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探讨

2018-12-06 07:46:08
金融经济 2018年22期
关键词:经营管理工作目标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概念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利用预算管理的方法对企业的各个部门以及经营的各项业务中的资源进行有效分配,最终实现企业运营发展的一种方式。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日常运营与战略规划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它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反映的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不超过一年的财务计划,以销售预测为起点,以实现企业盈利目标与长期战略目标为终点,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生产以及现金收支等进行合理的成本预测,进而编制损益表以及现金流量表,从而反映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

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如下:首先,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为全面预算管理的本质是通过预算编制以及预算管理实现企业盈利。其次,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动态适应性,根据市场不断地变化发展,其制度与方法也逐渐完善,愈发适用于企业的管理活动与经营活动,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最后,全面预算管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由于全面预算管理不只是针对单一部门或者企业单一的经营活动,是对企业的各个部门以及经营的各项业务进行资源有效分配,因此,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企业中核心资源损耗,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资金周转率,从而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利润率,帮助企业实现长期战略目标,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

全面预算管理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有效控制经营活动的成本,通过将预先设定的预算标准与实际执行情况做对比,进而实施成本控制,起到有效监督的作用。其次,全面预算管理可以高效使用企业资源,由于全面预算管理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将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因此,预算管理可以有效避免企业的资源浪费,提升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资金使用透明度。最后,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为企业降低经营风险,促进企业发展。

二、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员工全面预算管理意识不足,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缺乏了解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一般对企业的生产与现金流量情况较为重视,而忽略了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轻视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势。企业大部分员工认为预算管理工作只是企业财务部门等特定部门的工作任务,因此,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企业员工往往只做表面功夫,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仅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将预算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到企业的每一个经营活动中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没有一个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一个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可以有效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员工可以根据预算管理制度有效实现经营目标,但是大部分企业没有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也就没有制定与企业相匹配的预算管理制度,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就无从谈起。其次,企业没有建立完备的预算管理体系,没有设定准确的预算管理目标。一个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可以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按照既定的预算目标执行,在大部分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对于预算管理的认识只是局限于在财务部门制定一些预算计划,没有形成合理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也就不能顺利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最后,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单纯的认为预算管理工作只是与企业财务部门相关的工作,没有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需要企业员工的全员参与。在这种情况下,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很难开展,企业不能达到有效的预算管理目标,最终阻碍企业的健康运营与发展。

(二)全面预算管理缺乏组织体系保障,执行力度不够

为了执行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组织体系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执行,否则,全面预算管理就不能发挥出预想的作用和效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内部没有根据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去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这种情况在民营企业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企业没有组织体系保障,员工就没有足够的责任意识去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从而不能够有效达成预算管理目标。其次,预算的编制与执行主要依靠财务部门负责,没有相应的预算组织体系去监督,降低了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透明性,缺乏信服力,员工预算管理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懈怠,最终导致预算目标不能顺利完成,预算管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缺乏完整的绩效考评与激励机制,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首先,在企业的管理运营中,一般只是重视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的发展,对生产环节以及销售环节予以把控,企业员工和管理层往往认为预算管理工作主要是财务部门的工作,没有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需要企业全员参与,因此,企业管理层没有根据企业的经营现状建立一套完善的预算考核体系,不懂得只有通过完整的绩效考评与激励,才能够有效保证预算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在这种现状下,使得全面预算管理计划成为一纸空文,不能发挥实际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无法对一系列预算工作进行合理的绩效考评,相对应的,就不能根据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激励,员工没有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预算管理目标不能够顺利实现。其次,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步骤繁多,包括全面预算的编制、调整、执行、评估、纠偏等,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相应的部门去检查核定,而企业的管理层以及员工无法对每个步骤进行合理的考核,导致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员工个人,预算管理工作只是流于表面,不利于提升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水平,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三、 针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 提升员工全面预算管理意识,加强相关预算管理的业务培训

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提升员工的预算管理意识,明确预算管理目标,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在员工招聘上需要提升相应的门槛,根据企业的实际预算目标与经营现状,公开公平公正地招聘一些具有全面预算管理丰富经验的员工。其次,在员工中普及全面预算管理思想,让他们明白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意识。再次,不定期组织员工交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心得体会。最后,定期组织全面预算管理业务培训,提升员工全面预算管理的业务水平,避免预算工作上的失误,最终促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完善与发展。

(二)建立预算组织架构,完善预算管理流程

为了保证实现预算管理目标,企业需要建立合理的预算组织架构,优化完善预算管理流程,去保障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企业应该建立合理的预算组织架构,下设预算管理委员会和预算管理部门,其中预算管理委员会起着领导全员的作用,主要工作是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目标对企业整体的预算做出规划与部署,权衡企业各方面的利弊,通过协调去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而预算管理部门是预算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全面预算的执行者,主要是处理企业日常的预算管理事务,对各个部门制定的预算计划进行审查,保证各个部门制定的预算规划符合预算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总体规划与目标。同时需要设置独立的预算考核部门对预算工作进行考核评价,通过考核评价去发现预算管理的漏洞,进而完善企业的预算管理组织架构。其次,需要完善企业的预算管理流程,通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考评这几个流程进行预算管理,还需要相关部门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对预算管理流程不断进行优化调整,使预算管理工作效率更高,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进步。

(三) 以战略思维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员工绩效考评体系

目前来看,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一般是根据企业短期的经营情况和经营目标制定的,而没有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因此,当企业遭遇重大变化时,无法根据全面预算管理规划进行战略调整与部署,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战略规划部署:首先,根据企业总体战略规划,预算决策层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预算做出科学决策。其次,高层管理人员作为决策执行层,主要职责就是为上级制定的预算决策进行管理与监督工作。再次,企业员工对下达的预算规划进行有效执行。最后,根据战略目标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合理的预算绩效考评指标,完善预算考核体系,对企业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奖罚分明,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尽量减少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态度懈怠、拖拉了事的行为,进一步提升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最终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东 广州 510610)

猜你喜欢
经营管理工作目标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6:10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18
我们的目标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26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