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对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2018-12-06 00:08郝宇兵崔艳娟
北方经贸 2018年2期
关键词:工业化一带工业

郝宇兵,崔艳娟

(1.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广东梅州石油分公司,广东梅州514021;2.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34)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中国新兴工业化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软件信息与服务、电子信息、原料加工、军民合作相关工业领域优选各地区重点工业,逐步建成了国家新型工业示范基地。然而,随着国内经济增长的逐步放缓,产能过剩的问题便凸显出来,并逐渐成为阻碍新型工业化发展、困扰传统工业转型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更为严重的是产能过剩可能会导致市场恶性竞争、企业倒闭、失业严重,经济效益下滑等后果。[1]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淘汰落后产能措施,如2009年9月发布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4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等,并积极扩大内需。2015年3月“一带一路”建设的顶层规划《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正式发布,5月《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两个文件相继发布,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以直接投资、工程承包、技术合作、装备出口等多种形式进行国际产能合作的机遇和平台,也为中国工业企业化解过剩产能创造了新的途径。

一、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产能现状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1月,中国已经公布了七批国家示范新型工业化产业,涉及了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汽车制造、新材料、铜及铜材加工、军民结合等工业。从工业产值上看,“一带一路”涉及的地区均排在前列,如:广东的电子信息、上海的汽车产业、沈阳的装备制造等。从产业配置上看,新型工业化主要特征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然而,在这一进程中,由于乐观的行业预期、良好的社会共识等而导致的过度投资,结果往往导致工业企业产能过剩,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常见的现象之一。此外,财政分权制度也诱发了中国工业企业整体的产能过剩。[2]地方政府出于追逐经济增长的目的,通常会利用财政税收优惠招商引导,从而引发过度投资现象,[3]最终也会导致产能过剩的形成。

目前,中国42.8%的行业存在过剩产能,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等行业最为突出,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这一问题表现尤为严重。以产能利用率指标计算的国际临界水平为80%,而2012中国整体产能利用率已经降至60%左右。除传统产业外,中国的新兴产业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产能过剩,如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率从2000年26.3%下降到2013年11.8%。

从产能过剩的分布特点上看,中国轻工业和重工业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特点:轻工业因国家政策的支持,起步早且发展迅速,已经进入产业的成熟期,因此,表现出了产品富足、库存积压的“结构性”产能过剩状况。相对而言,中国重工业起步晚,但固定投资较快,加之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形成了工业进程中的产能过剩现象。

二、“一带一路”下产能合作的基础

产能合作即国家之间的产能供求配置,具体包括产品输出方式的产能转移和产业输出的产能位移。[4]当前,化解中国传统产业产能的是对外投资为主产品贸易为辅的方式,[5]而其中水泥、建材、钢铁、能源等是重点对外产能合作的产业,[6]并与其他国家在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实现产能优势互补。

(一)“倒梯形”工业化结构

黄群慧(2015)[7]对沿线65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分析结果表明:2个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期,48个国家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其余15个国家处于工业化初期或前工业化阶段。根据其计算结果,中国工业化水平位于第15位。这种“倒梯形”的工业化结构,为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了重要基础。中国的过剩产能是经过市场竞争的优势产能,许多产能既符合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也能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需求。因此,在这种“倒梯形”工业结构中,中国既可以将低端的行业转移到相对落后的国家以消化过剩产能,也可以将处于国际中高端水平的行业向发达地区扩散,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二)互补的要素禀赋

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是国际贸易开展的重要基础,而基于国家要素禀赋差异进行的制造业产能合作可以推动国家间的共同发展。[8]“一带一路”的国家在要素丰裕和密集两方面表现出了不同的比较优势:东南亚和南亚的大部分国家处于工业化初期,其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东欧、西亚和中东的国家基本处于工业化后期,其在技术密集与高附加值产业具有比较优势;而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国家,则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这种要素互补结构为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平台,促进了工业企业由产品输出转向产业与能力输出。如向东南亚和南亚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亚、西亚、北非地区转移资本密集型产业等。

(三)强大的市场需求

“一带一路”沿线的大部分国家处于工业建设阶段,表现出了极大的工业需求。如处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的中亚国家对工程机械设备产生了巨大需求,[9]这为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提供了产能合作平台:相关的优势企业可以以设备出口、生产基地建设等方式输出工程机械产能。同时,中亚的国家也急需汽车、机车等装备制造产品,而中国恰恰在此领域处于较为领先的位置,在大部分产品上拥有自主品牌和技术,因此,装备制造国家示范产业的相关企业可以以工程共建的方式开展装备制造业的产能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为中国新型工业开展产能合作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平台。

(四)紧密的经济合作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发展迅速,截至2015年,中国与相关国家双边贸易总额达9955亿美元,占全国贸易总额的25.1%。中国企业对相关国家直接投资148.2亿美元,相关国家对华投资84.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8.2%和23.8%,几乎比2001年增长了一倍。在一定程度上,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往来越来越紧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依赖程度也正在加深。以要素自由流动和产业合作为基础的密切的经济往来,为合作双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正是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驱动力。

三、“一带一路”下新型工业化的产能合作障碍

(一)国内省份产业结构相似

“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内城市如:成都、合肥、沈阳等地区产业结构相似,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产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军民合作和装备制造领域。据国家工信部公布的数据,2015年成都电子信息示范产业的工业总产值为3085亿元,工业增加值为905.5亿元,位于国家前列。而合肥在“十二五”期间,军民合作工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4654.4亿元,工业增加值为1382.6亿元。

(二)工业经济开放差异

截至2016年1月,中国共公布了7批国家新型工业示范产业,为相应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培育了优势企业。然而在这些企业中,“走出去”的数量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南沿海地区占据明显优势,而内陆地区处于弱势。同时,“走出去”的企业合作方式较为单一。这些不利于中国工业企业获取发达国家的技术外溢效应和以技术升级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机遇。

(三)产业价值链升级缓慢

中国大部分轻工企业一直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很难根据市场需求对产品进行创新和升级,因此,部分高端产品需要依赖进口。同时,由于处于价值链低端,当发达国家出现周期性经济危机时,中国相关企业对外出口的产品,往往会受到进口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而中国企业又因缺乏核心技术而受制于人,其最终结果只能是出口下降、产能过剩扩大。

(四)企业创新水平较低

以固定资产净值占原值比例所计算的固定资产新旧程度,是衡量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指标之一。根据相关数据计算结果,石油化工工业和电子信息工业的固定资产更新较快,固定资产新旧程度系数均在0.4以下,而交通运输工业、专用设备制造工业的系数在0.6以上。整体来看,以固定资产新旧衡量的科技创新水平较低,工业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等可能依赖进口、受制于人。同时,科技创新水平不强也不利于工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型工业的“两化”融合,制约了新型工业产业的技术升级空间。

四、“一带一路”下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产能合作对策

工业化进程的历史上,共有四次国际产业转移。从相关过程看,无论对外转移的是优势产业还是落后产业,政府都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随着新型工业化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优质过剩产能与优势产能逐步形成,按照相关文件,钢铁、有色金属、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是重点行业,此时,以产业输出带动产品输出,有利于推进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

(一)统筹规划产能合作

依据中央国际产能合作部署、国别产业导向目录、境外投资产业指导政策以及“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和工业化发展实际,政府编制新型工业产业国际产能合作规划,建设多部门协同促进机制,结合供给侧改革,以要素需求、比较优势、产业延伸等,评估相关工业企业产能水平和利用情况,确定合作的重点区域、主要产业与优势企业,制定国际产能合作指南,建设并动态更新合作的重点项目和企业数据库。

(二)构建多元信息推介平台

采用政府投资、中介机构市场运作、主管部门监管的模式,建立政府合作服务平台,准确获取“一带一路”国家的工业政策、产能合作的信息。通过领导出访等形式延伸政府服务网络,深化政府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风俗、法律等的获取能力。组织协同社会力量调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需求和结构、资源禀赋、投资环境等,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战性的信息。借助物流中心、跨境电商试验区等各类功能中心,由政府牵头企业举办、承办、参加国际会议、商洽会等,有目标地推介优势产业、产能合作项目,为企业“走出去”和“走上去”提供展示机会。

(三)推进地缘优势的产能合作

从地理位置上看,“一带一路”战略共涉及国内18个重点省份,其中西北地区6省份、东北地区3省份、西南地区3省份、内陆地区1省份、沿海地区5省份。根据愿景,各地区明确各自在“一带一路”中的定位,并结合独自的地缘优势,推进各自新型工业产业的对外合作。例如,东北地区的辽宁依托“辽满欧”“辽蒙欧”“辽新欧”联运通道建设,推动装备制造业的产能合作。西南地区的云南是中国陆地上唯一的沟通东南亚和南亚、并通过中东连接欧洲和非洲的地区,依托这独特的区位优势,推进“产品+服务”方式的工业产能合作。

(四)多模式支持优势企业开展产能合作

“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内省市,可以优选本地区已经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产业的企业,以建设—转让(BT)或设计—采购—建设(EPC)的方式开展项目合作或在境外发展制造服务业。可以鼓励相关劳动力密集型的优势企业,以直接投资方式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东南亚国家转移。可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以参股、收购等方式参与境外并购、在欧盟国家设立境外研发机构,以承接发达国家的技术外溢效应。同时,支持以重点企业为龙头、配套中小企业和上下游相关企业为两翼的模式推动“企业抱团”输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五)提高产能合作的服务保障

深化产能合作项目的投融资机制改革,探索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设立工业企业参与的“一带一路”产能合作专项基金,并与国家政策性基金一起,共同支持相关企业走出去。鼓励重点企业以境外项目、资产或股权等权益进行抵押,运用银团贷款、联合授信方式获取融资支持。积极争取亚行、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支持本地区“走出去”的重大项目。

在地方财税允许的范围内,对以“产业抱团”方式开展产能合作的重点示范企业,以及能够对接全新产品、技术、工艺和管理的项目,给予资金和税收优惠支持。

同时,整合现有涉外信息资源,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定期对相关国家的风险进行发布、预警、跟踪、处置和服务等。利用政府间各层次对话机制,指导协助“走出去”的企业应对风险。为“走出去”的企业及时提供风险评估服务,保障境外企业、合作项目等的权益。

(六)推进智库资源共享

第一,“一带一路”涉及的地区应开辟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落实高层次人才(尤其是青年高层次人才)引进、奖励、落户、子女就学就业政策,对于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和发明奖的有突出成就的科技人员,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

第二,举办企业高端人才培训班,进行如法规、政策、礼仪、文化、语言等有关“走出去”的专项培训。依托当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大对高级技师、技工等专业实用以及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也可以考虑适当选派省内机关、企业骨干到海外项目学习锻炼。

第三,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适当放宽相关企业人员出国次数、天数等审批条件,简化企业人员出国(境)手续。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基础建设,推进地区的科技智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智库网络融合,实现资源共享。

[1]林毅夫,巫和懋,邢亦青.“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J].经济研究,2010(10).

[2]熊艾伦,蒲勇健,张勇.“一带一路”与过剩产能转移[J].求索,2015(12).

[3] 刘建江,罗双成,凌四立.化解产能过剩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5(6).

[4]周民良.“一带一路”跨国产能合作既要注重又要慎重[J].中国发展观察,2015(12).

[5]刘瑞,高峰.“一带一路”战略的区位路径选择与化解传统产业产能过剩[J].社会科学研究,2016(1).

[6]梅燕雄,等.“一带一路”能源资源合作基础与前景[J].中国矿业,2016(2).

[7]黄群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化进程报告(2015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8] 孟 祺.基于“一带一路”的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构建[J].财经科学,2016(2).

[9] 邹嘉龄,刘春腊,尹国庆,等.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及其经济贡献[J].地理科学进展,2015(5).

猜你喜欢
工业化一带工业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前工业化的市场和市场行为:考古学视角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
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的青年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