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珊珊 编辑/张美思
外汇市场的独特性,在于汇价是以货币对的方式,或是更为复杂的货币篮子(如美元指数)的方式来体现。因此,绝对的好,不一定带来货币的走强;绝对的差,也不必然意味着货币下跌。相对的好坏才有意义。在这个逻辑下,基于以下六方面的考量,笔者看空2018年的美元指数走势。
第一,全球同步性复苏,市场风险偏好提升。
2017年二季度,包括G7国家在内的主要经济体GDP环比增速全面转正,意味着全球经济在同步恢复。近二十年来,全球的同步性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美元的下跌。如2001—2004年,全球经济在互联网繁荣的刺激下,GDP增速一年一个台阶;而同期,美元指数却从121的高位滑落至80的近10年低位。逻辑很简单,在安全稳定的经济环境下,投资者风险偏好增加,高风险、高收益资产更受青睐,资金大量从美国等发达国家流入新兴市场国家。2014年至今,新兴市场货币由“全军覆没”式下跌,到跌幅收窄,再到上涨,正是反映了这样一种趋势。2018年,全球将延续同步性复苏,市场风险偏好会进一步增强,美元将相应承压。
第二,美国内部的“双赤字”施压美元。
据测算,美国财政赤字与贸易赤字占GDP的比重领先贸易加权美元指数约两年左右,而贸易加权美元指数与美元指数走势趋同。当前,特朗普税改已落地,保守地估计,未来十年内美国财政赤字至少增加1.4万亿美元左右。税改之后,万亿美元的基建计划或将成为特朗普和共和党2018年的施政重点。大规模的财政支出将导致美国财政赤字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GDP增速。双赤字占GDP的比重呈现扩大迹象,会增加美元压力。
第三,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方向将进一步趋同。
理论上,紧缩的货币政策有望带来走强的本币。但美元指数是一个由欧元、日元、英镑、加拿大元等构成的货币篮子。因此,从货币政策角度分析美元走势不能仅盯美联储。2014—2016年,美联储是全球主要央行中唯一一家缩减量化宽松规模的央行,但2017年已有加拿大和英国央行加息。当前,市场普遍预期欧洲央行将于2018年下半年停止购债,澳洲央行有望在2018年加息,甚至连量化宽松政策持续了近二十年的日本央行也有可能逐渐调整货币政策方向。因此,除非美联储超预期鹰派,否则美联储加息对美元的边际提振作用会减弱。
第四,美元资产的收益率优势降低,美元资产的吸引力相应减弱。
货币会随着国内利率上升而升值,这反映了预期资产收益率的提高。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标志,目前,美债的收益率水平不论是与欧元区、英国、加拿大还是日本比,都颇具吸引力。尤其是对美元走势影响较大的美、德10年期国债利差,当前接近200个基点的相对高位,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美元。但德债收益率的低位与德国经济复苏现状不符。若2018年欧洲延续核心国与边缘国家同步复苏的态势,市场风险偏好的抬升将相应减少德债的需求,加之欧洲央行将逐渐缩减购债规模,德债收益率反弹空间较大,令美元承压。
第五,从官方态度来看,特朗普政府并不欢迎强势美元。
对内,美国财政赤字的扩大几成定局;对外,贸易赤字若从当前每年逾5000亿美元的水平进一步扩大,则伴随的负债会越来越高。维持美元的弱势是收窄贸易赤字最为直接的办法。2017年年初,特朗普以“强势美元正在将我们推向深渊”的宣示,成为美国近代首位通过口头言论影响美元走势的总统,也奠定了2017年全年美元疲弱的基调。
第六,市场对美元走势仍偏悲观。
根据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CFTC)的数据,2017年以对冲基金为首的投机性机构从美元净多头转为了净空头,且净空头占总持仓的比重升至逾三年高位。这表明,市场对美元的态度整体悲观。其直接的结果是美元易跌难涨。但必须注意的是,市场情绪建立于基本面之上,情绪只能影响短期走势、放大短期波动,但不能决定趋势。
综上,当前利空美元指数的因素仍然多于利多因素,2018年美元指数波动中枢会继续下移。不过,美元仍是强势货币,不会因市场情绪变化而出现暴涨暴跌。因此,在2018年美国经济复苏整体稳健的背景下,预计美元不会出现2017年逾11%这样的跌幅,主要波动区间将维持在[8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