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菲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像电力发明一般深刻影响我们生活和行业变革的手段,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手机续航能力的提升,使得手机成为人体的一种器官,与我们寸步不离。而当信息技术成为消费品,从原来仅有企业CIO才能理解的奢侈品步入寻常百姓家,其对企业的影响边界也逐步从ERP等后台系统扩展到企业的方方面面。
再加上人工智能对数据的进一步利用和成本的节省,以及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进一步追求,云计算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
IDC发布的《2018全球IT行业预测》显示,到2020年,超过90%的企业将会使用多种云服务和云平台,超过1/3的机构将会建立多云管理机制。Gartner则指出,企业数据中心今年最大的挑战是制定多云策略。
在这种情况下,究竟企业该如何管理混合云架构?在多云管理的安全方面又该采取怎样的手段?
多云管理促生未来架构
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混合云发展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是中国云计算的“高潮期”,政企争相上云,政府也将云计算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8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的通知,文中提到,到2020年,力争实现企业上云环境进一步优化,行业企业上云意识和积极性明显提高,全国新增上云企业100万家,形成典型标杆应用案例100个以上,形成一批有影响力、带动力的云平台和企业上云体验中心。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从国内大环境来看,当前的中国企业不仅积极上云,而且为了满足更多样化的需求,表现出新的特征,越来越多上云企业从单一的采购公有云转变为采用公有云加私有云的混合云架构,企业的云架构正在逐步向混合云、多云等更为复杂的系统转变,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多云并存的大格局初现端倪。其中,由于混合云既具备公有云弹性伸缩,又可满足用户对于不同类型数据的存储要求,近年来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未来,绝大多数的组织将利用基于混合云的基础设施。企业混合云比例不断上升,需求端、供给端共同促进混合云与多云架构的进一步推广。与此同时,未来企业基础架构管理的重心将转移到跨云管理方面,如何保障数据在混合云和多云环境中的安全性、可靠性、流动性,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IDC中国企业级研究部研究经理李昭表示,“多云管理”是目前IT用户对于云计算的首要问题。需要打造面向应用感知的多云管理,实时自动化扩展基础架构与应用生命周期管理,先进的监测、分析与应用可视性。
他认为,未来架构将是软件定义一切,面向多云架构的管理平台的趋势包括软件定义基础架构、融合一体化交付以及混合云。
此外,对数据的充分利用也是促使企业架构升级的另一个原因。全球仅20%的数据可以被搜索及访问,但在这冰山之下,还有80%的数据尚待挖掘。这80%的数据来自企业的消费者,对企业借助数据实现竞争优势而言至关重要。同时,数据也是AI相关应用及多云架构赖以发展的基础资源。这要求企业构建一个现代化的数据存储平台,以保证数据在多云环境中被实时调取、共享及无缝迁移。企业同时需要塑造一个面向大数据可以高效存储、处理的架构。
Modern架构确保安全
面对多云管理,IBM也提出了Modern架构的概念。IBM 副总裁、大中华区硬件系统部总经理侯淼介绍了IBM Modern架构的四大关键词:安全、多云、开放、AI Ready。他表示:“一个现代化的基础构架,我们往往会问四个问题。是否安全?是否支持多云的环境?是否能够更加开放,支持互联互通?是否能够支持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这四个方面,是现代基础构架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
到2020年,90%的企业将会使用多个云服务和平台,多云环境成为常态。如何构建一个安全、灵活、开放的云计算平台,以支持企业敏捷、快速部署应用的需求?如何构建一个现代化的数据存储平台,以保证数据在多云环境中被实时调取、共享及无缝迁移?这就需要把传统的IT架构转化为现代化的IT基础架构。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更多设备接入,外网交互越来越多,受到攻击的可能性也越来越高。通过不断升级与革新,IBM为企业的现代化基础架构打造了具有“无可比拟的安全能力”、“开放互联的平台能力”、“快速交付的系统能力”及“弹性永续的服务能力”的现代化主机平台。此前,IBM发布新一代大型主机IBM Z,引入“普遍加密”技术,并不断强化开放互联的技术特性:新一代主机IBM Z通过开放高安全的API接口,帮助企业缩短90%的新应用开发时间,并通过领先的DevOps技术将开发时间从几周缩短到几天。其中的IBM z/ OS Connect技术助力开发人员应用云服务,轻松地发现并调用IBM Z的所有应用及数据。而主机大范围应用的IBM的安全服务容器技术(Secure Service Container),也将进一步交付大规模交易下卓越的安全性。换句话说,IBM为IT基础架构设置了多重安全保障,主机5级安全性相当于5道防盗门;普遍加密技术就像是保险柜,对存储、内存、CPU都进行了加密;而可以自动删除和恢复密钥的技术就像是一道不会被攻破的密码。
侯淼表示,IBM认为基础架构要想满足未来3-5年的挑战,至少要注意四方面因素。首先是系统的开放性,包括对开源系统的支持等;其次是安全性,互联网时代服务器和存储比以前更加接近互聯网,如何增加其安全性,减少数据丢失成为企业关注的关键;再次是多云环境下的架构布局。有数据显示到2020年,90%的企业将会使用多个云服务和平台,多云环境成为常态,企业架构如何应对多云环境成为考验企业的重要一环;最后是要满足企业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如何能够快速引入人工智能成为对基础架构层面的最新要求。