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涛 编辑/张美思
人民银行在市场化改革中,虽然职能和工具减少了,但影响力并没有减小,反而增大了。
近些年来,中国的货币政策从过去的数量型框架向价格型框架的转变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此过程中,人民银行的职权也在经历深刻的变革。过去几十年中,信贷规模管理等数量型手段逐步淡化,利率、汇率逐步市场化,人民银行的调控越来越依赖市场化的传导机制。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有更明显的时滞,没有数量手段来得立竿见影,也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效果好不好不一定。由此来看,人民银行的影响力似乎在它自己力推的改革中逐步削弱了。
回顾历史来看,人民银行的职能和手段总体上的确在减少。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的“大一统”时代,中国的金融系统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不光监管职能集于一身,还负责提供许多基础金融服务。
1984年,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在此之后到1998年之前,一直负责信贷规模管理,每年向商业银行下达信贷指标。同时,人民银行还负责对整个金融业实施监管。1992年证监会成立之后,人民银行仍负责监管地方证券经营机构,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97年11月份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此后,1998年,保监会成立;2003年,银监会成立。至此,中国“一行三会”分业监管的格局形成。
在银监会成立时,人民银行增加了维护金融稳定、发展金融市场两大职能。同时,又逐步增加了征信、反洗钱、第三方支付监管等职能。但在这个过程中,人民银行的职权范围总体来讲是收缩的,更多地集中于宏观调控,各种管理的权力减少了。
不仅如此,人民银行还在持续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使得这两大工具手段也越来越多地交由市场来决定。这样一来,剩下的工具看上去就更少了。那么,人民银行为何能够持续地减少自己手中的职能和手段,自己革自己的命呢?
首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发展、成长,中央银行治理以及货币政策框架都需要做出调整。大多数商品价格的市场化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就完成了。利率、汇率作为资金价格,虽然牵涉面更广,放开应该更加谨慎,但也迟早要放开,才能与整个价格体系相适应。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当商品和服务都按市场机制配置时,信贷资源也应该如此。也只有这样,货币政策才能保持有效性。否则,随着金融活动日益活跃,传统的工具手段逐步失去了有效性,同时副作用也越来越大。
其次,人民银行治理需要向成熟经济体央行行之有效的框架转型。与二十几年前甚至十年前相比,人民银行治理框架都有了很大变化,与成熟经济体的央行更加接近了。这得益于中央银行在很多方面做出的变革。如果仍坚持过去的框架,就难以适应国际化的要求,也难以走向现代化。
但尽管人民银行在市场化改革中职能和工具少了,但影响力并没有减小,反而增大了。
可以用美联储做个类比。美联储最大的行政权力就是决定何时加息,或者以多快的速度收缩资产负债表,且不直接针对具体金融机构。但美联储的影响力大吗?当然很大。
这就是为什么,人民银行不用担心市场化改革对自身影响力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美联储的影响力很大,但这并不构成寻租空间,因其很少针对各家金融机构,相比数量型政策框架,难以构成权钱交易。人民银行亦是如此。市场化改革后,工具手段精简了,“实权”可能更小了,但影响力更大了。
对于大国央行来说,其影响力还可能是全球性的。美联储是最典型的例子。除此之外,欧央行、日本央行、英格兰银行也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力。这主要因为其货币是国际储备货币,在国际上被广泛使用。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人民币已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货币。这使得人民币汇率或人民币利率调整越来越成为一个国际重要事件,经常能够引发国际市场的反应。从这个角度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人民银行的国际影响力也在逐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