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曦 李吉英 杨奕杰 金丽娟 王俊
摘 要:随着智慧城市、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政府公共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提出了基于智慧城市视角下的政府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内容、体系结构、信息标准与规范。
关键词:智慧山东;公共信息服务;物联网;智慧城市
我国对于智慧城市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具体的实施由上海于1994年提出,此时还没有智慧城市的具体概念,而是信息港的建设。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提出数字地球概念后,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才开始大范围的研究与建设,我国在2010年以后开始进入了智慧城市的建设高潮。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首批山东省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由此,智慧山东开始了正式建设阶段。智慧城市开启了政府管理的新模式,也为政府的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与公共管理方式的综合体现,如何将高度集成的信息化平台提供公务服务成为了新课题。
一、智慧山东理论体系
(一)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的概念于2008年由IBM公司提出,将城市中的电力、道路、桥梁、交通工具、油气、医疗设备 等用感应器互联,形成物联网,物联网再与互联网连接,实现人类生产与生活的人、物相连。
智慧城市的出现是全球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必然结果。城市的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安全问题等。智慧城市建设的目的从小的方面来说就是解决人生,便捷百姓,从大的方面将就是整合城市各种资源,以智慧的理念规划(2015年)提出智慧城市的内涵:以知识与知识资本广泛应用为特征,以互联网、物联网和云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智慧环境为目标,整合城市人才、设施、资源等要件,服务于社会经济生活的新型城市。
城市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市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载体,从城市的运行角度,是政府、企业或其他机构和居民组成。智慧城市让这三者有效沟通。智慧城市的框架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或组成部分:物理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智慧城市是社会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产物,它的实现基于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完善。同时,智慧城市又是数字城市的高级形态。智慧城市的三大技术支撑为数字城市、物联网和云计算。数字城市是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的数字地球概念基础上发展以来的,随后全球掀起了信息化建设的高潮。数字城市就是将整个城市实现虚拟信息化。通过数字城市的建立,可通过虚拟的数字场景完成对现实世界的准确测量、信息感知、可控制、易分析和海量数据的集成管理。
(二)数字城市的提出
美国于1998年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之后,1999年11月,我过在北京召开了首届“数字地球”大会。我国学者,特别是地学界学者意识到,这是推动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一次重要战略。随后,“数字中国”、“数字省份”、“数字行业”、“数字社区”等概念提出。我国也进入数字城市的建设高潮,很多省份把数字城市建设作为十五的重要战略进抓。
数字城市建设的三个关键: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海量城市地理数据和城市管理理念。宽带基础设施是要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的有线宽带铺设及带宽的提高,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交换系统。海量城市地理数据主要是建立城市几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数字线划图数据库、数字正摄影像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即完成城市地理信息的采集,达到建立虚拟城市的目的。城市管理理念,就是将现实中的城市问题与虚拟数字城市进行有效连接,建立统一的规范,达到利用信息技术来管理城市的目的。
2006年,國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布了《关于加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基础支撑平台进行建设。地理空间框架是地理信息的采集、管理、分发、应用环节所涉及到了所有技术、设施、规范、机制和人力资源的集合。本意见的提出,就是从公共服务角度,展开城市信息支撑平台的搭建。地理空间框架解决了各部门重复进行数据生产、信息不能有效共享造成的信息孤岛、信息的有效使用与使用效率、快速共享数据和数据集成管理等问题。
经过10多年的建设,数字城市取得了很大成绩。全国地级市实现了数字城市基础建设。在市级层面上,完成数字城市的顶层设计,同时完成了城市建筑、道路、管网、林业、电力等数字化,同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与法规。到2015年,全省17地市全部实现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三)物联网
物联网,就是通过电子感应设备,包括射频识别器、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仪等,结合全球定位技术、互联网技术,按照一定的协议,将人与物、物与物进行连接,建立一个泛在的网络。从发展历史上来看,物联网技术在上一世纪90年代就已经以网络可乐贩售机的形式出现。1995年,比尔.盖茨的书《未来之路》中也提到过物联网,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开始成为全球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国家层面,2004年,日本提出建立u-Japan计划,目标在于建立以物联网为核心的国家级信息网络。2006年,韩国提出了u-Korea计划,提出为民众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并打造超一流信息技术强国。2008年后,世界各国都开始关注物联网技术。我国在同年提出了建设以移动技术、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
2010年,《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实施,各市将物联网产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初步建成了以济南、淄博、莱芜、滨州、威海为主的产业链硬件制造端,并形成以济南、青岛、淄博、滨州为主的软件制造端。同时,全省还开展了物联网产业基地的建设,颁布了《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基地培育与认定管理办法》,将济南、潍坊、济宁、威海、日照作为产业基地。
(四)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服务信息服务模式,它可以提供基于网络的便捷、按需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2006年,Google公司首先提出“云计算”概念,2008年IBM公司率先在无锡建立一个全球云计算中心。按照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NIST)的云计算定义,云计算的特点就是:无处不在的网络服务、按需服务、资源池、敏捷的弹性和可度量的服务。云计算的运行模式可以有三种方式,即平台即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软件即服务。国外的云计算,以美国、德国等国家为代表,基本以IT公司为主导,利用市场应用需求来拉动行业的发展,如Google和IBM公司。我国自2008年至今,也在积极的大力发展云计算技术,模式是政府主导,通过政府牵头推出大规模的云计算计划来推动行业的发展。无锡、北京、成都、重庆、上海、杭州几大城市分别建立了云计算中心,重点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城市管理和软件开发。
近年来,云计算在山东省也开始蓬勃发展。2009年,山东省经信委建设并完善了山东省云计算服务平台,为全省提供便捷与低廉的信息服务。截至2017年初,山东省17地市全部建成市级云计算中心或云计算大数据基地。
(五)政府公共信息服务
公共信息服务在不同的专业领域有不同的内涵与外延,涉及到信息技术、公共管理、情报学等等。本研究在综合各学科的基础上,以公共管理的角度,信息技术的构成来综合分析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的内涵、特点和内容构成。
公共信息在我国一般定义为,政府部门采集、存储、管理并应用的信息,它分为可以对外公开信息和不公开信息。在我国,政府可以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省(直辖市)、市、县、乡都为地方政府。政府公共信息服务是公共服务体系中的一部分,本章节将重点分析智慧城市框架下,各级地方政府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问题。
二、山东省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构建
(一)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
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数据池是公共信息服务的核心。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载体,信息数据量大,类别多,其中,百分之八十的数据都有地理信息有关。智慧城市的数据池应该以地理信息为支撑进行搭建。
2012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布了《关于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是基于泛网络、传感器、智能设备,采集城市各种时空信息,并形成更加透彻的感知、更加集中的数据资源、更便捷的大数据服务和更科学的重大决策。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实行城市主导、城乡统筹,在建设模式上,采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省国土资源厅)、市级国土资源局共同投入建设,成果共享的模式。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在实施阶段,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制定总的目标和工作任务要求,地方政府制定具体的符合地方特色和市情的顶层设计与规划方案。
山东省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是通过争取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国家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城市开展的,截至2016年底,全省共有5个城市作为试点开展此项工作,分别为:淄博、潍坊、临沂、聊城、新泰。这几个城市作为第一批智慧城市数据的升级建设,将为全省乃至省级时空信息平台的建设探索方法。
(二)智慧城市信息标准与规范
智慧城市下的公共信息,数据量大,更新速度快,信息需求种类多,为了避免数据的重复、信息孤岛和信息服务的准确、高效与便捷,需要制定并完善相关信息标准体系。这些标准体系将涵盖智慧城市数据的以下几个方面:智慧城市数据与服务融合平台、数据池、数据空间分析与挖掘,跨平台与跨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信息管理系统促进体系,数据与服务融合技术标准等。
制定相关标准与规范的部门,分为国家相关部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市级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目前制定全国行业标准的部门有:全国通信标准化委员会、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區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
已经制定的智慧城市信息标准智慧城市国家标准包括《智慧城市SOA标准应用指南》、《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2016年,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发布了《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7年,国际标准组织(ISO)开始制定新的智慧城市数据标准,本标准由中国提议,重点研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数据交换问题。
三、结语
新一代信息技术诞生所推动的信息化必然带来制度体系的变革,甚至引发制度范式的转换。城市信息化研究将为推动体制改革、强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带动电子政府发展、优化公共服务体系、更新城市管理理念、重组城市治理结构等公共行政管理领域提出新的问题,也将会为一些相关的重要问题带来新的解决思路和实施手段。
参考文献
[1] 郭云嫣,刘全海,冉慧敏.时空信息云平台下数据管理及可视化方法[J].测绘科学,2016,41(10):100-105.
[2] 季顺海,武俊红.市县级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方案研究与应用——以智慧大丰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为例[J].测绘通报,2016(06):113-116.
[3] 王璇,谢红薇.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关键性技术探讨[J].经纬天地,2015(05):54-56.
[4] 孙良俊,王惠琨.基于众包模式的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构建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16,23(03):91-96.
[5] 孙隆祥,李成名.时空信息云平台开放性技术研究与实现[J].北京测绘,2016(02):94-98.
[6] 李林,李仕峰,梁星.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16,14(12):7-10.
[7] 程晓燕,朱元彪,邬懿宁.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07):132-133.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449080)、滨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6-SKYB-15)、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6RKB01123)、滨州学院科研基金项目(BZXYL1602)、滨州学院双服务项目(BZXYHZ20161003)。
作者简介:刘晨曦(1996- ),女,汉族,山东滨州人,在读本科,研究方向:GIS研究与应用。
通讯作者:李吉英(1979- ),女,汉族,山东茌平县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GIS应用与数字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