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睿骁,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快,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我国的经济环境同样随之发生改变。对企业管理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需要我国企业积极应对、创新改革、锐意进取,在发展的洪流中抓住机遇促成质变。
创新是企业发展进步的动力所在,从管理方面来讲,也存在一些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管理意识理念缺乏创新。意识理念是管理活动开展的指导和根本,创新的意识和理念才能促进管理工作也跟着一起改变。然而目前部分企业在管理创新方面,单纯注重形式上的创新,忽略了管理人员意识理念的创新,这就导致管理活动还是局限在以往的陈旧意识理念之中。这样即便是管理形式得到了改变,然后内涵依然还是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这样不能取得预期中的效果。
第二,管理体制的创新程度不足。管理体制是管理工作开展的框架,目前企业一般是由专门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执行管理工作,其他部门和人员都没有参与到管理工作之中。而在全民参与和民主管理理念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企业管理就必然需要引导其他部门和员工参与到管理工作之中。目前,这方面的创新还有所不足,其他部门和人员的参与程度较低,让管理体制还局限在以往的旧模式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987年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稳步上升,进入的崭新的经济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基于此现实情况,体制机制改革已迫在眉睫.由于种种历史遗留问题,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方法陈旧和管理制度僵硬的问题。重理论,轻实践的作风有蔓延趋势。严重的官本位思想给企业带来高度行政化管理体系,这使得企业分工不明,遇事推诿扯皮。体制机制不灵活的问题对于企业在新时代的发展,以及对较好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急需通过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加以解决。
第三,管理信息化与网络化不足。时代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进入到信息化与网络化时代,各行各业都在逐步加快信息化建设与网络化建设,但是在部分企业的管理工作上,则是创新不足,未能实现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与网络化,导致各项工作局限在人力、纸面的状况中,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与此同时,例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为代表的一批新型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传统企业也正在遭受技术带来的变革,使得企业不得不转变原本落后的企业管理模式。
对于当前企业在管理创新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问题,相关人员一定要形成清楚的认识,然后通过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改进与优化,创新企业管理的模式与方法,让企业管理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首先需要重视和解决的是对理念的创新,真正摆脱掉束缚创新手脚的陈旧思想,与时俱进。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仅适用于一定时期的老、旧管理理念已经明显不符合现阶段需求。针对以上情况,应从企业管理的内涵出发,重视有形、无形资产的流通与管理,加强工作人员对于企业管理的新认识。而且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广大工作者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要追求科技创新、技术进步。最后广大工作人员应从思想深处体会到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真正从思想上认同你所从事工作的价值所在。
针对企业体制陈旧问题,首先要明晰企业定位与企业战略,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提升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创新。其次,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重点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体制健全,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吸引高端人才。再次,搭建起高度协作化的价值链,企业与该企业所处的上下游产业应保持高度合作,共谋发展,以期实现效益最优。最后,创新企业管理结构,避免单一的垂直式管理,实现管理多元化,精准化,高效化。
在企业管理创新上,信息化与网络化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各项工作上实现信息化,然后借助网络来传递,改变以往依靠人力和纸面进行管理的局面。比如对于考勤信息,以往都会打印出来。在创新中,就可以直接做成电子版,通过QQ群或是微信群进行传阅。
综上所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经济格局不断发展的新形式下,企业管理中老旧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然而想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管理中的问题,优化企业管理模式,绝不可毕其功于一役。应抱着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的态度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与升级,通过科研调差,为企业定制高效、节能的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以求达到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