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的记忆:“上山下乡”的那一刻

2018-12-06 10:50
晚晴 2018年5期
关键词:上山下乡茅草屋插队

一群十八九岁的年轻人离开了自己的家,告别了父母,千里迢迢奔赴陌生的地方。火车站上人山人海,既有喧天的锣鼓、飘扬的彩旗,也有悲悲戚戚的哭声和千叮咛万嘱咐……这就是上个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在中国大地上的一幕,隔上几天就会上演一次。直到今天,我們说起当时的那一幕的时候,依旧会热泪盈眶。

有遗憾、委屈、后悔,也有开心的一笑、善意的和解、温馨的问候,我们不会忘记。

叶辛:10年知青生活是人生宝贵经历

我是在1969年3月31日到贵州农村去插队的,当时我1 9岁。那是一个乍暖还寒的日子,天还是蛮凉的,我记得坐上火车时,外面还穿着一件棉袄。我们举着红旗、戴着大红花,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

从现代大都市上海来到偏远、闭塞、贫穷的贵州,路程很遥远,一路上我们的热情在疲劳打击下慢慢地冷却了。我们坐火车到一个小型城市贵定下车,在那里铺稻草直接在地上睡了一晚,这对我来说还是生平第一次。第二天我们坐着卡车,颠簸了整整一天,才到达修文县久长那个插队的地方。

疲劳倒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真正踏进山区、踏进山寨,面临和我们的想象完全不一样的农村时,内心的巨大落差。当时我们6个年轻人插队落户的地方是砂锅寨,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住的泥墙茅草屋。那个茅草屋从外面看就很阴暗潮湿,没有窗户,门是用牛屎敷的。但是生活还得继续下去,走进茅草屋,我们开始了插队落户的生活。生活关、劳动关、和贫下中农结合的思想关,命运早就为我们安排了种种的障碍,除了克服,我们别无选择。

初到贵州,我是用城市人的眼光来看这里的一切,山乡是闭塞的、遥远的、僻静的,山乡里风土人情和我们不一样,他们天天在庄稼地里刨粮食,指望老天爷风调雨顺,把这样的日子一天天过下去。然而当10年下乡结束,我要回归都市时,我已经和很多农民一样了。

从最开始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结束我都经历了。那10年的蹉跎岁月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从创作的角度来说,这10年7个月是我人生一个宝贵的经历,我的作品如《孽债》《蹉跎岁月》等都与这段经历有关。

人们对当年那段知青岁月的回忆有说青春无悔的,有说青春有悔的,有说整个青春都荒废的,我都能够理解,而且我觉得都特别真实。在那段艰苦的生活里,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要生存下去,这是对这一代人的磨炼。

赵参:列车将我们带到遥远的地方去了

1969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形成高潮。那年我初中毕业,正赶上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招兵,自己没怎么考虑,独自决定积极报名参加兵团。当时,“文革”正在深入进行,父母都受到冲击,参加学习班不准回家。大哥去山西老区插队,二哥也随“毛泽东思想大学校”奔赴边疆。所以,接到去兵团的通知后一周内,从注销户口到准备行装等所有必办事宜全靠自己做。

1969年8月21日,我从北京永定门火车站启程。站台上人潮涌动,摩肩接踵,接兵的送人的你来我往,喊人的找人的挤来挤去,还有的打开车窗递东西,车站的高音喇叭反复播放着毛主席语录歌:“世界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还有革命歌曲《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大海航行靠舵手》《毕业歌》等,整个车站一片沸腾、嘈杂。

我从车窗探出头劝同学回家,他不肯,说等车开了再走,说完这话就背过身去。不用猜,他一定有些离别的辛酸了。从小学到中学七八年里,我俩一直同班最要好,经常一起做作业,一起踢足球,一起到劳动人民文化宫看露天电影,一起去什刹海滑冰……我的心里充满了矛盾,不似报名入伍时那么坚决,那么无所畏惧,而是既有临阵出发的冲动与兴奋,又有离别京城的黯然与无奈,既有对新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又有对未来有莫名的担忧与惆怅,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开车前五分钟,工作人员开始清理在车窗拉手告别的人,大声不客气地警告说有生命危险。但越是这样,人们越是把手拉得更紧,刚才没有相握的手争抢着拉在一起。不知是谁一声哭泣,压抑了太久的感情迸发出来,像炸雷一般,迅速在人群中传开,成片的哭声和着激扬的乐曲弥漫了长长的站台。终于,火车鸣笛启动了,将我们带向遥远的地方……

五十年一眨眼过去了,人生的重要经历、共和国那段特殊历史的细节,记忆如昨,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高玉玲:激情燃烧的知青岁月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一群郑州市的中学毕业生,响应党的号召,背着铺盖来到了河南省荥阳县马庄下乡插队。

从未干过体力活儿的我,经历了人生当中最严峻的考验。牲口圈几米深,光脚跳进粪水里,忍着翻江倒海的恶心,拼尽全身力气,才能用铁锨将粪撩起扔到两米多高的圈外;冬夜凌晨四五点,腰中绑着草绳,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翻沟步行六七里去乔楼索河填河造地,脸和脚冻得红肿,疼痒难忍;天气干旱时还要担水浇地,未曾挑过担的我肩膀肿有一指多高,只好拿个毛巾折成四折垫在上面继续挑水;收麦子了,手上磨起了明晃晃的水泡,腰疼得像折了一样弯不下去,实在站不起来了就偎在地上割,别人休息自己也不停歇,只是想“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成为干得最好的人,对得起乡亲们给的8分工分。

那个年代,村里的地有限,生产资料有限,粮食产量有限,辛苦劳作一年也只能分到一斤油和十几斤麦子,剩下的就是玉米和红薯。正在长身体的知青,天天饿得慌,汤面条是改善生活的奢侈品,男知青几口就能喝下一大碗。为了充饥,有的男知青还把面条藏在床底下的鞋子或杂物堆里。对于我们这群年轻人来说,与其说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不如说是接受了一场艰难困苦的生存磨炼。

一年后,我被选调到了蔡寨中学。19岁的我,成了全校初、高中的音乐老师。为了庆祝粉碎“四人帮”,我和其他老师一起作词、谱曲、编舞,创作了今生唯一的歌舞《金秋十月》。北风呼啸的夜晚,蔡天意、杜禄、王坤和我共四个老师围着油漆桶改成的小煤炉,一起商量怎么丰富校园生活,怎么排练豫剧《园丁之歌》。夜深了,煤球早已熄灭,但所有人都浑然不觉,仍然伸手在熄灭的火炉上烤火,王坤老师还有感而发写出了“向火煤尽不觉冷”的诗句。经过十几个夜以继日的排练,豫剧《园丁之歌》在大队、公社、县城成功进行了演出。我们师生同台,大家充满激情、全心投入的表演,给单调的校园和乡村生活带来了无限欢乐。

40多年前,我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洒在了荥阳的山山水水,而今回报给我的是今生最朴实、最动人、最深情的珍贵记忆。

猜你喜欢
上山下乡茅草屋插队
告别茅草屋 搬进新楼舍
卖 萌
上山下乡
插队党
互联网时代的“上山下乡”
茅草屋的救赎 (外一首)
奶奶的茅草屋
插队
盛景网联“上山下乡”
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