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民
潜江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局 湖北潜江 433100
当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往往都是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下来检查,内部管控相对弱化,没有专门的监督管理人员来进行考核,往往都是兼职从事,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安全质量管控意识淡薄,非科班出身,对于实际现场施工情况等了解和掌握不全面,提出的很多问题浮于表面,缺乏后续的持续监管。对国家关于建筑工程有关质量和安全方面的政策研究不深、不细等,影响监督工作开展成效。
当前建筑企业内部虽然根据国家要求和行业规范建立了内部质量监督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制度内容比较空洞,在责任落实等方面缺乏明确分工,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受到人情因素等影响,很难严格监督和按照标准进行处罚,很多项目往往都是落实到项目部或者具体施工小组,没有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在具体内容、指标、流程、标准和考核等方面缺乏健全的制度体系支撑,导致执行不到位,影响施工成本、质量、安全和效益等。。
作为中国当前的经济支柱行业,中国的建筑产业在近年来一直维持着一个相对较为快速的发展速度,但相对应的就会出现有质量层面的问题,其所带来对社会稳定的不良作用以及对于人民生命健康以及财产的威胁,因为针对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的监理工作开展得不到位,让建筑产业的质量安全风险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不仅不利于建设我国公平的建筑市场环境,还影响到了中国的建筑产业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实力[1]。所以,为了强化中国在项目安全质量上提出的更高的标准与需求,企业应更加注重项目的质量总体水平,并以此来提升并改善相关的建设控制工艺,使建筑产业的发展更加的深入且长远。
对于建筑质量监督水平的高低在对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他决定了整个工程能否顺利进行,而且要想很好的提升工程的监督管理力度,就必须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作为后续的支撑。在建立相关的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时候,必须对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一个严格的培养,只有让那些有着专业证书或者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员进入到部门之中,切实避免一些滥竽充数的人员进入到管理部门之中,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行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坚持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管理监督能力,以便确保他们能够跟得上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明确自己的责任和职责,努力将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在实处,促进监督管理工作有序顺利地进行。
在当今我国的建筑行业之中,大多数施工单位内部没有一个完善的合理的管理体系,再加上缺乏相关的优秀管理人员,在管理人员上的配备不是十分合理,这就增加了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概率的发生。要想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根源上避免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就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建筑监督管理体系,主要的方式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设立一个不受其他因素制约的监督部门体系,这样就能使得整个监督工作具备高效率、公正性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相关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在平时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之中,加大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力度,确保整个监督过程贯彻于整个施工的过程,能够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治理、早解决;第三、坚持创建一个服务型、合理性的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能够将服务性和执法性有效的结合起来,这样能够确保施工单位能够很好地接受监督管理意见;第四、贯彻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对于各个部门的施工人员必须有一个严格的要求,坚决避免一些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发生,确保监督的顺利进行。
要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将技术和施工质量管理融合起来,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质量检测设备,针对材料验收、图纸设计与检验、过程计算、人员操作规范化等方面进行优化创新,加强设备自动化监督管理质量等,从而减轻工作人员负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如何改善和监督工程质量改进等方面,不断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提升。
网络信数据化工艺的深入与应用给建筑施工的质量监督工作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技术保障,针对提升监督工作的安全质量以及其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并已然变成了将来监督控制作业的发展趋势。所以,在切实的作业过程中要求加速监督管理作业的信息化构建进程,借助构建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项目质量监测信息平台,可以实现对于项目的全方位的控制与管理[2]。
总之,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建筑工作人员不能够仅仅关注数量的提升,还要格外注意施工的安全质量,因为一个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它的施工质量有着必要的联系,直接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相关的监督管理部门必须对监督管理给予格外的重视。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建筑行业规范要求不断提升,迫使建筑行业应当从细节入手,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安全管理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监督检查、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技术创新等多方式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助推建筑施工企业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