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伟柱,西南交通大学
测试流程是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基本模块,主要用于检测各个实验项目的可行性,并针对不同的检测项目进行具有个性化的开发研究,确保测试流程的顺利开展,比如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水泥检测专门设置一套电子化的测试流程,再针对混凝土检测另设一套电子化的测试流程。以测试流程的方式建立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比较方便,并能及时、准确地发现不同检测项目当中的区别,更适用于项目种类较少、业务范围较固定的检测实验室。而随着实验室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开发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维护经费过大、项目研究受阻等问题,进而导致经济效益的重大损失。因此,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应构建一套开放性较好、便于使用、运维稳定的检测实验室关系信息系统,以推动实验室的更好发展。
对于一个检测实验室来讲,其主要由样品接收、样品测试以及样品检测报告等三部分构成。因而,在实际的检测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构建过程中,应对这三部分进行着重控制与管理。在检测实验过程中,每一个实验环节还能被细化成若干个更为细小的部分,如在样品接收阶段,可分为抽样(收样)过程、样品标记以及样品入库等过程;在样品测试阶段,可分为领样、样品处理、样品测试以及样品记录等过程;在样品检测报告阶段,可分为数据计算、生成报告草稿、报告审核、报告批准、盖章、发放以及存档等过程。同时,在整个式样流程中存在两个主要的信息流:一方面是样品的信息流,主要是指样品从接收→测试→信息传递→处理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文件的信息流,主要是指文件从测试要求→测试结果的信息传递→处理的过程。
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核心是测试方式。在样品接收时期,委托方与测试方应签订检测协议,明确实验要求,比如对样品的哪些参数展开测试、测试的方法、测试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测试标准是什么、提供哪些辅助信息以及测试结果应怎样处置等等。在样品测试时期,检测方应根据双方所签订的协议,按照测试标准展开测试,并做好相关的实验的处理工作。在样品检测报告阶段,应将测试结果与协议上要求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并给出相关结论,做好结果的收尾工作。所以,一经实验的测试方法确认下来,也标志着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测试流程得到确立。
在进行样品实验的过程中,由于测试方法较多,测试流程较为复杂,因而对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模式以及数据结构设计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要想构建一个适合时代发展、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变化的标准信息库,又要满足便于维护、查找方便的特点。基于此,在标准实验室构建过程中,应针对不用的测试方法开展探讨,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转变传统的构建理念,健全信息管理体系,以快速找到建立标准信息库的构建模式,提高测试质量。
从测试方法的认可程度来讲,实验室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标准方法与非标准方法;从测试结果的明确程度来讲,实验室的测试标准主要包括:方法标准与产品标准。在这其中,方法标准最为简单便捷,只需要对标准信息库的维护数据进行参数测试,不用参照测试结果的标准值,也会干涉参数判断结果。同时,对于典型的产品测试标准来讲,在保障测试参数准确性的同时,还要对标准值、判断准则进行判定,而标准值与判定准则往往会由于样品种类、规格、型号的不同发生不同的变化,这也是致使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测试流程构建较难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构建过程中,应建立起样品、标准值以及判定准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比如,在进行检测任务时,应根据客户的实际要求对样品的各项参数进行数据检测(如样品的尺寸、形状、拉伸强度、点血心梗、抗压强度以及热血性能等等),并准确分析出检测参数的各项标准值,为检测实验提供充分准备。此外,应对检测任务所能够涉及道德样品规格、条件、种类、型号、等级等进行判定,并对其进行简要的特性描述。在这里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测试条件是一项较为特殊的特性描述,主要是由于在实际检测活动中,样品的电学性能、热力学、力学与测试过程的时间、温度等条件具有直接关系。例如,某实验室在进行一次水泥样品检测,根据客户提供的检测参数可得知强度、凝结时间、细度等相关指标,通过对具体样品的判定,其可能是I型硅酸盐水泥、II型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一种;其等级可能为42.5、52.5、32.5中的一种;测试条件可能在3天、7天或是28天成型后在进行测试的一种。针对水泥细度的检测结果可知,水泥的种类与样品的测试结果有直接关系,只有建立起样品种类与水泥细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才能在接下来的检测中进一步判定其他事项,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构建。与之同理,对于强度检测来讲,其实际的判定结果以及检测结果均与水泥的测试条件和等级有着关系,如果在实际的样品检测过程中,建立起水泥强度、水泥等级、测试条件的全对应参照关系,那么水泥的强度测试结果就可以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得到确定,因而构建一个开发式的实验室关系信息系统至关重要。
为了能够进一步验证管理信息系统测试流程对实验室发展的重要性,本文针对一家主要负责建筑工程领域开展检测业务的实验室展开具体分析。该实验室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装饰装修材料、保温隔声、工程结构等多项领域,并在2006年建设了属于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并以建筑材料的检测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实验研究。在实践活动中,实验室的验收标准与检验产品都应准确无疑地输入到标准信息库当中,以提高样品实验的规范性。同时,在测试中我们得知,在采用非标准方法进行测试时,其检测结构与标准方法的检测结构基本一致,进而可以直接套用标准方法的处理模式,从而降低系统维护成本的同时,实现标准信息库的有效构建。据统计,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在实验室塑料、水泥、钢材、防水材料、化学分析、混凝土、木材等十多种业务中得到推广,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且已经有数以百项的检测标准归纳到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当中,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对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测试流程构建的分析,总结出该系统具有以下几项特点:首先,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测试流程的构建,有利于规范实验标准,强化实验室的管理质量,便于实现数据的变更与新增。其次,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测试流程的构建,有利于提高检测委托、样品测试以及报告归档的信息管理,降低人工压力,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最后,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测试流程的构建,能够通过VPN技术实现异地、远程的数据交互与传输,推动检测实验的更好开展。
综上所述,以标准管理为核心构建检测管理信息系统测试的方法,不仅能够大大增强管理系统的可扩展性与可维护性,还能进一步推广综合实验室的应用价值,对实验室的长足发展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同时,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测试流程的构建,还能提高人员管理质量、设备管理质量,做好相关的数据采集等相关工作,从而在协调好各个检测管理信息系统中影响要素的同时,实现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测试流程的更好构建,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