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电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出口退税这一制度在实施以来,一直在根据宏观经济情况进行着改革,从开始的完全无增值税税率到近年来外贸出口退税,都展现着出口退税政策对贸易顺逆差的调整能力,以及保证我国经济平稳进步发展所具有的意义。出口退税即对出口商品免征或退还已缴纳的消费税和增值税,能够防止国际之间双重缴税情况的发生,体现公平税负,有利于扩大国家的出口规模,增加外汇。外贸企业积极响应退税政策,对提升出口商品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海关总署在2017年公布外贸数据,我国货物贸易进口总值为22.52万亿元,与2016年同期增长15.9%,国内出口为12.41万亿元,增长了11.7%,进口10.11亿元,增长21.5%,外贸出口顺差为2.3万亿元,收窄17.8%。
近年来,我国外贸形式受国家财税、金融、外管政策,国内外经济环境,国际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日益严峻,为了提升进出口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国家从2014年开始,进一步对相关税收规章制度进行了完善,有针对性将退税率划分为七档。随着近年来进出口规模的增大,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也不断上升。随着国内出口退税政策与方针逐步完善,出口退税、免税总额也是连年增长。
根据调查,我国国内外贸企业每年有约25%的退税款因各种原因最终无法收回,正常情况下,外贸企业收齐报关单、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单证,信息对碰无误,申报后30到60天就可以拿到退税款。但是,由于出口退税业务操作的复杂性,出口退税流程和政策的多变性,部分外贸企业操作缺乏规范性,对上游客户及相关业务不够熟悉了解等原因,导致外贸企业在出口退税过程中存在相当比例出口业务无法真正实现退税而造成损失。
外贸企业从商品采购到出口退税,需要与供应商、外商、税务、海关、外管局、银行多个机构部门沟通联系,经历采购、销售、报关、商检、物流、仓储等多个环节,退税实际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工作,其中任何一个部门或环节出现问题就会让整个工作陷入停滞,所以,需要对退税内控机制进行完善,并加强对退税全过程的监控。部分外贸企业还未形成完整的出口退税内控机制,缺乏对退税的统一管理,信息在不同部门间传播不及时,导致工作经常发生脱节;对退税信息的核对不够认真全面,造成一些退税业务单证与电子信息不符,需要对申报信息重新更改,降低了企业自身退税工作的效率。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不仅要使用企业自身ERP操作系统,还要使用电子口岸出口收汇系统、出口退税系统,是一项对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学习能力、政策把握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均有较高要求的工作。从我国当前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现状看,外贸企业的出口退税人员变动频繁,能力有待提升,责任心有待加强的现象较为普遍,从事出口退税工作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无法熟悉掌握出口退税实务管控与系统操作的流程,对业务和上游供货商缺乏足够了解,再加上学习意愿不强,极大程度影响了退税信息录入申报、政策流程变化调整,问题疑点解决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会根据国内的宏观经济情况不断做出改变,许多企业不能及时有效地了解掌握相关信息,从而导致新的政策出台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仍有部分外贸企业退税人员按照旧的政策流程操作。比如每年税务机关都会将一些供货企业、商品、地区列入敏感企业、商品、地区名单,实行更为严格的加强函调频次、现场核查、资料报送等退税审核措施,如果外贸企业不加以高度重视,及时与相关政府部门沟通交流,尽快熟悉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化,很可能会降低出口退税的效率,从而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部分外贸企业仍然存在重业务,轻管理的理念,认为业务谈成了,销售实现了,退税没有理由退不了。企业风险管理与内控意识不强,措施不到位,监管缺失,只注重短期经营业绩,在对业务、客户、商品不甚了解的情况下盲目开展业务,出现由于上游供货商的问题导致出口退税延误情况,更为严重的如果上游供货商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骗取出口退税情形,外贸企业不但因此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影响其在税务机关等政府部门的资信。
为了能有效利用,充分发挥退税政策给企业带来的益处,外贸企业应将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和企业自身特点相结合,把采购、销售、报关、物流、收汇、申报等业务流程都纳入到内控管理的机制当中,建立健全全面的税收内部控制体系。同时,加强对客户、业务、产品的甄别了解,实行客户分类管理,验厂验货,物流监控等措施,做到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确保企业自身业务的真实性和退税款的安全。
作为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出口退税对工作人员提出较高的能力要求,在专业能力上,不仅要有较强的操作能力,还要具备综合组织和协调能力,才能保证外贸企业退税工作的顺利展开和有效进行。同时,也需要在公司层面进行退税重要性的宣贯,提升全体员工对退税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企业可通过外部专家或内部专业人员组织培训,积极参与税务机关宣传讲座,与高校等机构合作学习深造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水平,提升员工在出口退税政策、系统使用操作以及业务流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助力于退税工作更为高效顺畅的开展。
企业对外需要保持和海关、税务、外管等部门的交流和沟通,确保退税政策和流程的及时了解,问题疑点的及时解决,从而加快退税资金到账进程,为退税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内要加强各部门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共享,简历工作协同机制,出现退税政策的变化,要及时告知相关人员,保证他们能够对政策变化的核心内容有及时了解,对自己的工作迅速作出调整,提升退税工作的效率。
出口退税政策在为外贸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全新的挑战。为了适应政策的要求和环境变化,充分利用政策红利,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外贸企业必须积极采取相关的措施,包括对员工进行专业能力培训,加强退税风险管控力度和保持沟通,及时对信息进行反馈,以减少退税过程中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最大程度上发挥出退税政策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