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白雲露
坚持走开放融通、互利共赢之路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多双边合作机制是现代国际关系中对外合作和多边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贸促会多双边工商合作机制是贸促系统工作的重要平台,是推进经贸合作的重要抓手,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举措。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多双边工商合作机制推进企业交流、深化民间往来、推动文化交流,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和重视。
广西处于“一带一路”交汇对接的重要节点和关键区域,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赋予广西“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的三大定位,为广西加快形成面向国内国际的开放合作新格局指明了方向。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简称峰会)已成为广西亮丽的名片,也成为中国—东盟重要的开放平台,广西发展的潜力在开放,后劲也在开放,有条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快推进开放发展,是广西的使命所在,也是机遇所在。
近几年来,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秘书处、东亚商务理事会中国委员会联络办公室、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联络办公室三个机制相继落户广西。广西贸促会坚持“深耕东盟,拓展东亚,畅通丝路,夯实机制,担当实干”这一思路,充分发挥对外渠道广泛、联系企业紧密的独特优势,调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持续创新畅通多层级的对话渠道,进一步服务广西加大开放力度,延伸开放触角,扩展合作领域,升级合作机制,以务实举措和行动,实现南向、北联、东融、西拓的深度推进。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东亚商务理事会中国委员会成为“十三五”时期全国贸促系统重点建设的多边工商合作机制。
峰会深耕东盟15年来,积极贯彻落实我国周边外交方针,为促进中国与东盟间关系的和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广西的经贸促进、开放发展、国际合作、产业转型等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成为中国—东盟政商界的“对话会”、 经贸活动的“倍增器”、 开放型经济的“加速器”、国际合作机制的“助推器”、 支点作用发挥的“驱动器”、 产业转型升级的“服务器”。共有50位中外国家领导人出席峰会,参加的政商界人士累计超过5万人次。围绕金融、能源、基础设施、科教、农业、旅游等多个领域举办经贸活动,举行多场双方领导人、部长、地方负责人之间的会谈,增进了解,加深共识,充分体现了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宗旨与愿望。在峰会等多双边工商合作机制的推动下,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不断取得新突破,贸易额从15年前的552亿美元跃升到2017年5148亿美元,增长了9倍多。东盟连续17年成为广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广西与东盟国家友好城市数量达52对,居中国各省份之首。在广西的东盟留学生有近1万名,是东盟留学生中最多的中国省份。
利用多双边工商合作机制下东亚投资研讨会、第38次东亚商务理事会会议、2017澜沧江—湄公河国家经济技术展览会、2018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成果展等重大经贸活动、国际国内论坛、展会等平台,致力于推动商务、交通、海关、质检、金融、科技、环保、矿业、人文等领域形成协调合作机制,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达成《南宁共识》《南宁联合宣言》《南宁倡议》等多项共识,为形成中国—东盟合作的“南宁渠道”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澳大利亚国际商会等商协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加快构建与东盟、东亚国家商协会合作伙伴网络,工作网络和联系渠道得到不断扩大和延伸,服务范围由最初的 “10+1”(东盟10国加中国) 、“10+3”(东盟10国加中国、韩国、日本)拓展到2005年的“10+6”(东盟10国加中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2013年,再扩展到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相关国家。
组织企业加大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投资合作,赴相关国家考察当地工业园区,通过开展市场调研、经贸洽谈和项目对接,引导更多企业参与相关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利益共同体。近5年来,先后组织了74批商务团组出访,邀请接待75批商务团组来访,举办500多场经贸洽谈活动,推动合作项目超过400亿美元,覆盖14个国家和地区,为企业赴东南亚发展搭桥牵线。针对中小企业普遍不太了解“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经贸政策环境、法律法规、风俗文化的实际情况,积极参与总会《外国经贸投资法律指南》编撰工作,开展企业走出去培训,发布相关国家经贸合作和摩擦预警信息,为企业提供出口和境外投资的信息、法律、风险防范、技术支撑等服务,引导企业更好地开拓市场、防范风险。
注重吸纳综合素质好、科技水平高、资产质量优、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参与机制工作,坚持扩大数量和改善结构并举,外贸企业和内资企业兼容,夯实开展工作的基本面,使机制有关工作的开展有基础、有抓手、有目标。如广西建工集团、广西农垦集团、广西投资集团、广西五矿集团等一大批广西企业均为我会副会长企业,通过参与合作机制,取得了显著的经贸成果。推动在南宁建成中国—东盟商品交易中心,推动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平台建设。中马两国双园、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上汽通用五菱印尼15万辆整车项目、中—柬现代农业示范中心、中—老种子种苗试验基地、文莱达摩港建设等一系列重要项目加快建设。广西牵头与东盟国家47个港口建立了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港航合作全面开展,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启动,增强了机制的凝聚力。
跟踪调研了解广西区内企业对相关国家贸易投资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企业的困难诉求。通过与相关国家对口机构合作,推进政策协调,营造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促进更多合作项目落地。如2015年在意大利米兰举办中国广西·意大利米兰商机介绍会、2016年与印度驻广州总领事馆合作举办印度—中国贸易投资旅游推介会、2017年与泰国开泰银行、越南工贸部共同主办“投资新机遇,发展新前沿—越南金融服务推介会”、2018年组织企业参加缅甸驻南宁总领事馆举办的缅甸豆类推介会等,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2018年4月,以“‘一带一路’南向通道国际物流新机遇”为主题,举办2018“一带一路”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物流高峰论坛,推动围绕南向通道与世界物流大格局、世界物流形势分析、南向通道新政策、中欧班列商机、南向通道物流合作新模式等相关议题进行深入探讨,推动签署《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合作备忘录》,19家大型物流企业在广西落地项目20个。6月,以“加强产业合作,中德携手共赢”为主题,在柳州市举办中德智能工业发展论坛,同期举办德国工业4.0与未来智能制造、智能工业与智慧城市、智慧出行与新能源汽车3个分论坛,组织近100个企业项目进行洽谈;组织一批合作项目签约;组织双创企业进行创研产品展示;组织赴柳州汽车城、产业园区考察;启动筹建中德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力求把论坛做实、推动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