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铭慧,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本文从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中典型的生产过剩现象入手,从经济学的理性人角度分析那些生产商毁掉商品的行为,并探讨对于经济学的理性人基本假设,我们究竟应当怎么去看待它,并且发现在现实里它也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候,曾发生过让大多数人匪夷所思的事。当时处于经济大萧条,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很多人失业,基本的生活难以保障,但却出现由于生产过剩,很多奶农把大量的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同样还有把众多生活用品倒进河里或者把牲畜杀死。
非常多的人指责这是一种不道德,非人性的行为,指责这些农场主为什么不把牛奶或者其他生活必需品分发给那些填不饱肚子的人,而把资源这么浪费掉,并议论资本主义是否罪恶,垄断资本家是否能控制市场。下文我们不从资本主义存在天然缺陷以及人性是否罪恶等的其他因素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下,为什么农场主纷纷选择抛弃产品,而不是把它们送给穷人。
在经济大萧条之前,在美国就出现了严重的供过于求现象,对奶农来说,针对这种情况,他们面临着几种选择。一是保存牛奶,等待牛奶价格上升。但是牛奶是易腐败的产品,很难长期保存,并且奶牛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产奶,不能人为控制产奶量。第二就是降低价格,提高销售量。但是牛奶属于生活必需品,它的价格弹性是比较低的,即价格使降低,牛奶的销售量也不会有很大变化。可能只会造成奶业整体价格下降,这样虽然原先买不起牛奶的人可能现在能买得起,但是增加的人数是非常有限的,而那些原来就能买得起的人也不愿意再接受原来较高的价格。据当时统计,牛奶的平均收购价从1931年的1月的每100磅2.25美元降到1933年4月每100磅0.99美元。对于很多奶农来说,这个收购价已经无法维持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并且价格降得越多,奶农亏本得越多。况且奶农只负责提供奶,不负责牛奶的销售,如果让他们拉着牛奶去城里卖,很可能赚的钱还没有把牛奶运到城里花费的成本高。第三直接把卖不出去的牛奶倒掉。把多余的牛奶到倒掉,可能会就扭转供过于求的局面变为供不应求,就会抑制牛奶价格的下跌,从而保证自己不会亏得更多。那么为什么不把多余的牛奶送给别人呢?送给别人的过程是需要一定的运输成本和其他方面的费用,再者把牛奶送人,就会在市场上减少牛奶的需求量,这显然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虽然赠送给别人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一件提高福利的事,但是奶农在整个社会中扮演着类似企业的角色,他们的目的就是追求自身的效益最大化。而不是想着怎么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综上来看,把牛奶倒掉成了奶农明哲保身的最佳办法。
把牛奶倒掉也是奶农能选择的最能保护自己利益的方式,是理性选择的结果。在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假设就是“合乎理性的人”即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就是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这里的奶农也不例外,从事经活动都是利己的。
针对这一假设,有很多观点认为其中是存在缺陷性的。认为人在从事经济活动时并非完全理性的,决策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在现实里往往是信息不对称的,那么人对信息就不可能完全掌握,决策时也不会完全理智地处理问题。或者人在经济活动中也不一定完全是利己自私的。在经济活动中也很难完全实现最大化原则。那么理性人假设是否就意味着从事经济活动的群体就完全是利己自私的?
理性人假设从根本上意味着决策者总是能对备选组合进行排序并且选择最高的一组。并不意味着,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就只考虑自己的观点而不考虑其他人的影响因素。比如当一家餐馆顾客比较多时,自己可能也偏好去这家餐馆吃饭。在这个选择中,这个人把其他人的影响也考虑在内从而做出选择,但他的这个决策也是理性的。理性人这个假设其实是非常宽泛的,并不仅仅局限于字面意思,对人有着完全严格的要求。现实里非常多的看似“非理性”行为与它并不矛盾。比如一些企业会做公益活动,按照狭隘的理性人假设,做公益是提高了社会的整体福利,但是表面上看并没有提高自身企业的经济效益,但为什么很多企业还是会选择去做公益。因为这些企业在做公益过程中,可以通过公益从其他渠道减税、改善企业自身形象以及通过提升其他人的效用来提升自身效用等,进而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这也是合乎理性的决策。
在经济理论中,对理性人假设原则性是比较强的。但在实际中,理性人假设通过多角度的理解其适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