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嫣
第一次看到这样一本书,没有预料到作者会这样描写蚕丝,没想到蚕丝会有这么多的离奇故事和美的作用!它不讲如何养蚕、缫丝、染丝,不讲如何织绸!
这本《蚕丝窥美》到底讲了些什么呢?
出乎预料,这本书讲闺蜜,讲空姐,讲战国往事,讲世界之最,讲老太太内衣,讲雅典地陪,讲褒姒西施,讲了一切大众没有听过的“蚕丝之美”,作者一口气阐述了蚕丝的“传说之美、质地之美、视觉之美、描摹之美、技艺之美、声音之美、载体之美、象征之美、工具之美、想象之美”,十美辉映,让作为丝绸发源地的中国人第一次那么真实而又饱有兴趣地体会到——蚕丝真美,原来自己也需要一件蚕丝制品。
谈到意义,就让人觉得沉重,而事实上,《蚕丝窥美》这本书阅读起来非常轻松,甚至有很多地方,从文字到内容都让人忍俊不禁、猎奇心烈。书中讲了十种蚕丝之美,从评论的角度看,不妨让我再增加几条——不针对蚕丝,而是针对《蚕丝窥美》。
不可否认,作者具备良好的文字能力,单从选题来看,“写蚕丝”必然会有枯燥之感,它不像小说那样可以用故事引人入胜。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于很多地方赋予了书籍独特的、风趣的、意想不到的文字风格,让人不知不觉间就读了下去,在一些地方,会心一笑。这一点对目前的“专业性作品”非常重要,有很多此类作品就是因为文字乏味而难以得到广泛的传播。
在一次图书研讨会上我说过,任何一本书,如能提出一个创新性的、有价值的理论来,那么这本书就算是一本好书;而如果是空洞的叙述,则将迅速湮灭。《蚕丝窥美》提出了一个非常新颖,且站得住脚的理论,作者结合蚕丝的特点、中国传统服饰的特点、东方审美的特点提炼出了一个“云式美学”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一下子让该书有了灵魂,也使书中的所有线索都有了依附。
看这本书时有很多地方让人惊讶,原来这么有趣,原来真是奇迹……与蚕丝有关的东西,该书从美学角度予以分类,并且罗列了不少普通读者喜欢看、能理解的信息,不禁让人有猎奇之趣。
例如,一根蚕丝到底有多长?为什么出土的蚕丝衣服比现在的轻?是什么传说阐明了蚕“马头身女子”的形象特征?为什么空姐多数都围丝巾?还有很多,让人读来既不烦闷,又增长了见识,还对理解主题大有帮助。
在本文的开始,我就说到《蚕丝窥美》以其独特的描写蚕丝的视角开辟了一个全新方向,使蚕丝描述类书籍焕然一新。或者这个方向在行业内将带来大的革新,带来对蚕丝文化的一次助推。
能够把无趣的东西有趣地说出来,本身对推广就是一个贡献,《蚕丝窥美》在这个层面上找到了一个极佳的方向。如果其他学者作者能够在这样的方向上继续前行,其结果可以想见,将是行业之幸,这大概就是该书的意义之所在。
蚕丝有美,加之我身,窈窕其人,如伴悠云。其余的,皆待读者自心发掘,文不尽言,且读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