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与科学内涵

2018-12-06 15:32:55齐晓明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科学内涵渊源总书记

李 佳,齐晓明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在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从不同方面入手深层次探究新时代如何坚持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实践二者作用下,统筹兼顾的同时树立全局意识,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其作为党的十九大会议的主线。同时,在践行这一伟大思想过程中,我国需要全方位深入把握其理论渊源以及科学内涵,在创新的基础上优化实践路径,更好地展现其重要价值,确保历史奋斗目标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

党的十八大会议的召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到来奠定了重要基础。随之,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我国基本国情,以理论、实践为中心,多层次探究了坚持、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路、新方法等,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其理论渊源进行了系统化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会议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巧妙贯穿其中,对其进行了精准定位。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校举办的专题研修班上明确指出坚持以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要求党员干部要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用下的理论、实践、时代等特色,对这一伟大思想的理论渊源进行了深层次阐述,这也是我国第一次站在社会主义长达五百年发展历史的视角看待新时代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将这一有着划时代意义的发展历程分为六大重要阶段,其中欧洲、俄罗斯以及我国分别为两个时段,从而进一步全面、客观论述了这一伟大思想的理论渊源,具有较高的系统性、完整性。

1516年,社会主义在欧洲的英国诞生,托马斯·莫尔是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发表了基于社会主义的著作,即《乌托邦》,批判资本主义的过程中“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形态被提出,出现了基于空想形态的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出现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到1848年,欧洲国家的马克思、恩格斯大胆进行了社会主义实践,发表了《共产党宣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现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但在鸦片战争影响下,我国走上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漫长道路,其间爆发了一系列革命运动。随着20世纪的到来,社会主义逐渐向俄罗斯转移,俄国革命的爆发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随之诞生,共产主义为该先进政党的奋斗目标。随后,以毛泽东为中心的一大批共产党人走上了国富民强的探索道路。1956年,随着“一化三改造”任务的完成,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对社会主义的层层探索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与制度保障。改革开放之后,共产党人在多层次实践中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明确指出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将发展作为该道路建设中问题解决的关键点,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这也是党十九大会议召开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重要方面之一。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江泽民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这一重要战略思想,随后,胡锦涛总书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七大召开过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这三大创新成果进行了系统化整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的角度,深刻概括了中华民族整个奋斗历程,对新时代进行了全新探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民族复兴以及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方面的正确道路。站在理论渊源的角度来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伟大思想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以及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

1.理论层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一伟大思想科学内涵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来把握。在理论层面,习近平总书记紧扣如何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明确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即“八个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中的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社会核心矛盾等,对新时代内涵、意义进行了深刻探究。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会议上明确了建设生命文明的重要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从全面小康、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等方面入手,科学解决我国在探索、发展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面临的理论、文化等自信问题。在此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这一伟大思想的基础上明确了依法治国、强军等方面的具体化目标,强调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世界一流军队以及现代化强国建设,明确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包括其本质特征——党的领导。从理论层面来说,习近平总书记借助党的十九大会议作用下的“八个明确”,回答了如何坚持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是这一伟大思想科学内涵的客观呈现。

2.实践层面。在提出这一伟大思想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实践中进行深入探究,十九大报告中阐释的“十四个坚持”便是其真实写照。其基本方略集纲领、基本要求等于一体,是这一伟大思想实践要求的客观折射,也是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性组成要素。从实践层面来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这一伟大思想的过程中坚持党领导一切工作,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核心,坚持全面改革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等多方面体制等,从不同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工作,科学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在此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实践中发挥这一伟大思想重要作用,将理论、实践两个层面深度融合,全面加强制度、法治等建设的基础上深化治党等环节,为构建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这一伟大思想科学内涵便是层层实践中不断呈现,客观展现了新时代下这一伟大思想深远意义。

三、结语

总而言之,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当下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国家治理规律进行了精准定位。我国要站在客观的角度,结合这一伟大思想理论渊源以及科学内涵,深化反腐体制机制与法治建设,革新社会治理结构体系,促使社会治理具有鲜明的民主化特征。以此,在践行这一伟大思想过程中科学构建创新型国家,将我国持续性发展推向更高层次。

猜你喜欢
科学内涵渊源总书记
准确理解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
当代陕西(2020年13期)2020-08-24 08:21:34
西夏“城主”及其渊源考
西夏学(2020年2期)2020-01-24 07:42:46
周人传统与西周“礼乐”渊源
音乐研究(2019年5期)2019-11-22 06:48:28
STAR FLOWER WATER 百年“明星”两岸渊源 1929年产量超过1000万瓶
中国化妆品(2018年8期)2018-12-06 08:17:04
习总书记“下团组”
当代陕西(2018年6期)2018-05-22 03:03:13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黄河之声(2018年6期)2018-05-18 00:47:57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总书记的告诚
『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学习月刊(2015年21期)2015-07-11 01:51:36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其启示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