作当中发现两个相邻的层门地坎间的距离超过11m,就应该在相应的位置上设置井道安全门,充分的保证相邻的两个地坎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1m。如遇到有的建筑物结构无法修建井道安全门,应该及时与业主部门沟通协商。
电梯安装部门在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各项要求进行安装,包括开门方向、门锁样式、电气联锁、门的尺寸、强度以及防火等要求,应该严格的按照井道安全门和轿厢之间的间距来进行设置。
电梯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应该安排相关的工作人员定期检查井道安全门的开闭状况是否良好;通往安全门的通常是否通畅;安全门的钥匙是否能够及时取得或者是由哪些人专门保管;安全门外侧是否有相关的提示语,例如“此门不得随意开启”这样的提示语,以此防止不属一的工作人员无意开启安全门。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进行电梯日常维修的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的安全技术规范进行检修,不仅要认真检查井道安全门的各项指标状况,包括门锁情况、电气联锁、门的强度等是否符合要求等,还需要在维修记录上做好安全记录,以防不必要的意外出现。
综上所述,电梯的井道安全门对电梯的安全运行和救援的及时性有着重要意义,一旦井道安全门出现缺陷,极有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2014年 1月 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电梯使用和监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研究电梯井道安全门常见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提高大家对井道安全门设置和维修的重视程度,加强对井道安全门各项指标的检查力度,有助于预防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
[1]朱志强.电梯检验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分析[J].福建质量管理,2016(1):93-93.
[2]陈志鹏,任玉华.电梯定期检验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对策[J].南方农机,2017,48(12):177-177.
[3]召军张.电梯井道安全门的常见问题及讨论[J].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