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辉,郑州联勤保障中心北京直属供应保障大队
小、远、散单位一般无专职财务编制岗位,人员编配基本上都是属兼职,新财务人员出身,一般都是通过上一任老财务人员“传帮带”,及少有通过财务专业院校“科班”出身的,大多都是半路“出家”的。有些虽然编有专职财务人员,但会计、出纳根本分不开,更谈不上相互制约;有些单位的财务人员更换频繁,工作上连续性很差,有的单位业务关系不顺,管理层次衔接跨度大,造成业务指导脱节。
小、远、散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内部控制制度缺失的问题。有的单位根本就没有内控制度,有的订立了内控制度,但形同虚设,经费开支少数人说了算,易出现“一支笔”、“一言堂”的现象;有的单位会计、出纳合二为一,审批、报销一人办理。这种现象为不法分子弄虚作假、贪占挪用公款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也是近年来基层单位出现小贪小占、贪污犯罪时有发生的重要原因。
小、远、散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有的不按规定设置账本和科目,搞真两套账,记账科目混乱,凭证装订不规范,填制草率,要素不全,有的不按规定科目记账;报销发票随意涂改,账本改痕斑斑;有的用白条和自制凭证作为报销依据;会计核算不能日清月结,超限额存放现金等现象。
小、远、散单位的经费开支比较随意,有些单位的财务变成机关的“小金库”。有的单位无预算开支,超预算开支,超限额使用现金现象比较严重。
小、远、散单位的财务,大多没有机构编制和财务人员编制,如:食堂和服务社也仅编制管理员和炊事员。缺少专职财务人员编制,这在客观上就造成了一些小、远、散单位对财务人员随意配备、随意更换。
首先是领导干部在认识上有误区,有些领导干部认可为,小、远、散单位财务,经费进出量不大,出不了大问题,不愿下功夫去抓组织机构建设和规章制度建设,更不愿意去管理。认为按时发发工资就可以了,没有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财务管理上,而是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向上级要钱上,为了多要钱,经常忙于跑机关拉关系。
小、远、散单位的财务人员,有军官、士官,也有职员、职工,有的还聘用临时工充当财务人员,这些人大都没有经过正规财经专业的培训,业务水平低,很难按照财务管理正规化的要求去管理账目、核算成本、执行财务规章制度。领导不重视,干好干坏一个样,财务人员自我感觉在单位地位低,因此,得过且过,工作没有积极性。
小、远、散单位的财务容易形成三不管地带,容易发“灯下黑”的现象。财务管理比较松散,有些机关单位和部门将经费转移到小、远、散单位。在机关财务部门报销困难的情况下,找小、远、散单位单位财务解决,从主观上讲,他们也不愿意将其管得太死,因此,就造成了对小、远、散单位财务疏于检查、疏于监督、疏于管理。
一是要端正领导干部的指导思想,小、远、散单位的财务是机关财务工作的延伸,是全军财务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完成后勤保障任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领导对小、远、散单位的财务工作应高度重视,积极支持财务人员的工作,为财务人员排忧解难,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端正小、远、散单位的财务人员的指导思想,提高他们对本职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爱岗敬业教育,做事坚持原则。
建立和健全小、远、散单位财务管理机构,合理编配人员,是加强小、远、散单位财务管理的组织保证。要针对小、远、散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机构。对经费较多、业务量较大、又没有正式财务机构编制的小、远、散单位,至少要配齐会计、出纳人员,成立财务办公室;对业务量不大的小、远、散单位财务业务可合并到机关财务中去,由机关直接管理;无论采取什么形式,都要加强对基层单位财务的业务指导和检查监督。
小、远、散单位财务管理最根本的工作是建立制度,最重要的执行制度。小、远、散单位虽小,不可没有规矩,要用制度去规范内控机制,区分人员职责、规定办事程序,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小、远、散单位财务比较具体,会计工作也比较复杂,首先,要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合法和有效。建立集中采购制度,购物手续要完备,要取得原始的正式发票,购物超一千元以上必须使用转账支票,报销发票时后附明细清单,由经手人、验收人、单位主管领导签字,方可结算报销。账务处理要规范,要严格按规定设置记账科目。会计凭证要保持整洁干净,账务做到日清月结,及时报表。
提高小、远、散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要通过“送出去”学与“请进来”教相接合,加强与机关和兄弟单位业务交流来提高业务水平。通过院校学习、办班集训、岗位练兵、专题教育等形式,定期组织小、远、散单位财务人员学习财务管理的新法规、新理论、新知识,提高他们管财理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