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洪亮,徐碧晗,于天傲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对社会学前教育师资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对学前教师的需求量显著提高,对学前教师的质量、专业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但学前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与实践不能更好地结合,实习时间短,经验不足,不能适应目前社会对学前教师的要求。虚拟现实技术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1.我国国家政策。近年来,由于我国人口形势发生转变,人口总量增长趋势减缓,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劳动人口减少,社会负担加重。基于此,国家出台相关政策,2013年施行“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1]。允许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使新生儿数量大幅增加,相应的学前儿童数量大幅增加,幼儿园数量明显增多,对学前教师的需求量增多。随着学前儿童的增多,国家对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更加重视。2017年5月,教育部、人社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将新建、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健全投资机制,建立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针对国家日益重视学前教育质量的现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培养问题就成为我们师范院校重点解决的问题。
2.国际上的师资培养方法。在了解我国国内政策的同时,对国际上的方法与要求也应有所了解并吸收借鉴。英、美等发达国家更强调对学前专业学生实践素质的培养与能力的提高,并把它作为教育改革培养的重点,加强教育机构与合作实习学校的良性互动,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化能力和水平。他们更重视教育机构与合作实习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为以后的工作积累更多有效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能力和水平[2]。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学前教育专业在美国排名第四,它的课程安排更注重提高学前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每学期都会安排实习课程,同时采取由学生、指导教师、大学导师构成的三角培养模式,在每学期实习开始之前进行三方研讨制定明确目标[3]。英国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多以模块式结构培养,将理论与实践分成四个模块,并在此基础上增设专题性研究课程,同时格外重视对学前师资职业技能和心理素质培养,拓展教育实践进而强化学生的教学技能和实践经验[4]。国外的师资培养方法有可以借鉴的地方但也有不适用于我国的地方,应该在结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目前学前专业教育实习出现的问题。我国学前专业教育实习时间短暂且集中,多集中于大学的最后一到两个学期,导致学生不能充分、深入地理解学前教育的工作,积累的实践经验较少。实习的内容与书本上的知识脱节,学生不能更好地运用书本上的知识去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操作和处理能力。教育实习的目的窄化、形式固化、要求不具体、目标不明确、管理大同小异等,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5]。同时在实习过程中,由于指导教师自身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工作繁忙,对实习学生的帮助和指导也有限[6]。这就导致学生只是盲目听课,没有头绪,没有形成自己对课堂设计的想法,只是盲目学习指导教师的课程安排。这样下去学生的教学能力无法得到提高,教育实习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2.教育实习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相较于国外更重视实践来说,我国更重视理论知识,更重视书本上的内容,所以花费大量的时间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留给实践的时间就相对较少,通常只集中在最后一到两个学期,更倾向于是毕业前的一次突击训练,时间短,任务重,留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和时间少,学生也就不能在实习的过程中充分地将学校的知识与实际的实习融会贯通,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也就得不到提高。同时,我国的教育更多还属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更重视考试的分数,对科研也不够重视,对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不够重视,这点在实习上也有着充分的体现。实习的内容与形式过于固化,学生不能参与到课堂中去,只是让学生跟着教学教师听课,单纯地模仿教学教师的授课方式,没有自己的想法与创新,这样的教学实习显然对学前教育师资素质的培养作用有限。
面对在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如,教育实习时间短,学生不能更好地掌握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通过模拟现实环境来一一解决。
1.虚拟现实技术简介。虚拟现实技术是可以模拟和感受虚拟世界的一种计算机仿真系统。它是通过计算机创建一种模拟的虚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同时能够使体验者沉浸在这种环境中。更通俗点讲,就是通过在两只眼睛上的不同成像产生视差,从而让人们产生立体感,来模拟现实环境,使人好像是身临其境,同时体验者看到的景象是通过眼睛与头部的运动来定位的,模拟环境中的景象也是随头部的运动而变化的,使体验者的感受更加逼真。
2.虚拟现实技术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方法及效果。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通过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虚拟的学习环境来加速和巩固学生掌握和学习知识的过程,为学生创建逼真的学习和实践环境,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切实有效的实践经验,来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能力和水平。如,虚拟现实技术在学前卫生学方面可以创建虚拟的急救场景和病儿,让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在虚拟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对病儿进行急救,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急救方法并且记忆深刻。在实践方面,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幼儿园场景,让学生能够尽早的体验到幼儿教育,通过模拟场景使自己在不断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模拟场景中的幼儿身上,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体验,这就避免了由于教育实习时间短且集中使学生不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学生不必只依靠最后一学年的集中且短暂的教育实习时间来获得实践经验,而是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大学学习开始以后就逐步将所学与实践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其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在授课方面,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现实课堂,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将所需教具在虚拟场景中生成,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让学生在产生兴趣的同时将知识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上课的积极主动性。
灵活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提高学前专业师资培养的能力和水平起着积极的作用。它能够通过模拟现实环境使学生在虚拟世界不断锻炼自己,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强化自己职业技能,使学生不再只局限于毕业前的最后一次突击训练,而是能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将所学与实践融会贯通。因此,笔者认为,在学前专业师资培养上,应该尽早地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尽快发挥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