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楠
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控制处于重要地位。成本管理控制目标必须首先是全过程的控制,而不仅仅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方法,成本控制是运用各种方法,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与效果,以便全面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在企业经营与发展实践中,成本控制是非常关键的内容。尤其是在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新态势下,企业必须通过成本控制来优化自身的经营与发展目标,企业必须通过成本控制来全面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
成本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措施,在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实践中,企业需要通过成本控制来优化自身的经营水平,企业需要通过成本控制来节约发展资金。在新时期,企业更需要全面优化成本控制的方法与质量。现阶段,企业在成本控制实践中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从哲学角度来看,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若在企业经营与管理实践中,缺乏科学的成本控制意识,那么自然会影响企业成本控制的整体成效。现阶段,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缺乏科学的成本控制意识。在部分管理者看来,成本控制就是压缩成本的体现,只要通过节省原材料、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就能够实现成本控制。同时,在部分管理者看来,成本控制是行政部门、财务部门的事情,与企业的业务部门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受此影响,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明显缺乏成本控制的整体意识。而对于普通员工而言,他们自身缺乏成本控制意识,这就使得他们在具体的生产、操作、服务等过程中并没有树立节约意识,而是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生产。实践证明,在企业成本控制实践中,成本控制意识的缺乏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企业的成本,消耗企业的发展资金。
在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实践中,成本控制是一项系统且科学的工作,需要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作为支撑和指导。现阶段,企业在成本控制实践中并没有构建全方位、动态化的成本控制体系,仍然采用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传统办法,这无疑影响着成本控制的整体成效。一方面,在成本控制过程中,企业缺乏全局性的眼光以及动态化的视角,并没有建构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而是依靠规章制度或者岗位职责等进行成本控制的宣传与引导。比如部分企业在生产车间内悬挂“节约高效生产”的条幅,通过“喊口号”的方式来进行成本控制。由于缺乏完整全面的成本控制体系,这就使得企业成本控制流于形式,很难收到成效。另一方面,在成本控制过程中,企业往往顾此失彼,或者采用区域性的成本控制方法,缺乏全局性的成本控制理念。比如企业认为库管方面的无必要、非生产性损耗相对较大,那么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应该给予重点关注。但实际上成本控制是一个全过程的工作,仅仅依靠单一部门或者单一制度,很难提升成本控制实效。
在企业经营与发展过程中,成本控制并不是简单的工作,而是全局且系统化的工作,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认真对待以及积极参与,更需要各个部门进行信息沟通与互通有无,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成本控制的整体成效。但现阶段,企业在成本控制实践过程中,明显缺乏信息技术的支撑。一方面,在成本控制过程中,企业并没有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也没有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仍然依靠传统的手工记账、统计、核算等简单的方式,这显然无法提升信息处理的质量,也难以保证信息传递的时效与真实;另一方面,企业在成本控制过程中,缺乏必要的部门协同配合机制。各个部门存在“单打独斗”的问题,成本控制合作意识薄弱,缺乏一定的沟通与默契。与此同时,在成本控制过程中,企业各个部门的具体分工不够明确。比如涉及多部门合作的项目,在成本控制时容易出现互相推诿、互相扯皮等问题。
在新时期,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应该全面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以及发展现状等,重点研判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对策,综合性提升成本控制的整体水平。
在企业成本控制实践中,企业应该通过宣传教育等营造成本控制的科学氛围,全面增强管理者以及广大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同时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提高入职门槛等方式来切实打造高素质的成本控制团队。一方面,企业应该着重加强成本控制的宣传教育。比如企业可以将成本控制的前后对比效果图张贴在办公区域、生产区域,引起管理者以及员工注意。企业还可以树立成本控制的典型人物、典型科室等营造良好的成本控制氛围。企业要定期开展成本控制宣教会,要采用典型案例、反面案例等警示广大员工,全面增强他们的成本控制意识。另一方面,企业在成本控制实践过程中还应该科学打造高素质的成本控制队伍。成本控制并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积极构建成本控制部门,明确成本控制人员的工作职责。同时,企业应该适当提高成本控制岗位的入职门槛,挑选精兵强将来参与成本控制。企业更要通过系列化的培训来着重提升现有成本控制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专业素养,引导他们不断加强自我学习,不断掌握新的成本控制方式。
企业的成本控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作。为提升成本控制的整体成效,优化成本控制的整体水平,企业应该科学建构成本控制体系,实现成本控制的动态化,全面指导企业成本控制的整个过程。一方面,企业应该构建成本控制组织体系,明确具体人员的具体分工。在完善组织体系的基础上,企业积极创新成本控制体系,结合自身特点完善成本控制体系,明确成本控制的目标、成本控制的内容、成本控制的方式以及业绩考核标准、具体程序等等。同时,企业还应该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将岗位责任以及成本控制的考核任务等相关联。例如,管理者的岗位责任与成本控制成效的考核应该相关联,当管理者的岗位责任未履行到位,或者出现成本控制成效不高等问题时,可以采用相应的考核标准来予以评价,或降低薪酬标准,或调岗撤职等。另一方面,企业在成本控制实践中,应该落实动态化的成本管控方法,及时修正与调整成本控制体系,确保前者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在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实践中,加强成本控制,企业必须依托科学的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提升成本控制的成效,同时企业更要完善会计监督机制,提高会计监督水平。一方面,企业应该建构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各个部门有机统筹与协调起来,全面优化信息质量,综合优化信息处理成效。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全面反馈各个部门的成本信息,便于及时进行信息汇总、分析、核算、统计等。同时,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还能够加强企业各个部门的协同配合,引导他们共同完成成本控制的目标和任务。另一方面,企业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还应该完善会计监督机制。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成本会计监督机构,加强对会计的协调、执行与编制,有效优化会计监督的整体成效。同时,会计监督机构为各个部门制定成本目标,引导各个部门编制成本预算。一旦出现预算超标,会计监督机构要及时介入,审慎分析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新时期,企业在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要全面加强成本控制,以节约资金,优化企业的发展成效。企业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自身问题,从成本控制意识的增强、成本控制体系的建构、成本控制方式的创新等方面综合优化成本控制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