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亚楠
增值税是目前我国18个税种中最重要的税种,征税范围广,覆盖面大,在我国税法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低位。2018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深化增值税改革的措施,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的增值税税负。本文基于此背景,从税务筹划的角度比较分析企业从一般纳税人处采购货物和从小规模纳税人处采购货物对企业增值税税负的影响以及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帮助企业正确选择供应商,降低企业增值税税负,增加税后利润。
增值税纳税人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类型。划分的标准是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的大小和会计核算水平。其中,年应税销售额的具体标准为:
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年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上的为一般纳税人,50万元(含)以下的为小规模纳税人;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上的为一般纳税人,80万元(含)以下的为小规模纳税人;销售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年应税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为一般纳税人,500万元(含)以下的为小规模纳税人。
(注:2018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从2018年5月1日起,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将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标准由50万元和80万元上调至500万元,并在一定期限内允许已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让更多企业享受按较低征收率计税的优惠。)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和发生应税行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一般计税方法为当期销项税额减去当期进项税额的余额。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和发生应税行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简易计税方法为按照当期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的增值税额。一般纳税人在特定情形下也可采用简易计税方法,但是一经选择,36个月内不得变更。
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可以选择从一般纳税人处采购,也可以从小规模纳税人处采购,不同的采购方式对企业的增值税税负和税后净利润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假定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公司在购买原材料时,有以下几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从A公司(一般纳税人)处购买,每吨含税价格为5500元 ,A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方案二:从B公司(小规模纳税人)处购买,则可取得由税务机关代开的税率为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每吨含税价格为5000元;方案三:从C公司(小规模纳税人)处购买,只能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每吨含税价格为4500元。若该公司用此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每吨不含税销售额为10000元,其他相关费用1500元,城建税税率为7%,教育费加征收率为3%。该公司以净利润(税后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该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如果从A公司(一般纳税人)处购进货物、接受劳务、购进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17%、11%或者6%的进项税额;如果从B公司(小规模纳税人)处取得由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只能抵扣3%的进项税额;而从C公司(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货物、接受劳务、购进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只能取得普通发票,则无法抵扣进项税额;另一方面,从A公司(一般纳税人)处购进货物、接受劳务、购进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的价格比从B公司(小规模纳税人)和C公司(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的成本高。因此,一般纳税人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除了要考虑增值税税负的情况,还要综合考虑企业净利润的大小。如果购买方为小规模纳税人,不论是从一般纳税人身份的企业购进货物还是从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的企业购进货物,即使取得相应的可以抵扣的凭证,也不能抵扣进项,对于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来说,只需要对比从不同供应商采购货物的成本的大小即可。
根据相关税种的计算公式:当期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实际缴纳的“两税”税额×适用税率;应纳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得出:
方案一:从A公司(一般纳税人)处采购。应纳增值税额为900.86元;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为90.09元;应纳企业所得税为927.27元;净利润为2781.79元。方案二:从B公司(小规模纳税人)处采购。应纳增值税额为1554.37元;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为155.44元;应纳企业所得税为872.55元;净利润为2617.65元。方案三:从C公司(小规模纳税人)处采购。则该公司应纳增值税额为1700元;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为170元;应纳企业所得税为957.50元;净利润为2872.50元。通过对比,方案三比方案一的净利润多90.71元(2872.5-2781.79),比方案二的净利润多254.86元(2872.50-2617.65)。因此,方案三最优,其次是方案二,最后是方案一。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若购货方以净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则可以通过净利润法来比较从不同供应商处采购货物的净利润的大小,从而选择净利润最大的方案。
假定购货方为一般纳税人,不含税销售额为S,销售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为T,企业从一般纳税人处和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货物、接受劳务、购进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的基本情况如下:
(1)从一般纳税人处购进货物、接受劳务、购进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的金额为含税价P1,适用的税率为T1,其他费用为F,净利润为L1;
(2)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货物、接受劳务、购进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的金额为含税价P2,适用的征收率为T2(取得由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其他费用为F,净利润为L2;
(3)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货物、接受劳务、购进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的金额为含税价P3,适用的征收率为T3(开具普通发票),其他费用为F,净利润为L3。企业适用的城建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为3%,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1)假定L1=L2,得出净利润均衡点的价格比P1/P2=(1+T1)×(1-0.1T2)/ (1+T2)×(1-0.1T1)。当T1=17%,T2=3%时,代入上述公式,得出P1/P2=1.15。即T1=17%,T2=3%,且P1/P2=1.15时,购买方从一般纳税人处购进货物、接受劳务、购进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还是从小规模纳税人处(取得由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购进,其净利润一样;当P1/P2>1.15时,从小规模纳税人处(取得由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购进的净利润更多;P1/P2<1.15时,从一般纳税人处购进货物的净利润更多。2)假定L1=L3,得出净利润均衡点的价格比P1/P3=(1+T1)/ (1-0.1T1)。当T1=17%时,代入上述公式,得出P1/P3=1.19。即T1=17%且P1/P3=1.19时,购买方从一般纳税人处购进货物、接受劳务、购进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还是从小规模纳税人处(开具普通发票)购进,其净利润一样;当P1/P3>1.19时,从小规模纳税人处(开具普通发票)购进的净利润更多;P1/P3<1.19时,从一般纳税人处购进的净利润更多。3)假定L2=L3,得出净利润均衡点的价格比P2/P3=(1+T2)/(1-0.1T2)。当T2=3%时,代入上述公式,得出P2/P3=1.03。即T2=3%且P2/P3=1.03时,购买方从小规模纳税人处(取得由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购进货物、接受劳务、购进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还是从小规模纳税人处(开具普通发票)购进,其净利润一样;当P2/P3>1.03时,从小规模纳税人处(开具普通发票)购进的净利润更多;P2/P3<1.03时,从小规模纳税人处(取得由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购进的净利润更多。
综上所述,一般纳税人身份的企业在购进货物、接受劳务、购进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时除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外,在选择供应商时还应当综合考虑企业的现金流量、购进运费、售后服务等因素,做出合理全面的决策。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只需要对比从不同供应商采购货物的成本的大小即可。
(郑州工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1400)
参考文献:
[1]张明杰.“营改增”下企业税务筹划探析[J].河北企业,2018(1).
[2]盖地.税务筹划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3]尹冰玉.“营改增”下延边州中小企业税务筹划研究[J].时代经贸,2017(25).
[4]文静.论外资企业的税务筹划[J].时代经贸,20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