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媛 赖卿,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十九大的召开为中国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经济格局也发生了大的转变。在新“三步走”战略下,供给侧改革与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消费政策、高端制造(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共享经济等领域)都是经济上的重大变化。
十九大报告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下一步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结合具体内容可知:我国将会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握好“加法”与“减法”的关系,将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保持传统的“三去一降一补”,开启新一轮的工业革命。
近年来,中国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已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十九大报告中对消费的表述也有了新的界定:消费是促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为了适应居民消费扩大升级趋势,我国的政策体系仍需健全,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和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激发新活力,切实增强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高端制造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今日所包含的领域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共享经济等。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一方面要瞄准全球生产体系,关键是立足于自主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要立足制造业的基础,推动企业由传统加工制造向价值链的高端来进行延伸。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进行财务成本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财务成本工作的开展,企业普遍存在重销售,轻理财的现象,财务成本管理体制不协调、模式陈旧、人员素质不高。所以有必要对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在企业投入资金和生产产品过程中,进行成本核算是衡量企业生产活动质量高低的关键,企业能够将成本降低和提供良好的产品双管齐下,说明企业的生产活动效率较高,但是高效率不代表企业能够拥有高效益。企业传统的成本管理是通过提高产品数量来降低单位成本,与市场销售量均衡的其他企业相比较,这样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但是就现今的市场环境来看,企业通过这样不协调的体制通常造成产量过剩、供需不平衡的局面,企业的资金最终转化为存货滞留在仓库中,这也是国家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之一。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一味降低成本对市场与企业都是利大于弊。
传统的经济观念侧重于企业的销售,从而忽略其中的财务成本管理。在生产过程中,大多数企业没有一套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对财务成本管理仍然停留在表层。在各成本的支出中,没有对投产前的产品进行成本分析,缺乏合理预测,也没有控制各个不合理的成本费用。大多数企业对成本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管理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在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核算,不仅仅是计算生产成本,而是贯穿于整个周期的所有成本。大多数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效率较低,信息匮乏,缺失有效性。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对事关企业发展大计的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战略要求,现在更稀缺是具备较高专业素质的人才。然而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些企业为了节省人工成本,所聘用的财务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缺乏财务管理能力,导致导致财务成本管理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效推动企业的进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当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由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虽然企业通过降低成本可以提高生产数量增加利润,但是应该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积极培育创新能力,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财务成本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在新时代的要求下,若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必须加强企业财务成本的各个环节。第一,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在企业经营的整个周期加强落实成本控制。第二,结合财务成本分析工作,将所有的成本支出项目列入预算计划之中,在成本支出的源头进行控制管理。第三,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定期审查,适时运用突击检查的模式,并且要求追究责任到个人。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也逐渐走向信息化和技术化。会计人员除了要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熟练掌握会计软件的使用和在智能环境下的信息技术。随着企业的高要求,相关的财务人员的知识储备要有极大的提升,要实现对科技和管理知识的掌握,要具备多元化和创新思维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预测能力和决策技巧,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质量的信息。
在新时代和各政策出台的背景下,企业的经济发展和管理需要时刻围绕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新政策的相关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也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有挑战企业才会有创新,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全面来临,我国整体的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将会得到极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