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指数研究中心资料显示,互联网金融与金融市场一样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是指非金融机构的互联网企业从事的金融业务和传统金融机构以互联网为媒介开展的各种金融业务(金融互联网)。而狭义的互联网金融指互联网企业开展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业务。本课题仅研究狭义的互联网金融。由于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的补充和完善,所以它的本质还是金融。互联网金融业务只是以不同的形式来从事传统金融业务,即互联网平台+传统金融业务=互联网金融业务①。如今市场上的互联网金融业务都是在这些传统金融业务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银行、证券、保险和基金为主要的传统金融机构。
到2015年9月底,全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为316.3,而全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差异较大,排在全国前七名的是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广东、浙江和福建。北京和天津作为京津冀金融圈的重点城市有着带头作用,为京津冀三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做好了夯实的铺垫。而从2014年至2015年底河北省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可以得出,河北省互联网金融指数的起点远低于北京、天津,2014年1月底全国互联网金融指数是100,而河北是73.75;2015年12月全国互联网金融指数为386,而河北是293.41,从2014年到2015年河北的互联网金融指数增长了3.98倍,月平均增速为6.19%,高于月平均增速的6.05%②和全国同期的3.86倍,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河北省互联网金融发展有厚积薄发之势。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中国经济新版图的重大战略,同时它也是提高和完备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均衡与创新的需要,它推动了京津冀经济圈、环渤海金融区以及全部华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京津冀三地作为我国三大经济增长极之一,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强大的经济活力,先进的管理水平等众多优势,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目前,北京、天津地区金融业的发展较为突出,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创新提供足够的条件,而河北的金融业发展相对较为平缓,其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平平,但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1.传统金融业务发展不平衡,京津冀三地互联网金融发展差距较大。
2016年末,河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6.8万亿元,同比增长16.4%,河北证券业基本情况为,总部设在辖内的证券公司数有1家,年末国内上市公司数有52家,当年国内债券投资为564.4亿元,河北保险业基本情况为,总部设在辖内的保险公司数有6家,年保费收入为1595.3亿元③,2016年,北京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1万亿,同比增长9.8%④,北京证券业基本情况为,总部设在辖内的证券公司数有18家,年末国内上市公司数有281家,北京保险业基本情况为,总部设在辖内的保险公司数有45家,年保费收入为1839亿元,2016年末,天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4.8万亿元,同比增长5.8%⑤。天津证券业基本情况为,总部设在辖内的证券公司数有1家,年末国内上市公司数有45家,当年国内债券投资为1826.1亿元,天津保险业基本情况为,总部设在辖内的保险公司数有6家,年保费收入为529.5亿元,三地传统金融产业这种显著的差异导致京津冀三地合作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产品数量不够,大大削弱了它的力量。
2.京津冀人才资源分布不均,阻碍京津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据相关统计资料统计,京津冀三地公共服务以及资源配置水平相差悬殊,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北京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是河北的1.7倍,是天津的1.5倍,其中,北京本科以上学历是河北的6.5倍,是天津的3倍⑥。同时,河北省内没有一所“211工程”高校,2014年的省内人平均财政支出分别只有天津的33%和北京和30%,由此看出,河北在人才培养方面,可谓先天不足,缺乏一流的响当当的名校,也缺乏对人才的吸引。但是,相对于北京的人才饱和度而言,河北拥有的优势却是京津两地无法比拟的。2014年,河北省人均GDP分别为北京的40%和天津的38%,其人均财政收入分别只有北京、天津的1/6和1/5,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北京的55%和50%,为天津的77%和60%。并且从平均受教育年限来看,2014年河北比北京和天津落后2到3年。而这直接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功能,从而阻碍了互联网金融协同发展。
3. 京津冀三地金融资源分布不均,阻碍京津冀互联网金融创新
天津拥有2015年创立的金融自贸区,为天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北京设有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总部,比如百度、京东、搜狐、奇虎360、小米科技、网易、新浪、苏宁云商,而河北省的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着金融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情况,突出表现在金融生态环境欠妥、金融资源对经济的支持力不足、投资能力较差、和金融机构自身缺乏资金来源。而京津地区的金融资源并没有高效地流入河北,反而是河北的金融资源单方向流入京津,导致京津冀三地联合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数量稀少,从而互联网金融业务分布不均匀,阻碍了京津冀互联网金融创新。
北京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市场化人才引进机制。这种机制有助于互联网金融科技人才的引进,例如中关村企业选中的外籍技术创新入才和中关村创业团队的外籍成员,根据评估积分标准进行打分,达到规定分数以上的,就有资格申请在华永久居住。而天津在人才引进制度上的激励政策上也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比如资助1000万元研发项目资金给诺贝尔奖获得者等杰出专家及其团队;给予100万到800万的经费帮助国家“千人计划”人选;给予30万到100万元不等的经费资助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给予10-5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支持给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在2016年,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孔长起在一访谈节目中介绍说:“北京的高校毕业生如果来天津就业,我们推出了一张绿卡管引才政策。”而河北对于人才引进机制正在完善当中,其优惠政策明显没有北京、河北那样鲜明。导致河北互联网金融科技人才缺乏,使京津冀三地共享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减少,从而阻碍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回首过去几十年,京津冀三地都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尤其在产业规划、人才培养等方面。据调查,北京市海淀区是全世界智力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其科研机构非常密集,大学数量也很多,尤其是国内顶尖学府比如清华、北大、人大等,而在这些大学里面集聚了中国的大部分工程院士,而且这些大学里每年都会培养杰出的学士、硕士和博士⑦。与此之外,北京海淀区是众所周知的人才密集之地,具有极大的人才向心力。相较之下,天津只有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两所高等学府。而由于近年来的中央政策,天津滨海区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高新技术人才。而河北省相对比较有名的只有河北大学,它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也是河北省唯一一所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的高校,因此河北省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机构也很少。综上所述,河北与北京、天津两地在高端人才上,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科技人才的供给上,具有很大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是不在同一个数量级别的。同时,北京存在的“虹吸效应”导致河北的资源向北京单向流动,使河北与北京、天津地区发展差距愈来愈大,其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也远远落后于其他两个地区,阻碍了京津冀三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北京作为首都,有很多天然的金融资源优势,并设有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总部;天津拥有2015年创立的金融自贸区,提供了很多互联网金融的平台。并且2015年创立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工作地点只有北京、天津、上海。而河北早期一直是以第二产业,尤其是钢铁产业为主要产业,如今河北的第二产业正在向第三产业转型,而要在短时间内将重心转移到第三产业,尤其是互联网金融产业是很困难的,所以河北省正在经历一个很艰难的产业转型时期,并且其金融资源贫乏并且没有足够的经验与京津地区的互联网金融融合发展。2016年,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9.3%、7.6%和9.3%,第三产业投资增速较上年加快2.8个百分点③。同年,北京市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增速为10.1%,第二产业投资增速为6.8%以及第三产业投资增速为6.1%④,由此看出它的投资结构处于不断优化之中。同年,天津市第三产业投资10376.6亿元,增长14.0%,占全社会投资的71.0%,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1.6%⑤。从以上数据看,京津冀三地第三产业都在高速发展,尤其是河北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十分迅猛,但因为其钢铁经历了几十年的历史,要在短时间内将重心转移到第三产业,尤其是互联网金融产业是很困难的,所以河北省正在经历一个很艰难的产业转型时期,所以其金融资源贫乏并且没有足够的经验与京津地区的互联网金融融合发展。
河北要借鉴京津地区的人才引进机制,将机制中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建立京津冀三地的独特人才引进机制,推进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公共服务,建立和完善互联网金融专业性和行业性的人才市场,以提高人才市场的对外开放,实施更开放、更高效的市场准入制度。例如北京或天津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人员如果来到河北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河北应该实行绿卡政策,并提供额外的福利政策,比如提供住宿、落实户口等,争取在未来十年之内河北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的薪资水平达到北京、天津的80%,这样京津冀三地才能真正建立人才引进共享机制,从而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科技人才,从而推动京津冀三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天津为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改革先行示范区和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北京为全国政治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和科技创新研发中心,河北为产业转型升级实验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流通基地、城乡统筹标准示范区与新型城镇化以及京津冀生态环境示范区。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将三地优势结合,打造独特的金融产业链,基本目标是,河北在未来十年内其互联网金融资源配置能够达到北京、天津的75%,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即京津冀三地独特的互联网金融产业链,例如在河北建立百度、京东、搜狐等总部设在北京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分公司,让京津冀三地互联网金融发展更高效、更普遍。
互联网金融需要优秀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人力资源丰富的京津地区充分发挥优势推进河北地区人才的发展,加强人才专业知识素养以及专业水平的提高,拓展人才技术应用新方式。通过京津冀三地高校学生的相互交流,建立三地高校交流平台,这个平台对教学、人力资源相对缺乏的河北地区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京津冀三地大学生可以通过在这一高校交流平台上发表自己对互联网金融的想法来号召其他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其中,成立科研小组并研究课题,三地高校还可以成立交换学习小组,组织学生去对方高校交换学习,这不仅推动了京津冀三地人才交流,还推动了“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氛围,最终发展了京津冀三地的互联网金融。
(中华女子学院,北京 100101)
注释:
① 此定义来自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
② 数据来自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
③ 数据来自2017河北市金融运行报告
④ 数据来自2017北京市金融运行报告
⑤ 数据来自2017天津市金融运行报告
⑥ 数据来自新京报《京津冀发布首个跨区域人才规划》
⑦ 李静静.京津冀期刊学者资源分布不均现状及其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J].2016
[1] 徐莉,李静静.教育理论与实践[J].京津冀期刊学者资源分布不均现状及其思考,2016,07:30-34.
[2] 王岚.中国战略新兴产业[J].浅析金融科技,2017,24.
[3] 吴抒曼.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防范研究[J]. 现代金融,2017(2):41-43.
[4] 刘海云,谢会冰.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定论坛会议综述(一)[J].经济与管理,2015,29(6):18-23.
[5] 孙强.河北省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 河北大学,2009.
[6] 何奕.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J]. 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6(20):112-114.
[7] 张兴.Fin-tech(金融科技)研究综述[J]. 中国商论,2017(2):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