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
长春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长春 130031
公交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不可分,公交企业要制定出更加全面的行车规范、借助更加便捷的公交网线,依托更加环保的车辆结构来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乘客。遵循城市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理念,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公交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从基层抓起,培养人员的学习意识。提升公交企业所有人员的综合素质,更好的适应公交改革发展的需求。首先要逐步的强化基层人员的学习意识,结合不同的岗位要求,对于人员的业务知识、文明礼仪知识、安全运行知识进行培训。分批次、分层次的进行基层人员的培训工作,为公交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打下基础。对于不同的岗位要形成不同的培训重点,比如对于路队长的培训就要凸显出管理能力、执行力的内容;对于公交修理人员就要强调职业素养以及技术更新等内容;对于驾驶员就要强调安全运行以及文明礼仪的培训内容。借助细分化的培训课程。搭建起更加完善的培训体系,制定出明确的培训目标,形成详尽的培训时间进度表。总之,运用更加细致、更加明确的培训机制,来确保公交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
其次是要充分发挥出公交企业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培养企业所有党员的学习意识,为后续的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基础。公交企业要发挥出党支部的工作特点,组织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比如开展专题学习活动,让广大党员在企业中的模范作用落实到每一项的管理活动之中。党员学习意识的强化,可以带动更多的员工重视自身的职业素养,从而实现公交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1]。
最后是要让公交企业的领导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不断的强化企业领导层的学习意识。公交企业的管理层是企业发展的直接负责人员。因此企业的管理层要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道路。换言之,就是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来提升公交企业管理人员的决策力和领导力。公交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党委中心组的形式,完成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管理层人员的能力提升。帮助公交企业的领导人员兼顾企业发展的所有方面,为公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同时还要重视对于中层领导的教育培训工作,充分的发挥出中层领导在企业管理中的桥梁作用。不断的提升企业党员干部的综合素养,实现公交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提升,进而促进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
公交企业要始终将提升乘客满意度作为工作目标,进一步的提升基层人员的服务意识。公交企业的服务质量的提升,是为了让广大乘客的出行更加舒适安全,是符合企业发展理念的。首先要从宏观层面出发,不断的优化和调整公交的线网结构。积极的学习和借鉴其他城市的公交企业发展经验,依托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实现公交的安全舒适、绿色节能。积极的调配人员、车辆,为广大乘客的出行提供便捷。
其次是要加快公交的硬件更新,为乘客出行提供更舒适的环境。公交企业要借力于政府的大力扶持,逐步的提升公交的硬件设施。提升车辆的档次和性能。始终遵循绿色健康的科学发展观,让公交出现变得更加的安全环保。例如和政府在场站的建设上进行沟通协调,推进新能源公交的使用,为广大乘客营造绿色环保的出行环境,也会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另外,要遵循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提升人员的综合素养,提高公交服务的整体质量。借助信息化的管理调度系统,分析和整理公交的运行数据,在拥堵路段、高峰时段更加高效的调度车辆。另外公交企业运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帮助乘客更加便捷的查询乘坐的信息以及路段情况。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缩短乘客的等待时间,还可以为公交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同时公交企业可以借助服务竞赛、职业技术比赛等方式来促进企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借助物质和精神的激励措施激发工作人员热情[2]。
最后是要培养人员的安全运行意识,确保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主要是完善企业的安全质量体系,从制度来保证公交出行的安全性。重视公交运行的细节问题,借助定时、定期的培训来让全体人员警钟长鸣。
公交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主体,因此要从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始,为建设有特色的公交企业文化打下基础。首先是要强化人文关怀,让广大员对于企业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公交企业要将员工的利益放在前面,为员工可以感受到企业改革对于自身的好处。强化全体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党政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人员的思想动态。要积极解决人员的生活难题,维护人员的合法权益。例如要逐步的提升场站的基础条件,为基层人员的吃饭、喝水、歇息提供便利。制定出相应的激励措施,引导人员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之中。
其次,是要形成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借助灵活多样的业余活动来激发人员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结合公交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运用丰富的党政工作主题活动,让企业文化更好的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例如开展党员义务劳动、推广移动查询软件等活动,形成爱企为企、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
最后,是要借助公交车厢文化、车载电视等手段来宣扬公交文化。宣传企业的好人好事,运用物质和精神激励广大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同时可以通过公交网站、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实现公交与社会受众的沟通交流[3]。
新形势下增强公交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实效性,应该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思考。从基层抓起,提升公交企业的人员素质;从服务意识入手,提升广大乘客的满意度;从思想政治工作抓起,适应公交企业改革的需求。加快公交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步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