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穴针刺配合带针康复训练治疗 儿童精神发育迟缓的临床研究

2018-12-06 09:04徐长庆欧阳八四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针刺患儿疗效

徐长庆,欧阳八四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9)

精神发育迟缓(MR)又称大脑发育不全、智力发育障碍,是儿童功能残障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是一种表现为智力发育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儿童,同时伴随社会适应困难的综合征。该病的发病原因目前暂未完全明晰,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可能是引起此病的两大方面原因。该病的核心症状为智商、社会适应行为能力低下,这两个方面的欠缺使得患儿自理能力差,给家庭带来不小的负担。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0~14岁儿童精神发育迟缓的总患病率为1.20%,其中城市地区的患病率为0.7%,农村地区的患病率为1.4%,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儿童在全国范围内大概有1 000万[1]。目前临床上的药物和治疗方法缺乏对此病的针对性,对改善此病的核心症状疗效不佳。笔者跟随导师在临床治疗本病中在对患儿实施康复训练的同时,加入头穴针刺法,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的56例患者全部来自苏州市博爱医院儿童康复科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就诊患儿,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

1.2 诊断标准

在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编写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中有明确的MR诊断标准[2],可根据此标准来确诊患儿是否为精神发育迟缓。

1.3 纳入标准

①与上述诊断标准相符合;②年龄6~12周岁;③能坚持为期3个月的治疗;④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与上述诊断标准不相符;②患有儿童精神分裂症、严重癫痫病者;③在本研究过程中采取其他治疗手段者。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百会、四神聪、脑空、脑户、神庭、廉泉、本神、印堂和焦氏头针规定的运动区及语言区。

2.2 器具

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出品的同一批次华佗牌一次性毫针,规格为0.35 mm×25 mm。

2.3 方法

对照组:对患儿分别进行语言、感觉统合、行为3个方面的训练,训练过程中由家长在旁陪同,训练将由博爱医院专门负责特殊教育的老师来进行。语言训练:主要有呼吸与发声技巧训练,沟通系统的加强运用,语言表达、理解能力的培养等训练,频率为1日1次;感觉统合训练:老师通过辅助器材如玩具、卡通图片等,使患儿的注意力被吸引,在患儿注意力集中时候与患儿展开互动训练,使患儿渐渐熟悉各个训练项目,减少抗拒心理,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性循环,完成训练过程,频率为1日2次;行为训练:采取1个老师1次训练1个患儿的形式进行上课,上课内容具有针对性,例如通过给患儿下达简单的指令,要求患儿完成来提升患儿的配合能力,通过让患儿模仿老师的动作和表情来提升患儿的模仿能力,在行为训练过程中,若患儿不能够听从指令或不能很好地完成规定的动作,老师将及时发现并诱导患儿做出正确规范的行为动作,动作难度随训练的时间逐渐增加,频率为1日1次。在研究期间,患儿的康复训练频率为隔日进行,即1周3天的治疗后休息2天,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共12周)结束后评价治疗效果。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配合头穴针刺治疗。具体操作:患儿取端坐位,对将要针刺的腧穴进行定位并在穴位处常规消毒。将所选取的一次性毫针斜刺入头皮,破皮宜快,尽量减少患儿疼痛感,进针一定深度后调整针尖方向,使针沿着与头皮平行方向继续边捻转边进针。百会、四神聪、神庭和本神进针约15 mm,在进针时针尖方向注意朝上;脑空、脑户、印堂进针约15 mm,在进针时针尖方向注意朝下;运动区、语言区进针约25 mm;若患儿同时伴有严重的流涎症状,加刺廉泉穴,行常规针刺,平补平泻,稍作捻转随即出针,不留针。完成头穴的针刺后带针训练60 min,带针训练期间每20 min捻针1次,手法宜轻,使得针刺穴位处的针感持续。患儿的针刺配合带针康复训练频率为隔日进行,即1周3天的治疗后休息2天,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共12周)结束后评价治疗效果。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使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和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检查量表(S-M)进行智力商数及适应行为能力评估。

3.1.1 智力商数测验 使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该表的适用人群为中国6~16岁儿童,分为言语和操作部分,言语部分的构成为:知识、分类、算术、词汇、领悟和背数;操作部分有填图、图片排列、积木图、图形拼凑和编码。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全量表智商(FIQ)可在测试结束后通过计算得出。

3.1.2 适应行为能力测验 使用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检查表(S-M),该表在1980年由日本三木安正负责监修, 北京医科大学等单位于1987年完成了国内标准化[3],并于1995年完成再标准化工作。该表用于我国6个月~14岁儿童的适应能力评定,其中一共有132个项目,分属于6个领域 ,分别是:独立生活、运动、作业、交往、参加集体活动和自我管理。患儿每通过1个项目得1分,以此测出总粗分,再根据患儿不同年龄换算成相对应的标准分,标准分将用于患儿适应能力的最终评定,简单易行。

3.2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和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检查表(S-M)评价具体疗效[4]。C-WISC评价标准如下:正常:IQ>70;轻度低下:50~69;中度低下:35~49;重度低下:20~34;极重度低下:IQ<20。S-M评价标准:正常:标准分>10分;边缘:9分;轻度缺陷:8分;中度缺陷:7分;重度缺陷:6分;极重度缺陷≤5分。

3.3 统计学方法

3.4 结果

3.4.1 两组治疗前后VIQ、PIQ、FIQ评分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VIQ、PIQ、FIQ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VIQ、PIQ、FIQ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P<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有疗效。两组患儿治疗后比较,在PIQ、FIQ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操作智商和全量表智商的提高上优于对照组,在VIQ提高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IQ、PIQ、FIQ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cP<0.05

3.4.2 两组治疗前后C-WISC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患儿在治疗前C-WISC量表中各个分项目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个分项目组内比较,治疗组在知识、词汇、领悟、背数、图片排列、积木图及图形拼凑方面提升明显(P<0.05),对照组在知识、积木图及图形拼凑方面提升明显(P<0.05)。将两组治疗后各项目评分作对比,发现在词汇及图片排列两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在词汇及图片排列两方面比对照组的疗效更好。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C-WISC量表中各个分项目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3.4.3 两组治疗前后S-M评分比较 两组患儿在治疗前的S-M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S-M评分较治疗前都有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的疗效比对照组更好(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S-M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3.4.4 两组治疗前后S-M各个分项目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S-M各个分项目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M各个分项目组内比较,治疗组在6个分项目中均提升明显(P<0.05),对照组在独立生活、运动、参加集体活动项目上提升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目评分对比,在运动、作业、交往及自我管理4个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在这4个方面比对照组的疗效更好。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S-M各个分项目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4 讨论

精神发育迟缓(MR)是一种在18岁之前,以智力和社会适应行为能力低下为特征的非独立性疾病[5]。目前医学界对于MR的病因仍不能完全明确,常见的病因有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围产期因素、脑的先天畸形及社会心理因素等[6]。尽管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症状可能会得到些许改善,但是通过这种自然恢复的方式,效果不够理想。目前西医药物治疗暂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教育和训练仍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是西药无法替代的重要治疗方法。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的不完善,是造成患儿生活质量低下的重要因素,所以改善MR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迫在眉睫。

目前国外对于MR的治疗主要有物理治疗、Bobath疗法、Vojta疗法等,游戏、音乐、作业及针灸疗法是近些年开始兴起并运用于MR治疗的重要手段。由于该病病因复杂,与之相关的理化因素众多,药物治疗虽然不可或缺,但临床上也因疗效有限而较少运用。由于行为分析疗法、音乐疗法、结构化教育等方法需要的硬件方面要求较高,如场地、设施、工作人员的长期专业培训及一对一治疗等,因此尽管目前被国外推崇,但仍因投资大、费用高,难以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广泛开展,所以需要不断完善疾病的早期诊断与筛查,寻找经济便捷又有效的治疗措施。

精神发育迟缓在中医学中可归入“五迟”“五软”“五硬”和“痴呆”等范畴内,且该病症与脾、肝、肾三脏关系密切[7],故历代医家治疗该病多从肝、脾、肾三脏入手。《太平圣惠方》曰:“神聪四穴,理头风目眩,狂乱疯痫,针入三分”。治疗MR选择四神聪穴,就是因为其在治疗精神疾病方面有独特的疗效,现代研究发现了四神聪穴位的位置与大脑皮层功能有密切的联系。百会有醒脑开窍作用,因为其既是诸阳之会,同时又是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的交会穴。印堂、神庭处于督脉循行部位,由于督脉与肝经相会于巅顶,且肝胆互为表里,故又取胆经的脑空、本神。在MR患儿的临床症状上,同时运用上述穴位,可发挥调节脏腑精气、开窍醒神的作用。同时刺激脑户、脑空两个穴位能够特异性激活小脑区功能,可有效改善小脑区的血液供应,从中医理论能够鼓舞阳气、疏通脑络,又因为小脑控制着人体四肢的平衡性及协调性,所以适当刺激这两个穴位,可明显改善患儿的行为能力。头针方面,语言区能对患儿运动性、命名性、感觉性失语起到针对性治疗,运动区能够对患儿的肢体活动不利、流涎、发音障碍起到改善作用。研究表明,针刺头部经络,可以激活大脑皮质的功能,根据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刺激增多神经再生细胞、内源性神经干细胞[8-10],使MR患儿大脑的功能状况得到改善。再者,多数MR患者的PET脑现象存在代谢异常,放射性减低区是其病变部位,且多数患者都存在脑组织多部位复合受损的情况,受累部位大多在颞叶(78.95%)、顶叶(63.16%)[11]。这些穴位的分布大多位于额、顶、颞三叶在体表的投影区,在针刺的作用下,有效调节脑电活动和皮层功能,使处于缺血缺氧状态的脑组织细胞得到修复,恢复脑功能,从而改善MR患儿的临床症状,使其智力与适应行为能力得到恢复。

综上所述,在治疗精神发育迟缓患儿方面,头穴针刺配合带针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对比,无论是在智商的提升还是在适应行为能力的改善上,前者的治疗效果都更为显著。又因为针灸为纯物理治疗方法,可操作性强,对患儿伤害小,可在患儿原有的康复训练上进行,起到1+1>2的治疗效果,容易被患儿家长接受,形成多方面配合的局面,对患儿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所以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针刺患儿疗效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清明的雨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
白血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