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为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建立的第四年,全国各省市地区均进入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广阶段,今年为基本药物制度建立的第十年,现阶段的任务则是基本药物制度的全面实施。实践发现,受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人群用药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基本药物制度在乡镇卫生院的实施难度相对较大,与此同时调查研究也发现,已经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乡镇卫生院,其收治患者的就诊费用均发生明显变化。为进一步明确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实施情况,有必要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乡镇卫生院患者就诊费用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
虽然上文阐述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患者就诊费用的变化尚未受到广泛关注,但仍有一部分调查研究所得结果能够反应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患者就诊费用的变化,本文将各地区报道的课题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以山东省某市乡镇医院为例,分析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对乡镇卫生院患者就诊费用的影响,共选取7家乡镇卫生院作为试点,同时抽取7家非试点乡镇卫生院作为对照,对比试点卫生院和非试点卫生院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次均门诊费用、次均药物费用、整体费用发现,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患者次均门诊费用降低61.37元,次均住院费用升高26.66元,门诊和住院患者的次药物费用均下降,非别降低64.48元和75.70元,整体费用均增长,分别增长3.12元和102.36元。由此得出,乡镇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患者门诊费用、用药经济负担减轻,但整体医疗经济负担加重。随机抽取某省5%的乡镇卫生院作为样本,调查样本卫生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前后的卫生服务情况、收治情况等,患者医疗费用方面显示,辖区人口门诊药物费用由28.1元下降至24.1元,住院费用由805元下降至71 8元,根据调查结果得出国家基本药物基本制度的实施有效降低了乡镇卫生院患者的门诊药品经济负担。由此得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患者的用药负担无明显减轻,医院药品经济收入却有所下降。
现阶段,虽然基本药物制度已在乡镇医院全面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多种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引起重视,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其中较突出的问题为:
乡镇卫生院就诊的患者多为农民,江西省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知晓率为52.1%,在调查中了解到,导致农民基本药物制度知晓率低的原因为乡镇卫生院多未对基本药物制度进行对外宣传,农民多在就诊时听医生偶尔说起。此外,乡镇卫生院患者大多只关心药物的质量和疗效,认为高价药的质量更好,对低价药的疗效持怀疑态度。
调查发现,乡镇卫生院患者一年内使用量排名前两位的药物为消炎药和感冒药,多为治疗患者所在地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一些治疗精神疾病、肿瘤疾病等少见病、重大疾病的药物也在基本药物目录内,却不是乡镇卫生院的常备药品,而氨基酸、避孕药、计划免疫疫苗等生物制品却在基本药物目录中,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现象。
全国多个省市地区为鼓励乡镇卫生院使用基本药物,规定基本药物使用品种和金额至少达到购买药物总数量和总金额的50%,甚至有部分地区为70%。上诉做法虽然提高了乡镇卫生院患者的基本药物用药率,但也意味着鼓励医生开高价药,较易出现大处方,与基本药物制度切实减轻患者用药经济负担的实施目的不符。
为进一步改善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建议国家相关部门采取以下措施:
现阶段,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乡镇居民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明显增多。建议相关部门充分除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外,多运用网络这一新媒体进行基本药物制度宣传,加强乡镇居民对基本药物及基本药物制度相关知识的掌握,使人民群众走出高价药疗效好的误区,引导人民群众科学、合理选用基本药物。另一方面,还需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基本药物使用培训,使医务人员养成向患者优先公开基本药物的医疗习惯。
我国幅员辽阔,东南部与西北部、沿海与内陆、城市与乡镇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不平衡,不同地理环境的区域常见病和多发病也存在明显差异,人群用药习惯也存在差异。2009年出版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共307种基本药物,时至今日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疾病治疗需要。建议相关部门结合《标准治疗指南》和乡镇人群用药习惯,围绕乡镇人群常见病、多发病,科学遴选基本药物种类,并配合各省市地区下属乡镇实际情况增补基本药物目录,以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用药需求。
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所采取的相关措施若缺乏及时性和灵活性很可能导致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目的出现偏颇。建议相关部门紧跟基本药物政策和基本药物形势发展变化,采取措施,保障措施的及时性、高效性。同时应建立一套灵活的基本药物措施反馈机制,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实施—质量评价—改进—实施循环系统,以提高基本药物制度下所采取措施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乡镇卫生院就诊患者费用变化明显,但患者医疗经济负担无明显缓解,提示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建议相关部门积极分析,及时采取措施,使基本药物制度能够真正造福于乡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