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宁,沂南县城乡规划勘察院
思想政治作风建设作为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与不断的建设,来提升思想政治作风建设的效果。在社会与经济环境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作风建设面临的环境更加的复杂。因此,做好新时期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建设,有着重要的价值。
政工人员不光是开展政工工作的倡导者,同时还是参与者,他们的思想政治作风,是顺利开展政工工作的前提。所以说,当开展政工工作时,必须由思想政治作风优良、价值观明确的政工人员来开展。这表明,开展政工思想政治作风建设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在政治作风建设工作中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保证相关部门顺利进行改革的前提。开展政工思想政治作风建设工作同样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比较强的工程,所以,必须深入基层,打好基础,以便充分发挥政工人员存在的价值。
要建设好政工思想政治作风,必须从思想方面着手,要加强思想建设,强化政工人员的思想意识。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政工干部要保证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顺利完成,首先需要根据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对现今思想政治形势良好把握,在此基础上针对实际情况开展思想建设工作。在现今的基层党建形势下,社会宏观环境即全社会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对此政工干部要有良好的认识,更加重视民主、权利与和谐。企业要在此基础上促进政工人员思想意识的增强,充分发挥政工思想政治的作用,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从而推动企业的长远进步。
实事求是作为一种思想路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所谓实事求是,是指开展政工工作时,必须尊重客观存在的规律,通过研究客观存在的事物,正确掌握事实存在的原因。尤其是开展政工思想政治作风建设工作时,更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以便全面探究事物存在的规律,正常开展其他政工工作,一方面要具有思想严肃认真、慎之又慎的观念。另一方而要具备全而细致的工作作风。这就要求政工人员提升工作过程中的严肃性,提升思政工作难题的处理效果,对各个层次干部的考核等要谨慎,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升思政工作的开展质量。因此,每一个政工人员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一丝不苟与全面细致的工作方法,来保证政工工作开展的质量。对于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等途径,逐渐排除疑难,进而提升政工工作的细致性。
在进行政工思想政治作风建设的过程中,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创新发展的角度考虑,打破以往的工作方式,将说和做有效结合在一起,创造为广大职工易于接受的管理方式,进而进一步强化企业思政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这就意味着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政工思想政治作风建设中的重要性,以管理体制为重要依托,强化政工人员责任意识。从本质而言,政工队伍思政教育作为长期而系统化的工程,在实际工作中,要遵循市场规律和市场形势,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对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以及管理内容进行创新,提出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思想政策,使得政工思想政治工作有法可依,培养政工人员依法工作的良好习惯,提高职业素养,进而形成良好的政工思想政治作风。
政工工作人员在政工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摆正自身的心态与位置,而且要通过提升要求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每一种行为,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引领政工工作的开展。否则,在政工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一些不良的行为与言谈可能会影响自身的形象。这样就不能保证政工工作开展的创造性与顺利实施。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必须做到以身作则、严于律己,首先要有一定的理论修养,政工工作人员一方面自己要懂业务,另一方面还要对心理学、语言学、行为科学及管理科学等有一定的了解,在具备这些要求的基础上,做思想工作时再结合实际,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同一人在不同的时期和环境下,使用科学的工作方式,通过抓住政工工作的思想脉搏,获得更好的工作效果。
第一,要把握思想政治作风建设的基本思路,创新企业文化工作的实施战略。国有企业应以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党的思想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并将两者结合起来;第二,要加强党的建设,以党建工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内容的创新。企业应在企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建立党建工作的具体规划,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第三,要做到落实党的思想建设于企业的文化培育中,使得企业的文化培育适应党组织建设的新常态。第三,企业要推行创新型理念,结合良好的思想政治作风建设在企业内部开展一系列积极上进的活动,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政工学习思想政治和文化建设工作专题,将企业的发展定位于每个员工的个人价值的实现,通过文化活动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企业要对政工人员做好社会责任培训工作,提升政工人员的社会责任意识,进而使得政工人员具备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思想意识,增强企业中职工之间的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借助企业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扬和宣传企业文化,并将其融入企业服务和经营管理活动中,为企业政工思想政治作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